2021媽宮城紀錄

2021媽宮城紀錄|拍攝日期:2021-09-14(星期二)

媽宮城

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同義詞彙|澎湖城、光緒城、澎湖廳城、媽宮古城
-
馬公地區舊稱媽宮,為澎湖極早發展的聚落,亦是澎湖軍事佈防的重心,於清代開始蓬勃發展,聚落與商業貿易相當繁盛,形成一市七街;清法戰爭後鑒於媽宮形勢散漫無城可守,因此光緒13年(1887)興築媽宮城作為防禦重心,周圍並設有砲臺以防衛;日本時代雖因應都市之發展需要而有兩次拆媽宮城垣,而媽宮城區西半部仍為重要軍事據點,城牆做為屏障可抵擋來自西側海面上的攻擊,有防禦之功能,因此未被拆除而保留下來持續延用至今。
-
媽宮古城為清代最後一座興築的城,歷史雖然不及其他古城要長;然身為受清法戰爭影響而興築的城,且見證了數次重要戰役與都市聚落之發展,且是臺灣海上防禦的代表,與臺灣其他清代興築的城相較之下有其特殊性,是完全軍事考量優先而建城,由此可見其戰略位置與軍事價值之重要性。
-
文字引用|國家文化資產網
-
媽宮城亦稱澎湖城,也稱光緒城。是清朝時期最後一座築建的防禦性城池。
-
1683(清康熙22)年,澎湖群島歸入清廷版圖後,設巡檢署於今之文澳1727(雍正5)年改設海防糧捕廳,置通判,廳沿仍於文澳司署,設立通判衙門,武官則由澎湖水師副將率領水師二營兵力駐守媽宮澳。由於媽宮澳位處澎湖島內灣西側擁有一年四季皆可停泊船隻的港灣,往來福建沿海船隻習以媽宮澳做為停泊港澳。媽宮澳亦逐漸發展成為澎湖島的商業中心,但廳署仍設於文澳。由於澎湖島四面環海,海洋自然形成澎湖島的天然屏障。
-
1885年光緒11年),法艦久攻淡水未成,於3月29日轉戰澎湖,法艦以強大艦砲摧毀金龜頭砲臺蛇頭山砲臺和四角嶼砲臺後,由嵵裡風櫃間海域登陸,並於3月31日擊敗清軍佔領媽宮。清、法議合後,法軍於同年6月24日撤離澎湖。
-
清法戰爭後,閩浙總督楊昌濬,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澎湖會勘提出「本爵部院查澎湖一島孤絕,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多次奏請加強澎湖的海防,並建議於媽宮建城。清廷採納其議,將福建海壇總兵與澎湖協鎮對調,並任吳宏洛為澎湖首任總兵。1887年光緒13年),吳宏洛抵澎後,即奉命建媽宮城。媽宮城於同年12月起開始築建,於1889年光緒15年)10月完工,共花費23537兩。
-
媽宮城建城面積約26公頃,城內有諸多重要建築設施:總鎮衙署、鎮標中營遊擊署(原右營守備署)、右營都司署(原遊擊署)、左營中軍守備(原吳宏洛行台、程朱祠前)、通判署(原副將衙門)、水雷局、天后宮北極殿、軍煤廠、鹽課管、水仙宮、演武亭、練營、程朱祠、電報局、城隍廟媽宮城竣工後,文澳通判衙門遷至媽宮城內原協鎮署。
-
清廷原希望媽宮城建城後,可增強擋敵人的攻擊,未料1895(光緒21、明治28)年清、日乙未之戰,日軍於3月23日避開清軍火砲威力強大的馬公內灣海域,改由湖西龍門裡正角處登陸,次日清晨攻克拱北砲台後,隨即強行攻襲媽宮城,日軍攻佔文澳高地和紅木埕高地後,受到媽宮城東城砲臺的砲轟後攻勢受阻,日軍隨即增調野戰山砲,砲轟媽宮城和城外守軍設施,午後,東城砲臺停止對日軍陣地砲轟,城外守軍也由後窟潭處乘船逃逸,日軍隨之由拱辰門(北門)和朝陽門(東門)攻入佔領媽宮城。
