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豬母落水、豬母水、珠江
-
豬母落水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從前村子的沿海偶而會有大型的八腳章魚爬上岸來覓食,當時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有豬寮,有一回一隻老母豬到沙灘上亂跑,被上了岸的大章魚拖下水去,所以就稱為「豬母落水社」。另一種說法則是與村子西南邊的
豬母水山有關。
豬母水山的東邊稱「
伸鼻」,由西邊而上稱豬母籠,即有孔穴。大風浪時,海水會往上噴出,發出轟隆隆的吼聲,聞之若海底的豬母上岸的吼聲,所以稱為「豬母水」。戰後村裡的
鄉老覺得山水二字很適合有山有水的豬母水,便擬定以山水為里名,後報請政府機關核准,正式更名為「山水里」命名的原則與自然環境有關。
-
本地
陳姓先祖
陳振遙由福建金門遷徙至澎湖
沙港定居,其後裔陳欽權進而至本地開墾。另外清朝文獻與本地聚落之相關記載,據《
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本地在
清領時期以「豬母落水」為社名,屬
嵵裏澳所管轄。聚落人口中以
陳姓居多,並在
中甲一帶蓋了兩間
陳姓宗祠。
日治時期稱為
嵵裡澳豬母水鄉,隸屬
隘門辦務署管轄,因聚落社名太長,除去落字,改為「豬母水」,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以「豬母水」之名不雅為由,下令改為珠江,與
雞母塢合併稱為「水塢里」。之後實施地方自治,獨立為名,稱「山水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山水里西北邊與
五德為鄰,東接
鎖港,西臨
井垵,面積為2.2330平方公里,現有人口1848人,總計466戶。清朝時稱為「豬母落水社」,屬「
嵵裡澳」管轄。根據耆老囗述,豬母落水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從前村子的沿海偶而會有大型的八腳章魚爬上岸來覓食。當時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有豬寮,有一回,一隻老母豬到沙灘上亂跑,被上了岸的大章魚拖下水去,所以就稱為「豬母落水社」。
-
另一種說法則是:在村子西邊的
豬母水山上,有一個孔洞,海水往上噴出時,可以噴到十層樓高,轟隆隆的吼聲,非常壯觀(當地居民說比
風櫃的聲音還振憾),聽起來像是海底的豬母上岸來的吼聲,所以稱之為「豬母水」。後來因為那附近有人家種高樑、
蕃薯,怕鹹水鹽害,就用大石頭將洞穴堵住,現在,雖然已經沒人種田了,但洞口仍然被堵著。
-
日據時期,因社名太長,而除去「落」字,改為「豬母水」,台灣光復後,政府長官公署民政處以「豬母水」不雅為由,下令改為「珠江」,但未被里民所喜用,私下仍稱豬母水。(耆老口述,更名珠江另有一說:是因為在現今山水
西佛寺後方有一個大田溝,舊港灣後方及山水五十六號附近也各有一條水溝,很像珠江支流,所以稱為珠江。)
-
民國三十五年,與「
雞母塢」合併稱為「水塢里」,到了
民國四十年,為實施地方自治,又被獨立出來,當時村子裡的
鄉老(陳西蜀的父親)覺得「山水」二字很適合有山有水的豬母水,便擬定山水為里名,先拿去村廟裡請神明指示,擲茭後神明同意,再提經里民大會通過,報請政府機關核准,正式更名為「山水里」。
-
山水里的民居大都集中在聚落中西部,以澎廿六線道路作為對外交通的主要幹道,北邊的澎廿六縣道公路旁設有
山水國小,供山水的學童就讀。聚落南方有一片寬廣的美麗沙灘,長約500公尺,沙灘的右邊有
豬母水山扼守,右後邊有濕地,是水鳥棲息的好地方,沙灘左方設有港口,目前仍在興建中(
民國八十年起建的,預計
民國八十七年到
民國八十八年左右完工),
墳墓區則集中於聚落東北邊的山坡地上。
-
文字來源|
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山水珠江豬母水
-
山水,清代澎湖志書名為豬母水或豬母落水。山水南岸的沙灘,兩側高地西邊為豬母山,東邊稱為
