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鐵線尾、鐵汕渼、鐵線社區
-
鐵線里
清領時期屬
嵵裡澳鐵線尾社,社名的由來具該里耆老稱有兩說:一則古代現今的
祖師爺廟前延伸有細小海岬,其狀如鐵線,故將社名命為「鐵線尾」。另一則稱本里西邊有細小海岬延伸
媽宮港部方向,古人稱為:「鐵汕渼」,即將社名稱為「鐵汕渼」。然清代文獻記載並無「鐵汕渼」的名詞出現,故傳說有待考證。今名鐵線里尚保留了舊有地名的原意。
-
本地先民
王姓先祖王振業於明末自福建南安遷入
馬公東甲開墾,後其後裔再遷徙到本地拓墾。另
蔡姓先民於
乾隆年間由金門遷徙至澎湖開墾,子孫亦分別往本地、
虎井嶼、
風櫃尾等地遷徙。由於本地開墾甚早,清朝文獻早有本地聚落之相關記載,據《
澎湖紀略》記載可知,
嵵裡澳雍正5年(1727)由東
西衛分設,而自此終清之世,本地皆屬於
嵵裡澳的管轄範圍下,稱為鐵線尾社。日治初期稱為
嵵裡澳鐵線尾鄉,屬
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由於聚落人口稀少,即與
鎖管港合併,稱為「鎖鐵里」。35年
(1946)底又改稱為「鐵鎖里」。後為實施地方自治方便,與
鎖管港分離單獨成立「鐵線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鐵線里北連
興仁里,南接
鎖港里,面積為0.8820平方公里,是
澎南區面積最小的一個里,現有人囗479人,總計141戶。民居多集中在澎四號道路西側,以澎四號道路作為對外交通的主要幹道。聚落西邊濱臨
馬公內海,墓地大都集中在西邊臨海的荒地上。
-
清朝時稱「鐵線尾社」,隸屬「
嵵裡澳」管轄,根據耆老囗述,村南沿海退潮時,
祖師廟前就會浮現一條狹長的珊瑚礁石,蜿蜒向西,經
菜園里、
石泉里海域,延伸到
前寮里的海岸,宛若一條蜿蜒的鐵線而得名。
-
光復後,澎湖的地方政府曾將它與
鎖港里合併,稱為「鐵鎖里」,直到
民國四十年,實施地方自治,才與
鎖港里分開,稱為「鐵線里」。
-
文字來源|
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鐵線里可能在清乾隆中葉才形成聚落,
乾隆2年(1747)以前的方志都沒有記載;地名首見於《
澎湖紀略》,稱為「鐵線尾社」,屬於「
嵵裡澳」(
胡建偉 1771:33)。據說是因為聚落西南岸在退潮時由
祖師廟前有向外延伸的珊瑚岩礁,一路蜿蜒向西經
菜園、
石泉到
前寮海域,宛若一條鐵線而得名(楊金燕 1998:11-12)。
-
日治時期稱為「鐵線尾鄉」,起先由
井仔垵巡查派出處(翌年改名為
嵵裡澳派出所)管轄,
明治37年(1904)劃歸
鎖管港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到昭和元年
(1926)又改由
雞母塢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區。戰後因為人口不多,先和
鎖管港合併為「鐵鎖里」;到
民國40年(1951)為了實施地方自治,才單獨設為「鐵線里」,面積約0.882平方公里,人口358人。
-
鐵線最早的居民是
邱姓,可能在明崇禎年間遷入開墾。
王姓先祖王振業於明末由福建南安遷入
馬公東甲,後裔再遷到鐵線尾。
蔡姓先祖蔡士則在
乾隆年間由金門遷到鐵線尾開墾,長子遷居
虎井,三子和四子遷居
風櫃,只有次子在鐵線定居。
-
民居多集中在今澎
201號縣道西側,分為上柱、中柱、下柱等3個小群落,以祖師宮為信仰中心。上柱位在聚落的東北端,居民以
王姓為主;下柱位在聚落西南端的祖師宮周圍,居民以
蔡姓為主;上、下柱之間的群落稱為中柱,居民大多姓邱。
-
人口變遷
-
鐵線在
民國40年(1951)單獨設為一里時人口只有358人;41年到44年可能是受到國內整體景氣的影響,鐵線里的人口曾經兩度增加到370人以上,只有兩年是350多人;
民國45年增加為392人。之後鐵線里的人口又逐年成長,
民國46年有414人,51年有515人,58年有609人,而在
民國62年寫下632人的最高紀錄。此後鐵線里的人口就開始緩慢的下降,
民國63年有613人,69年減少為576人(期間只有
1976年到
1978年回升到620人以上),到
民國74年再減少為483人。
-
民國75年(1986)到81年
(1992)鐵線里的人口又出現三波的升降,在
民國82年減少到441人的新低。之後因為有些外來的人口遷入定居,鐵線里的居民人數才慢慢的回升,
民國83年有444人,