-
日治時期澎湖廳政府為了加強海港的功能性和媽宮市街的擴充計畫,於1907(明治40)年2月15日開始執行拆除媽宮城築港工程。首先拆除即敘門迎薰門及東城砲臺南側城牆,做為媽宮港第二棧橋至第三棧橋間的築港材料。此次的拆牆築港填地,提供了完備的護岸設施和較大面積的貨物裝卸場所。1937(昭和12)年10月10日起澎湖廳政府開始執行築港工程,首先於第三棧橋處進行修港工程,隔年1938(昭和13)年再拆除拱辰門(北門)至朝陽門(東門)和東城砲台處城牆,於松島紀念館東側海域新築建一座漁港(第一漁港),並於新築地處興建製冰冷凍廠、船揚場、貯油槽及漁市場等現代化設施。
-
日軍佔領媽宮後,於拱辰門(北門)至順承門小西門)軸線西側設立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和澎湖島重砲兵聯隊本部廳舍,利用拱辰門(北門)至大西門的城牆做為要塞令司部的外圍設施,戰後國軍進駐後,延用日軍的軍事設施,媽宮城西側城牆得以保存至今,未再被拆除。
-
媽宮城垣尚存部份,北起自拱辰門(北門)西側今公共汽車站西側路口,沿觀音亭東側城垣(介壽路)到大西門(今中興門),再至順承門小西門)處。媽宮朝陽門(東門)原址位於今民生路、民權路、重慶街、光復路、中華路的交叉路口,東城砲臺原址位於今仁愛路東側路口斜坡處,迎薰門原址(南門)位於今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路口處,即敘門原址(小南門)位於今中山路與民族路交叉口處,拱辰門(北門)原址位於今公共汽車候車站西南側,大西門(西門)於1962年(民國51)改建為今中興門媽宮城門現今僅存順承門小西門)於原址。
-
資訊來源|澎湖縣文化資產叢書
-
媽宮城內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南明永曆~日本時代
-
媽宮光緒城建成於光緒15年(1889),城內聚落各以(北極殿)(海靈殿)(北甲宮)為信仰中心,區分為(東甲)(南甲)(北甲)三個甲頭。
-
媽宮城內早期由於土地不夠平曠,且腹地狹小,又無山崖屏障,不適農耕和居住。加以港闊水深,潮間帶面積不大,亦不適合從事漁撈活動,所以並非當初(明季)漢人移民澎湖的首選地區。
-
(一)清領之前
-
依據個人所作媽宮城內三甲居民姓氏來源調查,發現媽宮城內初有居民當在南明、永曆時期。其時僅有3戶,分別為東甲中芸)林氏始祖林天昌(16421712)(牙醫師林凱弘家族)、南甲八座崎)葉氏始祖葉惜(16351711)(前中科院葉有財博士家族)、南甲下街)黃氏始祖妣黃林氏順(16451720)(中油退休員工黃如亮家族)。據此清領之前,媽宮僅此3戶居民,故實無聚落澳社可言。
-
(二)清領前期
-
康熙23年(1684)清廷正式領有台澎,延續明朝舊制,於文澳設巡檢司。康熙27年(1688)於媽祖宮西側(昔國軍港指部)設協鎮署水師副將衙門,統領全澎12防汛。胡建偉澎湖紀略.武備紀》載:乾隆年間澎湖戍兵約1850名,其中582名佈署媽宮,斯時媽宮已然成為清廷駐澎軍事行政中心。
-