觀音山。
1844年6-8月
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測繪<
澎湖群島海圖>,則將這兩個鼻角稱之為Pong Pt.(澎角);Hou Pt.(湖角)。蓋將Ponghou澎湖拆為兩字分別命名,想必
Richard Collinson對山水有深刻的印象。
-
張詠捷在其《食物戀》一書豬母水湯的篇章提及:「傳說在古早以前,西山岸邊有一隻大母豬帶著一群小豬出來找東西吃。吃著吃著,忽然從海裡爬上來一隻八爪大土婆(大型石鮔),饑餓的土婆纏著要吃小豬,就和母豬在岸邊扭打了起來。像人一樣大的土婆又兇又狠,伸出粗壯的八爪吸盤緊緊纏捲母豬,母豬護子拼命抵抗,在岸邊纏咬得難分難解。最後一起滾落海底,從此,就有「豬母落水」這個地名。」
-
這則傳說,也廣為澎湖各地民眾所傳頌,咸認為是山水早期地名「豬母落水」的由來。然而,張詠捷再述及:「其實「豬母落水」地名的真正由來,是先民根據天然地理而命名的。村裡老一輩的討海人都知道,在西邊山海之濱,有一個地形很像躺在海邊的母豬,從海上搖櫓經過,都可以清楚看到豬母頭、豬母頷、
豬母奶、豬母腰和尾等特徵。」此地形景觀,尤其從海上觀之,更是肖像。若從30高地西側往西視之,潮起潮落之際,亦可清楚的看見「豬母落水」的特徵。
-
30高地,山水人也稱之為「山頂」,此地有土地公祠一座。此地也是山水漁夫觀魚之處。張詠捷表示:「祖父都在那裡觀看魚群進出,一有動靜就搧動斗笠作號,在山腳的夥伴們立即扛船下水,撒網圍魚」。
外垵的魚夫則是站在「
屹仔尾」指揮若定,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澎湖續編》記載:「老漁踞山頂看魚,指麾眾漁環捕,呼為魚先生。魚來水紋生花,稱魚花」。澎湖人以「魚先生」尊稱擔任此項工作的漁民,由此可見「魚先生」在早期漁村社會崇高的地位。
-
二次戰後,澎湖、臺灣三個字以上的老地名被迫更改,「
港仔尾」成了許家;「
小赤崁」變為
小赤;「
雙頭掛」改為
興仁;「豬母落水」在村裡的漢文先生集思廣益下,最後決定以「山水」命名。今日,山水的門牌上寫的卻是「珠江」二字,而非山水。遠在
日治時期的鸞書,已經將豬母水書寫為「珠母水」,珠江之名或許從此而來。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避俗從雅:從豬母水變珠母水
-
1885年3月29至31日,法軍攻擊澎湖爆發乙酉之意。從劉銘傳〈澎湖法兵退去查明失守各員分別處分摺〉記載,第二天的戰事(陰曆2月14日)「十四日早,敵將泊蒔里澳大船近岸,渡兵三百餘人登岸,攻撲珠母水澳,管帶綏靖副中營副將陳得勝率隊相持,未久即退,敵亦未追。」31日(陰曆2月15日)早,法兵八、九百人復由
雙頭跨登岸,徑至
大城山下,周善初率管帶綏靖前營守備馮楚燊接仗,勢不能支,……周善初、馮楚燊、關鎮岳、梁岳英、鄭漁等一齊退往赤嵌北山,澎湖遂失。《
澎湖廳志》亦提及「……我軍三面受敵;哨官沙德明、石慶平俱中重傷。得勝乃分軍為二,輪流且戰且退,回至珠母水營盤。」
-
上述兩篇中文史料提到澎湖一處地名「珠母水」,此「珠母水」即為豬母水或豬母落水,二次戰後初期一度稱為珠江,今之山水。之所以稱為「珠母水」,而不用「豬母水」,其理路當是呈給皇帝的摺子當避「不雅」之詞彙。此種情形在地名上屢見不鮮,如同澎湖的查甫與
查某嶼,稱為陽嶼和
陰嶼,或是如《澎湖台灣志略》中所稱的
凌波嶼和
芝眉嶼。
-
再者,〈澎湖法兵退去查明失守各員分別處分摺〉已清楚提及法軍登陸澎湖的地點,一處為
嵵裡、一處為
雙頭跨。法軍攻澎的地圖上亦載明兩處登陸點(Point de débarquement),一處為
嵵裡南岸沙灘,另一處為
雙頭掛西側海岸。此海岸即為今日雙港一帶。
-
「珠母水」的用法,並非僅止於官方而已。
大正10年(1921),豬母水當地鄉紳頭人陳自然等人在
石泉許超然的協助下創設
鸞堂–化心社勸善堂,即稱為「澎湖珠母水鄉化心社勸善堂」。正主席真武大帝降筆褒揚
許超然之善舉:「白猿之歲,訓善堂開於鎖管,書成勸世,金雞之年,勸善堂開於珠母」。書中玉帝降詔時,也稱豬母水為「
