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舊稱烏崁,名稱由來未見清以降文獻或相關史料有所解釋。近有著作曰:「社之面邊山谷深險,且海水深呈烏色,即成為社名烏崁。」命名原則與自然環境的地形息息相關,現今聚落地名仍然保有名稱的原意。
-
本地
葉氏先祖葉錫類、葉肇揚叔侄二人於明朝萬曆年間由福建金門遷至烏崁開墾。
許氏先祖許本,於
永曆11年(1657)由福建金門遷徙至
馬公開墾,後其長子居住在烏崁,次子分居
白沙、
鎖管港。另
洪姓先祖洪君恩於萬曆年間由福建金門入墾
湖西紅羅罩,其後裔一支則入墾本地。另外由於本地開發甚早,較早形成聚落,據《
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清領以來本地屬
林投澳所管轄,稱為烏崁社。
日治時期稱為
林投澳烏崁鄉,隸屬大山澳辦務署管轄,屬現在
湖西部分的行政區;
大正9年(1920)改歸
馬公管轄,稱為
馬公街烏崁。戰後
民國35年(1946)澎湖設縣,本里改名為「烏崁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烏崁里位居
馬公市的最東邊,西接
興仁里,南臨
鎖港里,北界
湖西鄉隘門村,總面積為2.3390平方公里,現有人囗1,035人,總計284戶。清朝時,稱為「烏崁社」隸屬於
林投澳,日據初期劃歸「大山澳務署」,後改屬「
隘門辦務署」,都是由現今的
湖西鄉所管轄,直到
民國九年,才劃歸為「
馬公街」。
-
聚落的東、南臨海,西、北地勢較高,從南面的
烏崁頭鳥瞰社區,地勢緩緩向東南低降。根據耆老口述,是因南邊山谷深險,海水呈黑色,因而取名「烏崁」(註:在地形上較險直的崖面大都稱之為「崁」)。
-
烏崁里的民居大都在聚落的南邊及東邊,臨近
烏崁頭,只有少數幾家居住在北邊近
大城北山下,六十年代以後民居才漸漸往西邊遷移。耕地大都集中在聚落外圍的北邊與西邊,部分民宅旁也多有
菜宅,種著各式蔬菜。
烏崁頭東北有一大片海坪(
潮間帶),東有
溝仔尾、
蕭瓜(軍事要地)及香爐仔,南方的
烏崁頭垵,築有一大一小的碼頭。墓地多集中在
烏崁頭北西兩面,和通
鎖港道路兩側。
日據時代,政府規定烏崁與
雙頭掛所有的
墳墓都要集中葬在「庫底(
雙掛船仔頭)」,光復後政府沒有強制規,居民就隨意的葬在自己的農田或山坡地了。
-
烏崁回憶
-
烏崁在
觀音山的北邊有一坐大沙丘、很多小孩常在那沙丘玩耍,由沙丘頂上連翻帶滾的滾到
烏崁頭海裡。後來因為建
馬公機場及
前寮的三坐油庫,都來搬運這裏的海沙,沙丘就漸漸的消逝了。
-
過去烏崁海岸線相當長,也很美麗,由
烏崁頭往上延伸到
溝仔尾、
蕭瓜,是一整片金黃色沙灘、貝殼、砱子頭及灘岩。可惜因為築防波堤、設抽沙場、及運沙,使得整個海岸線破壞得面目全非,難再恢復以前的景觀了。烏崁的潮水是南北跑的,退潮時沿岸是一整片黑色岩石的海坪地,幅圓相當大,有
大坪頂之稱。
-
光復後,鎮公所(現市公所)的水肥車會將在市區所抽出的水肥,運送儲放在烏崁的大礐裏,然後再賣給種菜的人施肥,以一個屎桶為計算單位(價格大家都不複記憶了)。在還沒設這大礐之前,或是大礐存放的水肥不夠賣時,菜農只好在三更半夜,趕著
牛車到
馬公市區人家茅房,或是到
測天島的營房去汲取水肥,好運回菜田施肥。
-
文字來源|
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烏崁的地名首見於《臺灣府志》稱為「烏嵌仔」(蔣毓英 1685:30);《
澎湖紀略》則稱為:「烏崁社」(
胡建偉 1771:34),屬於
林投澳。地名由來可能是由於聚落南側(俗稱「
烏崁頭」)一帶海崖下,距海岸不遠就是一片烏黑色的海水(水比較深)而得名。其行政隸屬的變化和
興仁里相同,也是在
明治29年(1896)劃歸「大山澳務署」管轄,稱為「烏崁鄉」;到
大正9年(1920)9月正式由
湖西庄併入
馬公街。戰後在
民國35年(1946)改制為「烏崁里」,面積約2.40平方公里,人口有1,106人。
-
烏崁傳統的居民主要有葉、許、洪、黃、康、史等姓氏,其中以
葉姓為最大姓,
洪姓其次,黃、許兩姓各約10戶左右,
康姓和
史姓的人數則非常少。民居多集中在今
204號縣道東、南兩側,只有少數幾家住在聚落北方的
