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媽宮東甲郭姓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其一|
-
媽宮社東甲始祖郭其讀,係錦湖14世裔孫,乾隆年間徙澎。媽宮社(東甲)郭氏3世郭朝勲、7世郭榮華《媽宮東甲汾陽郭氏家譜》載:「勳自道光乙未(1835)入泮,回家鄉試,恭敬桑梓之餘,時深木本水源之思,訪問父老,莫能誌其世傳之真;丙午(1846)到流傳社,讀本氏家乘,始知入閩始祖乃河南固始縣十二使公也。十二使公諱淑翁,字里芝,號覽溪,唐總章2年(669)隨陳將軍政公來閩,卜居龍溪之郭棣。⋯元至正辛卯年(1361),洪水橫流,祠宇崩頽,譜牒蕩焉,時有天德、天聰、天恩、天惠、天懿公兄弟五人,見榴山陽土高於潮,相率徙居其上,將十二使祖神像而之祠之,因名其里曰流傳。但由唐迄元,凡五、六百載,世系之由來,多忘之者,況由元,而明,而清,其遺漏何可勝嘆哉。然細閲《流傳家譜》,彰明可考者,則從世員公入贅錦湖,可知其詳,即宣公之卜宅灌口,亦即源,而知其委也。祖父其讀生于灌,乾隆年間商於澎湖,久而家焉,娶鲍氏,生二子,長孝公、次神助。孝公生長子藍田早世,次子朝熙(媽喜),道光丙申(1836)入泮,甲辰(1844)食廩,前程萬里也;神助生勳(媽建),自乙未(1835)入泮,迄今未有奇節;值觀光之會與,報本之思,謹將目所親見,耳所親聞,畫為宗圖,使後之孝子慈孫,知其世系,踵而傳之,庶绵綿延延之盛,可相慶于無窮也。」
-
按此文由郭氏3世祖郭朝勳撰述,宗圖則由7世郭榮華續成。觀媽宮社東甲郭氏一族,自始祖郭其讀,傳至3世郭朝勳、朝熙兄弟連袂入泮;4世郭杏林(字鶚翔,父郭朝勲),同治9年(1870),中庚午科趙啟植榜第38名舉人;4世郭開榮(父郭朝熙),亦為秀才;6世郭石頭為二、三、四屆省議員,可謂代有人才,各領風騷。故媽宮閭里俗諺有云「東甲好筆尾」,郭氏家族居其一也。
-
考郭其讀父郭乾(天德),生於雍正9年,卒於乾隆14年1731-1749)。故郭其讀應生於乾隆14年(1749)之前,約於乾隆中期徙澎。昭和時期媽宮社東甲郭氏有三合院7間。
-
其二|
-
媽宮社東甲另一始祖郭遠(廷光),係清水師武職,官五品軍功頂戴,光緒初期徙澎,原籍亦為海澄。按此海澄郭姓或係與媽宮社北甲始祖郭松栢、郭松軒同一族裔。
-
林文鎮《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二輯馬公東甲啟明里重慶里.伍人文史蹟人物傳略》載:郭遠,又名郭廷光,清同治2年(1863)出生福建海澄,卒於民國43年(1954)。及長率同鄉壯丁投效福建水師,擔任守兵(等同今二等兵)撥戍澎湖,因勤勇任事,曽在光緒12年(1886)獲得協鎮副將蘇吉良獎勵,賞給七品頂戴;後來被挑選編入「果毅軍練營」,參與剿辦「卑南生番」之役有功,於光緒16年(1890)獲總兵吳宏洛賞給五品軍功頂戴。
-
郭廷光隨軍移戍澎湖後,曾以由海澄分香而來的媽祖及土地公神像各一尊,組成一個稱為「海澄媽會」的神明會,來團結同鄉,因此頗甚敷眾望。日本時代之後,定居媽宮東甲,與鮑霧、蔡轄、謝東上等南管同好,倡組「俱慶堂南樂會」於東甲北極殿,積極提倡南樂,並參與北極殿廟務;又擔任「一新社」樂善堂鸞生,勸善濟世。平日熱心公益,好排解紛爭,曽獲派為保正,逐漸成為媽宮有名的仕紳。曾服務於澎湖海事水產職校的郭以悟和澎湖郵局退休的郭以忠兄弟,即係郭遠曾孫。今馬公中正路署立澎湖醫院對面商家,乃昔日郭氏家宅。
-
文章來源、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10-26。知識更新|2019-05-2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