由於清領初期,出入臺灣的商船和渡台班兵,皆在澎湖掛驗,這些候船和受檢班兵,加上駐澎水師皆須消費用品,因此媽宮逐漸形成軍事兼商貿、運輸中心。乾隆23年(1758),清廷雖取消台、廈間在澎湖點檢、掛驗的規定,但媽宮已轉化為全澎當時13澳75社和駐澎水師的主要民生貨品和農漁牧業工具供給販售中心。因此在乾隆年間,逐漸在今中央街天后宮一帶,形成(一市七街)的商業榮景。
-
唯當時(乾隆年間)媽宮三甲並無多少戶口,據個人所作姓氏調查,除上述於南明、永曆時期徙入的3戶外,清領前期自康熙中期到乾隆年間,僅有東甲中芸)謝氏始祖妣(謝門陳氏正)1戶(啟明里里長謝宗輝家族)、鮑氏始祖(鮑和)1戶(澎水高職退休教師鮑長勝家族)、郭氏始祖(郭其讀)1戶(同治舉人郭鶚翔家族)、曾氏始祖(曾公)1戶;南甲海頭)陳氏始祖(陳萬)1戶(南甲居民陳清福家族)、蔡氏始祖(蔡公)1戶(名諱不詳)(龍門國小退休教師蔡文榮家族)和高氏始祖(高公)1戶(中央通訊社記者高茂雄家族)、(水仙宮旁)張姓始祖(張順)1戶(澎水高職退休組長張高堂張族)和劉姓始祖(劉公)1戶(名諱不詳,南甲居民劉漢綿家族);北甲街內四穴井旁)林姓始祖(林縣)1戶(中央旅社林聯鎰家族)、(銅山館後)蔡姓始祖(蔡畝)1戶、(北甲宮後)許姓始祖(許萬行)1戶(前副議長許南豐家族)、黃姓始祖(黃仁長)1戶(前國策顧問劉天麟家族)和(館口後)劉姓始祖劉公1戶(名諱不詳)(馬公高中退休教師劉彩悅家族)等12戶徙入。另有鎮海社許氏始祖許寶三子許廣,乾隆年間遷徙至(四穴井)旁定居(馬公高中退休校長許喬松家族)。
-
乾隆32年(1767)胡建偉澎湖紀略.戶役紀》載:澎島丁口數為25843人,其中東西澳(包括媽宮社文澳社東衛社西衛社後窟潭社宅腳嶼社案山社7社)合計人口3121,平均一社約450人。而當時媽宮社居民尚包括埔仔尾、紅毛城、火燒棚、澳仔底諸區域,故媽宮城內人口當不及450人;由當時媽宮城內三甲移入戶數僅16戶,推判居民人口當不超過200人,行政劃分係將三甲併稱媽宮社(尚包括媽宮城外埔仔尾鬼仔山、紅毛城、火燒棚、澳仔底)。故乾隆年間媽宮城內人口住戶,仍以官方水師駐軍、班兵廟館伙房換班候船士兵和來澎漳泉、南澳、東山商人為主要組成份子,諸如協營守備、遊擊駐兵、和提標館南澳館、媽祖館、銅山館烽火館等伙房換防班兵等。
-
至於天后宮附近的一市七街,其中七街各店鋪其經營者究竟係官方或民間,則有待藉官方、地方史誌探究;由於當時媽宮城內居民不多,且財力有限,難以支撐負起此一負擔全澎官兵所需日用和補給用品之龐大物資供應。個人推判此一豐厚國防和民生供給之商貿利潤,應係官方主導,交付閩地漳、泉各地商人配合供給販售,由於清廷採班兵制,通判、副將經常更易,故商人流動性亦大,隨官方人事變動轉移,並未在澎落地入籍。
-
(三)清領中期
-
隨著清領之後水師駐澎班兵移防,軍需補給、民生什貨之所需,商帆絡繹澎廈、東山、南澳海壇兩岸,媽宮商業隨之活絡。及至清代中、晚期,續有海澄、東山、南澳海壇諸地商人徙入媽宮城內逐利營商,而班兵至清領後期管理鬆弛,換班移防時有延滯,故班兵停滯澎地娶妻生子落地生根已成常態。
-
茲將此一時期移入媽宮城之商賈和滯澎班兵分述如下:
-
清領中期:清領中期(嘉慶-道光年間)(共22戶)
-
移入東甲(海尾)者有(鄭應章、鄭應麟)2戶(咸豐舉人鄭步蟾、省議員鄭大洽家族)、(陳世陽)1戶(前任提標館主委陳永富家族);(中芸)者有(高清河、高清標)2戶(中正國中退休主任高啟進家族)、(范公)1戶(名諱不詳,澎湖醫院范光亮醫師家族)、(黃滿)1戶(信誼飯店黃國珍家族)、(許公)1戶(大發行老闆許博財家族)、(林入)1戶(金慶成銀樓林天賜家族)等共9戶。