大城山下,俗稱為「小烏崁」一帶;
民國60年(1971)以後才逐漸有人遷居到今
204號縣道西側。居民以
靖海宮為信仰中心,分為4個甲頭輪流負責公廟的常年祭祀。東甲位於
靖海宮東北側,居民以
葉姓、
許姓為主;西甲位於
靖海宮及
洪氏祖祠以西到
澎25號道路之間,居民以
葉姓和
黃姓為多;南甲位於
靖海宮以南,居民主要是
洪姓和
黃姓;北甲以
葉氏宗祠為中心,目前的民居已橫跨
204號縣道東西兩側,居民大多數都是
葉姓。
-
人口變遷
-
烏崁里的人口在
民國35年(1946)有1,106人,翌年減少為1,039人,第三年起才有小幅的成長,到
民國38年有1,067人;
民國39年因為有一些由大陸撤退軍人眷屬遷入而增加到1,118人。後來烏崁里的人口逐年自然增加,到
民國45年已增加為1,200人;此後人口增加的幅度逐漸擴大,
民國48年增加為1,300人,51年又增加為1,433人,54年再增加為1,522人,而在
民國56年創下了1,580人的最高紀錄。
-
之後烏崁里的人口開始下降,
民國57年(1968)到62年
(1973)之間還都在1,500人以上,
民國63年減少為1,465人,67年再減少為1,391人,72年又減少到1,256人,
民國75年更減少為1,195人。此後8年烏崁里人口減少的速度減緩,到
民國84年才減少為1,089人;90年降到1,000人的谷底之後又緩慢增加,到
民國94年有1,030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烏崁里位於
馬公市的最東端,東面及東南面臨海,西面及南面和
興仁里相連,北鄰
湖西鄉的
城北村,東北和
隘門村(也屬於
湖西鄉)相鄰。有穿過聚落的西北部的
204號縣道可以西通
馬公市,東北達
湖西鄉;還有
澎21號道路及
澎25號道路分別連接到
城北村和
興仁、
鐵線、
鎖港3里。
-
烏崁里地形西、北兩側高,東、南兩面低,東岸有
蕭瓜及
烏崁頭兩處小丘;
蕭瓜在
日治時期就被劃為海軍用地,戰後連
烏崁頭也有陸軍駐紮。大部份民居都分布在
204號縣道和
澎25號道路交叉口的東側,耕地、
菜宅多分佈在聚落的北、東、南3面;墳地則集中在
烏崁頭北、西兩側,
日治時期被限令遷葬到「船仔頭」(
興仁人稱為「船仔頭」)海邊。今
204號縣道和
澎21號道路交叉口以北的旱田則在
民國52年(1963)被徵收做為機場用地。
-
約在今
204號縣道往機場的轉彎處(
流浪犬收容中心附近)有一條天然的山溝,以前在雨季時,常有溝水流經「
鯉魚山」,沿著今
馬公海水淡化廠西側在「
溝仔尾」一帶入海,現在已完全乾涸(照片2-4)。
烏崁頭的海濱沿海一帶原本有一片沙灘,
民國52年(1963)附近的沙石都被挖採去修建
馬公(
隘門)機場,整片沙灘都已消失無踪。機場啟用之後烏崁里正好緊鄰跑道的南端,民航客機由南向北降落時,都由
烏崁漁港越過聚落的東端進場;飛機飛越聚落上空時都會發出轟隆的噪音,影響到居民的安寧,一些嬰兒更常常受到驚擾。
-
烏崁頭東北方的海岸早年是烏崁漁民泊靠船筏的地方,大約在
民國39年(1950)開始設置簡易碼頭(居民多稱為「小碼頭」),後來因為規模太小,又缺乏天然屏障(出口面向南方),颱風時波浪太大,又在北側興建兩道東、西向防坡堤,圍成比較大的泊地(居民稱「大碼頭」)。近年來政府相繼設立的
海水淡化廠、廢車貯存廠及流浪犬收容時,
葉氏宗祠西側的路段因為灣道太大向北移(照片2-5),原有的舊路段則保留做為澎25道路及社區道路銜接縣道之用;當時還在
興仁國小校門口設置一座地下人行道,以確保國小學童上、放學的安全。翌年10月
204號縣道拓建完成,地下道也同時完工;新舊路段交叉處的三角形空地則在
民國76年(1987)12月由澎湖扶輪社和日本函館、厚木中兩個國際扶輪社聯合設置一座牌坊(於翌年2月底竣工),上書「歡迎您來
馬公市」及「祝您旅途愉快」幾個大字(含英文),三叉路口南側則到
民國94年(2005)以後才出現一批的連棟樓房(照片2-6)。
-
文字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11-27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