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署立澎湖醫院、署澎、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
-
戰後,澎湖醫院隸臺灣省衛生處,稱臺灣省立澎湖醫院,林道生為首任院長,起初僅設內、外科,
民國35年(1946)增設小兒科,
民國38年(1949)增設牙科、耳鼻喉科,成立檢驗室及X光室。
民國47年(1958)拆除舊有(
1914年所建)木造院舍,就地重建,總工程費5,126,000元,於
民國48年(1959)6月4日啟用。
民國59年(1970)統計共有病床75床(內科21、外科25、婦產科13、小兒科6、隔離病床10)。
民國69年(1980)5月至81年
(1992)6月止,實施巡迴醫療服務。
民國70年(1981),病床增至94床。
民國72年(1983)10月在
安宅里興建
精神病養護所完工,設病床50床。
民國73年(1984)6月起,至81年7月止,派出牙醫支援
西嶼衛生所、
湖西衛生所、
白沙衛生所牙科醫療業務。
民國73年10月,
精神病養護所更名為「省立澎湖醫院成人精神科」,
民國74年(1985)元月開始精神科門診,該年12月31日開放精神科病患住院療養,
民國75年(1986)7月林國樑醫師擔任首任精神科主任(至80年10月);
民國78年(1989)6月成立洗腎中心,
民國79年(1990)7月成立加護病房,
民國81年(1992)增設急診室,
民國82年(1993)5月開始實施夜間門診,9月設立中醫科,首位醫師為原臺北耕莘醫院中醫科主任洪龍圖,設有針灸病床12床。
民國83年(1994)9月18日起,每週二、三增設骨科特別門診。
-
民國60年(1971)省立澎湖醫院共有6位醫生(含院長)及1位牙醫,2
民國69年(1980)7月報載澎湖醫院院長藍重吉表示,該院除院長、副院長外,正式編制醫師計有13位,當時實際上只有5位醫師,缺額8位之多。
民國73年(1984)12月省府主席邱創煥在答覆省議員
林聯登質詢時,坦承省立澎湖醫院當時由臺南醫院支援1名醫師,但尚不足12名,「醫師荒」長期存在。
民國78年(1989)2月25日起,在澎湖醫院羅欽憲院長協調下,桃園醫院眼科開始輪派眼科醫師前來省立澎湖醫院駐診,澎湖長期缺乏眼科醫師的問題才解決。根據首位前來澎湖主診的林昌平醫師表示,由於長期
季風吹襲,風沙甚強,且無樹林阻擋,加上漁民於茫茫大海中作業,或於烈日下耕作,非常容易造成眼球傷害,澎湖縣民最容易罹患眼球翼狀片症(俗稱五肉翳),但卻長期缺少眼科醫生。
-
羅欽憲院長為桃園人,中山醫學院醫科畢業,
民國77年(1988)4月15日就任澎湖醫院院長,
民國80年(1991)5月3日調宜蘭醫院,在任期間除引進眼科醫師之外,
民國77年8月開始收治
精神病患,使新建後就閒置達7年的澎湖醫院附設
安宅精神病院開始物盡其用。電腦斷層掃描儀、血液透析機也是羅院長任內(
民國78年)引進,從此澎湖醫院才能從事腦部外科手術及洗腎治療,對及時挽救澎湖縣民的生命及節省往來臺灣洗腎的經費開銷,助益非常大。
-
由於整建院舍、添購設備、羅致醫師方面都有進展,澎湖醫院在羅院長到任之後一年半之後,門診、急診、住院人數都急遽成長,
民國78年(1989)11月時統計每月營業收入由270萬元增加至600萬元,門診的科別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眼科、精神科、牙科、小兒科等;
民國79年(1990)8月統計住院率從27%提升到84%,醫生從7名增加為20名,住院漸有一床難求的現象,但護理人員則編制不足,只有38名(外加6名約僱護理),每週一至週五還派遣1位醫師2名護士在
山水、
鎖港、
紅羅、
龍門、
中屯、
後寮、
外垵、
內垵等地從事例行巡迴醫療服務,
民國79年10月起開辦夜間門診。
-
民國80年(1991)11月陳進堂院長任內,經省議員