民國87年增加為480人。此後的7年之間鐵線里的人口只在
民國88年再次減少為474人,其餘各年都略有增加;89年有489人,91年有509人,到
民國94年有520人。
-
位置與空間變化
-
鐵線里位在
馬公南灣東岸,東臨澎湖水道,北鄰
興仁里,南接
五德里和
鎖港里,西瀕
馬公內灣,是
馬公市郊區之中面積最小的一里。地勢東、北兩方稍高,西方和西南方低斜入海,東方越過一片陵地之後也是砂礫質海岸。聚落坐落在今
201號縣道西側和
五德交界處的海灣北岸,附近海域都是淺水的
潮間帶,船隻出入困難,居民多只能從事一些撿螺貝、撈海菜等採集性漁業。
-
鐵線聚落西、北、東三面的旱地土質並不很好,「海尾」一帶比較靠海的地方更全是傳統墓葬區。
日治時期「
圍仔內」、「
雙港仔」以東的丘陵地因為水源比較豐富,被海軍徵收做為水源地(俗稱「
水窟地」或「水地」);今
201號縣道東側也有部份旱田被軍方徵收去興建營舍,因此開闢有由
馬公通到
雞母塢(今
五德里)及由
烏崁到
井仔垵(今
井垵里)的兩條「軍路」。戰後通往
五德里的軍路又陸續拓建,延伸到
風櫃里,成為現在的
201號縣道;
民國57年(1968)鳳鳴廣播電台則選在縣道旁的鐵線公車站牌附近購地興建轉播站,而成為鐵線里的新地標。
-
民國67年(1978)開始有居民申請在海尾西方海域從事
牡蠣養殖,
民國70年(1981)以後縣政府在聚落南側興建一條簡單的石砌碼頭(航道水深只有2公尺),並且把
蔡氏家廟到「龍尾」之間的
潮間帶填築成海埔新生地。
民國72年(1983)聚落南岸通往碼頭的海邊道路防波堤完工,11翌年又有居民申請在「下井腳」沿岸修築了一個面積約0.2公頃的養殖漁塭。
民國81年(1992)鐵線里東岸的海灘外緣也修築了防坡堤,整個海岸幾乎都被水泥堤防所包覆。
-
農漁業發展
-
鐵線自古就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生計的聚落,
大正6年(1917) 鐵線尾的人口有51戶、303人,其中從事漁業者只有23人(只佔7.6%);主要漁業也只有2組以
鎖港為根據地的船曳網(使用單船),漁業收入十分有限(年總產值僅約46圓)。從事農業的人數有231人(約佔76.2%),全聚落的畑地有66.04公頃,平均每戶約1.30公頃(約47,000栽);總共養26頭牛、120頭豬,平均每2戶有1頭牛,每戶養2.4隻豬,利用農閒時期到臺灣本島出稼(打臨時工)的人也不少,約有60多人(古康閑義 1917:52)。
-
昭和5年(1930)鐵線的居民有49戶、215人,農漁狀況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從事水產業則只有28人,主要的漁業有
鰮焚寄網(俗稱「
臭肉罾」)、雜魚船曳網漁業等;
鰮焚寄網,主要在鐵線西側的內灣和
鎖港東方海面作業。全聚落共飼養88隻猪、47頭牛,平均每戶養1.8隻豬,每1.04戶有1頭牛。(澎湖廳 1932:142-143)。
-
戰後初期臺灣經濟景氣一片蕭條,鐵線里的居民多只能依賴傳統的旱作農業維持生活。民國四○年代以後部份的居民也在政府的輔導下積極的發展
焚寄網漁業來增加收入,但是因為人口不多,沿岸又少有舟楫之利,成果仍然十分有限,僅有的兩組
焚寄網到
民國70年(1981)左右也陸續歇業,目前則只剩下一些休閒式的海釣船及沿岸採集漁撈活動。
-
文字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
鐵線里境龍史蹟碑
-
序:自盤古開天,原有天地人三才者,日月星三光照耀下,分有山有海之隔。本境龍穴同在大自然地理上,形成一條有靈聖活龍穴地,位於本鐵線里最南端海坡地上,龍首朝西至里外(名稱
龍頭山),右有個水池(稱龍鳳池),龍尾東至本
清水宮廟後,全龍長達約數佰公尺。寬約數拾公尺。昔聞龍鳳池中有時在瞬間自然而然會滾噴水珠,言是龍神在戲水,龍尾如逢海流滿潮時,似龍尾在活動排搖,能使沙泥飄浮滾動,忽左忽右活躍。至於
民國七十年間追隨社區建設,將海坡地填海為陸,造成破害龍穴鐘靈。
-
本里恩主公降駕指示,稱龍穴受傷害,速以人工補造,於是變成現形古蹟,雖是穴地失去靈聖,對本里還有重大關係,須永存原形,不可再受破害。敬告各位,境龍上不可亂放什物及破害,謝謝合作。
-
清水宮 管理委員會啟
-
民國九二年歲次癸未季冬吉旦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05-02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