嵵裡澚珠母水鄉」;6月19日太子翁降筆,則以珠母水鄉四字為詩:「珠山琬琰白雲封,母住江邊夜明光;水內群魚隨浪轉,鄉邦和氣月穹蒼」。
井仔垵修身社培善堂於
1910年開堂,著造第一部鸞書《勸世新篇》,爾後鸞書刊印,
許超然於該書刊行時為該書作序
許超然於序中言:「……土羊之歲訓善重起乎鎖管;白猿之秋,勸善附繼於珠母;金雞一唱,虔善更立於
鐵線。黑犬再吠,培善勤善興諸風井……」。
-
二次戰後,台灣長官行政公署要求各地政府清查日本統治時代遺留之日本地名或街道名,一律廢除改正。在此風聲鶴唳的政策之下,三字或四字的傳統地名也一律改正為二字。「豬母水」遂令改為珠江。更名為珠江:有一說是因為耆老以現今山水
西佛寺後方有一個大田溝,舊港灣後方及山水五十六號附近也各有一條水溝,很像珠江支流,所以稱為珠江。此種說法,無疑又是望文生義之例,受日式教育的耆老,能夠瞭解中國珠江流域,也是令人稱奇了。
-
以珠江為名,應是脫胎於清末以迄
日治時期的珠母水,以「珠」代「豬」、以「江」為「水」的改稱。
-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nthu-c286391-0037200374.txt〉
-
《
澎湖廳志》
-
〈各縣市街道名稱改訂〉(1945-12-01),《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2724。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山水在明朝末年稱為「豬母落水」,《皇明世法錄》說:「東為嵵上澳、豬母落水,最當東南之衝;諸夷寇從東南來者,遇風輒寄泊焉」(陳仁錫 1622:140)。
清朝時期稱為豬母落水澳(高拱乾 1694:18)或豬母落水社(
胡建偉 1771:33),屬於
嵵裡澳。日治初期稱為「豬母水鄉」,
明治31年(1897)劃歸
井仔垵巡查派出處(所)管轄(翌年改稱為「
嵵裡澳派出所」);
明治36年(1903)改為
鎖管港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
大正5年(1916)以後則由
雞母塢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10戰後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認為「豬母水」的名稱不雅,下令改成「珠江」,因此現在里內有一些上面還寫著「珠江××號」的門牌(照片2-1),只是澎湖人仍然多稱之為豬母水。
-
民國35年(1946)珠江和「
雞母塢」(今
五德里)合併為一里,稱為「水塢里」;到
民國40年(1951)獨立設為里時,居民對里名有很多意見,最後由
鄉老陳東海、林世、陳琴等人去請
北極殿的神明裁決,結果神明選擇了陳琴所提「山水」,之後又經過里民大會通過,才報請縣政府核准,正式更名為「山水里」,面積約2.2330平方公里(許麗鈞 2003:22;
蔡平立 1984:203-204)。
-
山水里對外交通主要以今
澎26號道路聯接
201號縣道,也可以經
澎25號道路直接到
鎖港里。居民有
陳姓、
張姓、
許姓、黃姓、
劉姓、
蘇姓、
洪姓、林姓等姓氏,其中以
陳姓為最大姓﹔
陳姓先民可能在明崇禎初年就遷入山水,其他各姓遷到山水的年代則都缺乏文獻記載,無法查考。
-
民居大致以公廟「
北極殿」前的南北向道路(俗稱為「
大路」)為界,路西稱為西寮,又稱為
西甲,居民以
陳姓佔多數,其次是
許姓;住在
穎川宗祠旁的是
陳姓二房、東邊是
陳姓長房、西邊的「過溝仔」一帶是三房,
許姓則大多住在
許姓宗祠附近。
大路以東的東寮又以
北極殿為界,北側稱為
中甲,居民有陳、李、林、蘇等姓;
北極殿以南稱為
南甲,居民以
陳姓佔多數,
許姓次之。戰後隨著政府來台而在山水服役到退伍的軍人,則大多住在
南甲東側的聚落邊緣。
-
人口變遷
-
民國35年(1946)豬母水和
雞母塢合稱為「水塢里」,人口有1,514人(其中豬母水約佔3/4)。之後4年除了
民國36年有1,474人之外,其餘的3年都維持在1,500人以上。
民國40年山水、
五德兩里分立之後,山水里的人口數減少為1,190人;翌年起人口就持續的成長,