許素葉向省衛生處爭取2千多萬元經費,購買全身電腦斷層掃描儀,為達設備有效使用起見,澎湖醫院接受公保轉診病人前來利用就診,勞保病患則依規定需先辦理私人醫院出院手續後才能來就診。12月起,開設泌尿科、腎臟科及精神科(澎湖一向缺乏專科醫師)、腦神經內科內診,分別請桃園醫院、高雄凱旋醫院的醫師前來駐診。
民國81年(1992)1月起,泌尿科分為泌尿內科與泌尿外科,泌尿外科治療項目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肥大等,由省立桃園醫院以醫療建教合作方式,每月第二、四週的星期五下午派專科醫師前來支援駐診。
-
陳進堂院長畢業於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原任花蓮醫院副院長,
民國80年5月接任澎湖醫院院長,在羅欽憲院長經營的基礎上更銳意改進,
民國79年門診人數為58,347人,
民國81年增為91,740人;住院人數
民國79年為1,723人,
民國81年為3,626人,一般病床利用率
民國79年為1,916人,
民國81年為3,763人,手術人次數
民國78年為322人,
民國81年為1,062人;生產人次數
民國79年為56人,
民國81年為180人。13
民國80年7月起急診業務由過去的一人改為分科(內、外、婦科)每日各一名醫師輪值,並可直接與臺大醫院做X光片傳真。
民國81年(1992)6月時共有內、外、婦產、小兒、耳鼻喉、牙、眼、精神、高年、麻醉、放射線、復健、實驗診斷、藥劑、護理等共15科;病床由143床增為175床。民國83
(1994)年底,澎湖醫院編制仍為15科,藥劑科、護理科不計,其他13醫療科中,麻醉科、復健科設有醫師。
-
民國84年(1995)10月19日,陳進堂調任省立苗栗醫院院長,徐清江接澎湖醫院院長。
-
民國84年3月,全民健康保險開辦,一兩年後各公立醫院的醫生或者自行開業,或者被重金挖角,開始又出現
民國70年代以前的醫師荒。民國86
(1997)年9月時,省立澎湖醫院只剩下16位醫師,幾乎流失一半,而且在兩年半左右換了3位院長,
民國88年(1999)5月時甚至只剩13位醫師(編制為31位)。16
民國79年(1990)澎湖醫院就開始評估遷建計畫,在
民國84年(1995)編列1億4千多萬元興建經費後,又因院址土地無法解決而一再延宕。
民國87年(1998)2月16日衛生署長詹啟賢視察澎湖醫療衛生業務時,應允在國軍811醫院院區內興建一所「區域級」醫院,也就是「澎湖醫療大樓」,
民國88年(1999)2月
澎湖縣政府訂定籌建計畫書,7月因精省之故,省立澎湖醫院改稱行政院衛生署澎湖醫院,
民國90年(2001)8月9日醫療大樓動工興建,總工程費7.6億餘元;
民國91年(2002)10月行政院政策性決定署立澎湖醫院應與
國軍澎湖醫院整合,完工後由署立澎湖醫院所有之澎湖醫療大樓,由三軍總醫院負責經營。
-
從
民國34年(1945)迄今澎湖醫院歷任院長為:林道生、陳萬居、蘇銀河、陳永福、賈友三、陳金樹、吳庭茂、劉佐才、呂伯欣、黃孝鏘、葉聰祺、藍重吉、陳京川、羅欽憲、陳進堂、徐清江、郭真一、鄭紹茂、盧尚斌(代理)、李源芳、歐天元。
民國93年(2004)澎湖醫院開設的診療科別有:一般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腸胃外科、一般內科、腫瘤科、腸胃內科、心臟內科、神經內科、婦產科、眼科、家醫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復健科、中醫科、小兒科,另外有營養諮詢、發展遲緩特別門診、戒菸門診、青少年保健門診。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衛生志》
知識建檔|2020-04-30。知識更新|2024-06-09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