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間帶係指海潮平均滿潮線與平均低潮線之間的海域。據《澎湖縣志》的記載,全縣島嶼退潮總面積共164平方公里,較漲潮總面積127平方公里多37.2523平方公里。澎湖地區潮差3公尺,因此潮間帶的寬廣會隨著各海濱地形的變化而有不同,例如在
桶盤嶼的潮間帶極淺、在
後寮則極寬廣。一般而言,澎湖水道兩側沿岸處,漲潮時潮流向北流,退潮時流向南。
-
澎湖海域的潮間帶既寬且廣,水淺而平,大部分為粗粒砂質沉積物、貝類珊瑚殘骸和礫石堆積,潮下帶由岩石及珊瑚礁所構成,底質呈多樣性,漲潮時被海水覆蓋,退潮時全區露出,潮起潮落,乾溼交替,陽光與營養源充足、浮游生物繁盛,為海洋生態系中生產力最旺盛的地區,因此孕育非常豐富的底棲生物,也是最脆弱、最易受到人為干擾的地區。共可分為:
-
一|潮上區:本區內陽光直射、四季溫差大,除了飛濺的磯波,是個極乾燥帶,環境相當惡劣,生物也不多。常見生物有海蟑螂、藍綠藻等,分布地點如各社區的碼頭;
嵵裡、
山水沙灘潮上帶;或是
風櫃里、
西衛里、
鎖港里、
烏崁里、
桶盤嶼、
虎井嶼等海岸地帶。
-
二|礁岩區;本區多為珊瑚隆起與岩石所形成,為動植物最繁盛的地方,以藻類、底棲性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最多,如常可看見海菜、藤壺、螺類以及黑齒牡蠣(石蛤)等生物,而
澎南區、郊區海岸等皆是主要的環境。
-
三|潮池區:本區為退潮後,在低窪地區積水的小池叫做「潮池」。其面積有大有小,深淺不一,愈接近潮線,其生物相也愈豐富。常出現石蓴、寄居蟹、黑海參、蕩皮參、海膽等生物。
-
四|泥沙區:本區和其他海岸的情形相比,砂岸的環境相當不佳。以槍蝦、飛白楓海星、二枚貝、蟹守螺等生物為居多,
西衛、
觀音亭海域有大量的飛白楓海星,而
重光、
西衛、
澎南區等海域也是二枚貝(海瓜仔簾蛤、厚殼縱簾蛤、歪簾蛤等)的生長地。
-
五|珊瑚區:本區是以珊瑚而形成的生態體系。珊瑚是澎湖海域最重要的生物資源,澎湖內海珊瑚相以石珊瑚居多,軟珊瑚較少。牠能分泌碳酸鈣,六放類還能造礁。最常見的有軸孔珊瑚、表孔珊瑚、雀屏珊瑚、盤珊瑚、菊珊瑚等,地點有
西衛、
重光、
青灣等海域;在此區出現的物種有章魚、光手滑面蟹、澎湖裸胸鯙以及石斑等。以前澎湖人造三合院或
菜園的擋風牆所用的
硓𥑮石,其實也就是珊瑚的遺骸。
-
六|濕地區:濕地係指陸地與水域之交會帶,並不包括永久水域。廣大的潮間帶及退潮時所裸露的泥質灘地,是澎湖濕地特色所在,海岸濕地大多是彈塗魚、招潮蟹等生物的出沒之地,如
菜園濕地及
青螺為其代表。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7-11-13。知識更新|2022-07-1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