-
移入南甲海頭)者有(許媽舉)1戶、(八座崎)者有(陳殷輅)1戶、(街內下街)者有(劉聯捷)1戶、(林公)1戶(市公所退休幹事林明鋒家族)、(尤公)1戶(中正國中教師尤志仁家族)、(周公)1戶(澎湖野鳥協會理事長周麗炤家族)、(黃公)1戶(已故馬公鎮黃財隆家族)、(項公)1戶(中央里里長項忠信家族)等8戶。
-
移入北甲北甲宮後)者有(林長慶)1戶(居民林松德家族)、(江亨)1戶(台電公司退休人員江正明家族),(館口附近)者有(郭松柏、郭松軒)2戶(省澎醫院檢驗師郭承彥家族)(蕭公)1戶(馬公國小退休教師蕭伯勳家族)等5戶。
-
(四)清領晚期
-
清領晚期(咸豐年間-光緒初期)(共23戶)
-
移入東甲中芸)者有(林廣)1戶(馬公國中退休教師林長興家族)、(楊本、賴池)2戶(曾任澎湖縣長賴峰偉家族)(郭遠)1戶(澎湖水產高職職員郭以梧家族)(黃伊)1戶(紫光冷飲店黃啟明家族),(下芸)有(林順桂)1戶(醫師林建成家族)、(林信瑶)1戶(縣政府工務科長林耀根家族)、(王公)1戶(馬公高中退休教師王隆煌家族)等8戶。
-
移入南甲海頭)者有(鄭公)1戶(中正國小退休教師鄭仕賢家族)、(張公)1戶(馬公國中退休組長張偉男家族)、(冼代)1戶,(街內下街)者(林振高)1戶(澎水職校退休教師林振文家族)、(陳惟悟)1戶(陸軍少將陳增鎮家族)(蔡公)1戶(前馬公市代會主席蔡光明家族)、(徐公)1戶(居民徐永福家族)等7戶。
-
移入北甲銅山館附近)者有(戴豹)1戶(戴廷芳老師家族)、(林鳳捷)1戶(益明摩托車行林正明家族)、(劉佛)1戶、(黃登文、黃記)2戶(北甲居民黃加強家族)、(廖公)1戶(澎湖醫院退休藥師廖惟丕家族),(館口)者有(陳慶)1戶(春仁、源利軒黑糖糕陳春仁家族)等共8戶
-
總計以上清領中、晚期移入者共45戶,其中通判廳署文職、協鎮水師班兵落籍者共有鄭應章、鄭應麟、高清河、范公、林廣、黃伊、林信瑶、楊本、賴池、郭遠、王公、劉聯捷、林長慶、戴豹、林鳳捷、楊有等16戶;另林入、林順桂、林振高、劉佛、陳慶等5戶則係漳州、東山來澎營生者。
-
總結自南明、永曆初期至光緒21年(1895)割日之間,213年間移民入媽宮城內戶數共60戶,分別為東甲21戶、南甲21戶、北甲18戶,推判三甲聚落應在清代中、晚期方漸形成小聚落的形式。
-
林豪澎湖廳志.卷三經政.戶口》載:光緒19年(1893)全澎十三澳總計67540丁口,其中東西澳(包括媽宮文澳小案山火燒棚紅木城大案山東衛蚱腳嶼、西衞、后窟潭諸社)計8812丁口。平均每一社約880人,唯媽宮係軍事經貿中心,至清代中、晚期漸有澎島其他澳社居民徙入城內(如東甲丁氏即在嘉慶年間,自鐵線尾徙入),故丁口數應高出此平均值。
-
余光弘《清代的班兵與移民.第四章澎湖人的祖籍》載:日本時代明治40年(1907),依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所統計人口普查,媽宮城內計531戶,3019人。由此人口統計數字知曉媽宮城內在日人治澎之前,已是一擁有3000人的市鎮。
-
(五)日本時代
-
