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菜園里

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同義詞彙|菜園鄉、菜園社
-
地名來源眾說紛紜,其說法之一是在300年前,黃氏祖先到此地就農閒捕魚時,就選擇土壤肥沃的低窪地點來種植蔬菜,由於遠望係一片綠油油的菜園,因此就取「菜園」作為地名。另一說法是黃氏祖先尚未到澎湖開墾之前,原居住在大陸泉州府同安縣內厝鄉,當時所在的地方就叫做菜園,為了讓後代子孫不忘本源,又加上已叫習慣,「菜園」就在澎湖延續了下來。
-
本里黃氏先民祖先黃正束、正伍兩兄弟,於明崇禎10年(1637)由福建泉州南安渡海遷徙至本地開墾,其後裔子孫又稱為菜園黃氏。由於本地開發甚早,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清領時期即以菜園社為名,直至清末為止,皆屬嵵裡澳所管轄。日治時期稱為嵵裡澳菜園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由於本里水源豐沛,日治時期將區內大部分土地規劃為水源保護區,為了維持居民的基本生活,日軍後來曾放領部分的土地給村民承租。戰後稱為「三合里」,實施地方自治後,從三合里分出,稱為「菜園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菜園在《澎湖紀略》和《澎湖廳志》中都稱為「菜園社」,屬於「嵵裏澳」。地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約在300年前黃姓先民到菜園落戶時,選擇在今菜園聚落東北側的低窪地(興仁水庫西側一帶)種植蔬菜,由於菜園特別多而取名為「菜園」。另外一種說法是菜園黃姓族人來澎湖之前,住在大陸泉州同安縣(一說南安縣 )內厝鄉一個叫做菜園的地方,遷到澎湖時為了不忘根本而延用舊地名(林文鎮1999:24)。日治以後稱為「菜園鄉」,歸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民國35年(1946)先和石泉里前寮里合併為「三合里」;民國40年(1951)2月單獨成為一里,稱為「菜園里」。
-
文字來源|馬公市各里小地名
-
菜園在《澎湖紀略》和《澎湖廳誌》中都稱為「菜園社」,屬於「嵵裏澳」(胡建偉 1771:33;林豪 1893:79)。地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約在300年前黃姓先民到菜園落戶時,選擇在今菜園聚落東北側的低窪地(興仁水庫西側一帶)種植蔬菜,由於菜園特別多而取名為「菜園」。另外一種說法是菜園黃姓族人來澎湖之前,住在大陸泉州同安縣(一說南安縣 )內厝鄉一個叫做菜園的地方,遷到澎湖時為了不忘根本而延用舊地名。日治以後稱為「菜園鄉」,歸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民國35年(1946)先和石泉前寮合併為「三合里」;民國40年(1951)2月單獨成為一里,稱為「菜園里」,面積約0.792平方公里,人口有485人。
-
早年菜園是一個單姓的聚落,居民都姓黃,後來也有幾戶外省籍的退役軍人在菜園落戶。黃姓的開基始祖正束公約在明崇禎9年(1636)移居澎湖,因為看上「蓮花宅」(今503旅營區一帶)是一個可生可養的地方,於是定居下來,傳到第三代分為5房。後來為了方便祖婆到海邊撿拾螺貝,才遷到現在的205號縣道以南的濱海處;大房分佈在東安宮西側,二房聚居在黃姓宗祠前後及東側,東安宮東側及後方分別是二房及四房,五房則多住在南營附近。
-
人口變遷
-