民國41年有1,223人,45年有1.315人,47年有1,415人,49年有1,538人;
民國52年有1,658人,54年有1,733人,55年有1,800人,58年有1,939人,到
民國60年已增加到2,003人。
-
民國64年(1975)山水里的人口再增加為2,268人,而在
民國66年寫下了2,311人的最高紀錄。此後山水里的人口就逐漸下降,
民國67年到71年這5年之間,除了69年有2,304人之外,其餘的4年都不到2,300人。
民國72年山水里的人口已減為2,166人,74年又減少為2,066人,79年減少為1,990人;
民國82年再減少為1,867人,到84年減少到1,791人的新低。不過
民國85年以後就又回升到1,800人以上(有1,805人),到94年還有1,825人。
-
位置與空間變化
-
山水里位於
馬公市澎南區的南部,東、南兩面臨海,北和
鎖港里、
五德里相連;西和
井垵里相接。聚落就位在最南端的海岸邊,南側有一片珊瑚貝殼及有孔蟲碎屑所形成的沙灘,東西長度約1,300公尺,南北寬約200公尺(照片2-3)。
民國77年(1988)臺灣省水利局在沙灘北側興建堤防(長734公尺)之後,沙灘的面積逐漸縮小,目前只剩下80公尺左右的寬度。
-
山水沙灘的東西兩端各有一座小山丘,東端稱為「
觀音山」,西端稱為「
豬母水山」,軍方則稱為三○高地(照片2-5)。
大正8年(1919)豬母水山被軍方徵收做為軍事用地,戰後由戰車營接管,一直到
民國91年(2002)才撤走。同年
豬母水山北側的一小片窪地由政府整治成為具有生態教育功能的「山水濕地園區」。
-
據說早期
陳氏家廟南側有一條可供小舢舨通行的大水溝,經今山水里103-1號西側,右轉向東,再經過
山水北極殿門樓前,直通沙灘。早年水溝兩側的居民來往都要繞路或涉水而過,到日治末期地方的保正才提議用混凝土及石塊,興建兩座東西向的拱型小橋,一座在今山水里113-1號南側和山水里83號北側之間,一座在今山水里103-1號和山水里106號之間。戰後為了方便里民到公廟拜拜,又在今
北極殿平安門樓前增建了一座小橋;
民國66年(1977)辦理社區建設時,才把
大溝加蓋成現在的南北向社區道路(俗稱為「
大路」),3座小橋全部被蓋在路面下。
-
山水聚落的東、北、西三側都是旱田或荒埔地,聚落東側的旱田統稱為「山後」,有北、中、南3條水溝貫穿其間。今
山水漁港以東的海岸大多是
玄武岩岸,最東端有一大片海蝕平台(俗稱為「
鳥嘴尾」),平台上有一個似火山口的遺跡,海底則有珊瑚林組成的海底景觀,而被潛水界稱為「山水海底公園」。
觀音山土地廟東側的突岬早期有一座軍營,現在已改成漁港檢查站的宿舍;
民國93年(2004)以後這一帶才被觀光局
澎管處重新規劃闢設為公園。
-
大約在民國六○年代早年的舊
山水托兒所後面首先蓋了一棟8間的二樓三透天民宅,後來附近又陸陸續續出現不少新式的住宅,使得山水的聚落範圍逐漸往北擴展。民國八○年代以後連
山水國小前也出現了一些樓房,聚落中大部份的老舊房子則紛紛重建成新式的樓房,和一些具有特色的傳統閩南式建築,交錯呈現出傳統和現代兩種不同的風貌。
-
文字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
山水里古稱「豬母落水」,日治之後省稱為「豬母水」。地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比較通行的說法是:以前聚落南岸的沙灘常常有大型的章魚(俗稱「土婆」)上岸覓食,有一次大章魚竟然在沙灘上把一隻母豬拖下海去,所以被稱為「豬母落水」。另一種說法是,聚落西南側的
豬母水山西側海崖下有一個稱為「豬母籠」的海蝕洞,每當風高浪大的時候就會發出豬嚎一般的吼聲,因此被稱為豬母水(郭金龍等2002:143)。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3輯|
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2-20。知識更新|2023-04-2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