及至日人治澎50年其間,續有漳州、東山住民徙澎營商。其中包括東甲(沈木生、沈澄金、沈景色)3戶、南甲(蔡長春)1戶、(陳水坪)1戶、(王長壽)1戶、北甲(朱欽)1戶等7戶。另有大正年間來澎興建天后宮銅山(東山)、潮州匠師亦落籍澎湖,其中有居有東甲的(藍木、藍合)2戶、(朱欽)1戶和居於北甲的(黃文華)1戶。尚有(林星藩)1戶則係福州、閩侯人,亦落籍東甲
-
日人治澎期間,自大正元年(1912)逐步實行都市計劃,積極建設媽宮成為現代化都市及行政中心。其統治初期即將市區割分為東、西、南、北、和宮內5個町,方便戶口登記及管理。其中(東町)、(北町)即屬東甲聚落,(南町)、(宮內町)即屬南甲聚落,(西町)即屬北甲聚落。
-
唯民間仍習慣以(東甲)、(南甲)、(北甲)作地域的區分。由於東甲文人薈集,居民較多服務公職,且在清季咸豐、同治年間分別產生鄭步蟾郭鶚翔兩位舉人;南甲海頭)居民向以搖櫓裝載客貨、捕魚為生;北甲館口)則以東山移民為主的糕餅店出名(今盛興、春仁、源利軒等餅店);故當時有(東甲好筆尾南甲好櫓尾北甲好龜粿)之俗諺。
-
民國34年(1945)國民政府來台,將日本時代馬公街改制為馬公鎮媽宮城內被劃分為中央里復興里長安里重慶里啟明里5里。茲不贅述。
-
(此記乃應澎湖縣記者公會所舉辦之媽宮城內聚落行腳活動所撰之導覽短文,匆促掇文,訛誤疏漏難免,敬請方家賜正)。
-
作者|蔡光庭老師
-
日治初期的媽宮
-
明治28年(1895)12月5日澎湖島島司宮內盛高,有鑑於媽宮城內的行政事務推動,預計將媽宮城內分為五町,其下再分為一到三丁目。截至1895年11月底媽宮有住家508戶,官署8戶,明家87戶,寺廟6戶,合計609戶。男性1,202人,女性965人,合計2,167人。然而實際上該份「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中澎湖島機密報告(臺灣民政支部)」資料並無提及五町的正式名稱。
-
明家亦即明き家,也就是空屋。媽宮城內扣除官署8戶與寺廟6戶,尚有595戶。其中有87戶空屋,換句話說,有近15%的家屋呈現無人居住的狀態。其次,男女在性別比上差距極大124:100,男性多出女性237人。究竟是因媽宮本為班兵聚集之地,男性因此遠多於女性,或是有其他原因呢?1895年9月,日軍駐守媽宮城臼砲中隊中隊本部之陸軍一等書記渡邊幸次郎描述媽宮城的情形是:「死屍累累,澎湖人又相信銀元輕視紙幣,故而日軍交易困難。日軍的罐頭也遭遇辮髮漢偷竊,又遭遇從未如此長的東北季風強襲,生活上頗為困擾。渡邊來到媽宮將近三旬更觀察到:「未見十五、六歲至三十歲左右之本地婦女,實不勝訝異。一日詢問當地居民其故,媽宮人告知:最初婦人女子因恐懼戰亂避難至廈門,尚未歸返。」然而,渡邊聽聞日軍上陸后,當地男子燃起固有之嫉妒心,集中婦女幽禁於某地並保密之。 綜合上述,有能力離開澎湖前往廈門或避難他處者應為殷實之家,而這些殷實之人攜家帶眷離開媽宮或澎湖,故而留下諸多的空屋。
-
隔年(1896),「明治二十九年一月中澎湖島機密報告」中有提及媽宮西町之名。6月18日,距離日本於1895年3月26日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已逾年餘,宮內島司為求統治之效,乃發出示諭,徵選賢德之人擔任宮內町、東町、西町、南町、北町之町頭,透過掌握媽宮地方士紳,強化政令之推動。此告示是較早有完整五町之名的文件。告示如下:
-
澎湖島島司宮內 諭告:現者臺灣全島以及澎湖列島皆歸我帝國版圖,閱今已年餘。已於治政之道,施政之法,薰陶日久,自能漸化,步步上進。開創之始,凡百事務,嗣後日覺繁多。關係聯合眾民得失之事,又恐不尠,故宜鑑眾民之利害,要講求施政之策也。媽宮城者,乃澎湖第一首要之區,人員叢集,往來之重地,舩舶出入買賣之港口,日盛繁時。或有官獨斷,不得計民人之福利,官民宜和衷共濟,協力同謀厥事。本廳茲謀爾民人之便益,就媽宮城宮內、東、西、南、北五町,每町內各選有賢德之士一名,乃全市五名,以為町頭,遇事協和共濟,臂助贊襄爾民人等知悉此意,快速互選各町頭,將姓名年齡限於二十二日開送前來本廳,勿得遲延。望切毋違須諭。
-
明治二十九年六月十八日
-
同年9月18日,又公布「澎湖廳廳令甲第四號澳務所設置」,全澎湖共設置五處澳務署,分別為媽宮澳務署管轄媽宮城內,也就是上述五町之區域;大山澳務署設置於雙頭掛,管轄區域涵蓋澎湖本島媽宮城除外)、桶盤虎井頂山澳務署設置於大赤崁,管轄白沙島及附近諸島;西嶼澳務署設置於小池角,管轄漁翁島八罩澳務署設置於網垵,管轄八罩列島。澳務署之職責包括學事、殖產、戶口、公文之傳達、貧民卹潤、公共財產、日本人與澎湖人之營業、道路下水道等公共事業、墓地管理與租稅徵收等。透過各項制度法令的建立,日本一步一步的強化澎湖地方的掌控。
-
引用資訊:「町頭撰定ニ付諭告澎湖廳告諭」(1896年06月18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86029。
-
引用資訊:「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中澎湖島機密報告(臺灣民政支部)」(1895年12月23日),〈明治二十八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五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26036。
-
引用資訊:「明治二十九年一月中澎湖島機密報告(臺灣民政支部)」(1896年02月26日),〈明治二十八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五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26037。
-
陳怡宏編,《乙未之役外文史料編譯(一)》(臺南市: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18年12月)
-
#感謝陳雅婷老師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周圍長七百八十九丈二尺五寸,牆垛五百七十個,牆身連垛計高一丈八尺,腳跟入地三尺五寸,厚二丈四尺,設東門(朝陽門)、大西門、南門(迎薰門)、北門(拱辰門)、小南門(即敘門)、小西門(順承門)共六門。東門臨海、西接金龜頭砲臺,北面護城河一道。其東、南、北、小西、小南五門,上蓋敵樓各一座,東西北三門內旁,蓋更樓各兩間,西間內南首更樓一門。又東城安設砲位一尊,城牆內蓋兵房四間。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