菜園里在民國40年(1951)的人口只有485人,翌年起開始增加,民國41年增加為503人,49年可能因為有軍眷遷入而增加為610人,民國54年又增加到711人。民國58年可能因為軍人納入戶政管理的關係,菜園里的人口更增加為836人(比1968年多了91人);翌年開始下降到800人以下,到63年只有692人。民國64年更因為遷入了國防共同事業戶(229人),而使得菜園里的人口激增到922人的最高峰(增加了230人)。翌年起菜園里的人口就出現連續25年的下降,民國65年有870人(減少52人),67年減少為765人(比1977年少了61人),71年減少到682人(比1981年少了43人),75年再減少為567人,民國78年更減少到490人,幾乎又回到初設里時的水準。民國80年菜園里的人口再減少為393人,直到92年才回升到411人,民國94年則有414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現在的菜園里位在石泉里東側(今205號縣道的南側),東連興仁里,南面臨馬公南灣,北面和光華里相鄰(本來和東衛里相連);聚落北側及西側都是地勢比較高的台地,東側也有兩座南北向的小丘,西南傾斜入海。早年的旱地大多分佈在台地和小丘上,地勢比較低窪的旱田都有相當豐沛的水源,常年都有泉水可供灌溉。聚落就位在台地南側的瀕海低地,中央有一條南北向的村里道路貫穿,北接205號縣道,南經公廟東安宮旁,直抵現在的漁港碼頭;民居多分佈在這條道路的東西兩側,墳場則設在聚落東側的瀕海小丘上。
-
日治以後菜園大部份的土地都被日本海軍徵收,日軍先在土地外圍種植銀合歡和龍舌蘭做為地界,又陸續在聚落北側的犀山附近興建蓄水池、深水井(稱為「水源地」)及無線電塔(電台);後來才把部份不影響軍事設施的土地放租給居民耕作。
-
戰後這些被徵用的土地繼續由國軍接管,其中有一部份在民國40年(1951)左右被用來做為軍營(今503旅營區);民國60年(1971)政府把今204號縣道以北的海軍用地全都移交給國有財產局管理,再由縣政府推動農地重劃準備放租給農民。但是因為居民的承租意願並不高,後來都成了廢耕地,此後就陸續由公路局監理站、縣政府建設局農林課(今苗圃)、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內政部老人之家等機關申請撥用,而成為機關用地。
-
民國76年海軍在204號縣道南側興建自勉新城,供光華里的自勉新村及案山里海光五村眷戶進住;馬公市公所則在民國79年(1990)1月重新調整里界,將澎205號縣道以北到東衛里南緣,原來屬於菜園里的轄區(約佔菜園里的1/2),及本來屬於石泉里中正國中都劃為光華里
-
民國82(1993)澎防部把今503旅營區前面的沼澤地闢建為「雙湖園」,民國87年(1998)由於海軍要求菜園里民遷移雙湖園西側的祖墳,經縣政府介入協調後,在民國89年(2000)利用這筆土地興建一座納骨塔(今菜園生命紀念公園)。
-
據說菜園聚落東南方的海邊在清朝時期就是哨船(巡邏船)的泊地,也是菜園最早的碼頭(俗稱為「衙仔口」)。日治時期日軍曾在衙仔口東側堆砌一座臨時的碼頭(俗稱為「哨船頭」),以便運送闢建水源地所需的器材及物料。民國36年(1947)馬公鎮公所則將哨船頭附近海域闢設為菜園漁塭(面積約15公頃),漁塭南側的海岸也在民國60年(1971)左右由臺灣省水利局修築成海堤。
-
菜園里在民國34年(1945)左右曾利用修建東安宮之便,在廟埕南側做過小規模的填海造陸,把海岸線由廟口往南拓展。民國64年(1975)左右東安宮改建時海岸線又向南推到現在的社區籃球場北側;民國71年(1982)興建菜園漁港時,再繼續填造由籃球場到碼頭的一大片新生地(林文鎮 1999:24-27)。
-
民國80年(1991)左右政府曾在聚落西側海岸修築一條通往石泉里的瀕海道路,民國84年(1995)左右東安宮西南側(社區活動中心後面)也填造了一大片海埔新生地。民國92年(2003)縣政府開始在碼頭附近的新生地執行「富麗漁村」計晝,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積極投入建設,逐漸把菜園漁塭菜園漁港沿線的海岸地帶整建為一個休閒漁業園區。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嵵裡澳(此澳於雍正五年從東西衛澳分設,北風時可泊船隻):⋯、菜園社(距廳治陸路四里)。

可知清領時期即以菜園社為名,直至清末為止,皆屬嵵裡澳所管轄。


東南出廳治東門,四里至菜園社.....。嵵裡澳:菜園社(陸路五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