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類:
首頁
歷史
───
開拓
〈 目錄層級:第
2
層 〉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澎湖具有優越的交通位置,為臺灣地區開拓之初始。所謂的「開拓」,所指涉的範圍甚為廣泛,如著眼於人與地之關係,可說是人類對於自然的改變,與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由於澎湖與臺灣的主要住民為大陸移民而來的漢人,述及「開拓」常以漢人由移民到定居的過程,或是歷代中國政府對於臺澎的治理。
-
然如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史前時期的民族,何嘗不是生活於同一塊土地上,運用大致相同的自然資源。即使是短期停留的荷蘭人,以及居住長達半世紀的日本人,同樣是澎湖開拓史上無法忽視的角色。對澎湖的開拓可能來自政府,也可能來自民間,都各有其動機。漢人移民所要的可能是改善其生活環境、逃難避禍,抑或只是同鄉親友所給予的移民夢想。中國的海賊或是日本倭寇,要的是可以避風停憩、貿易補給之處。對於國家而言,則更具有複雜的目的。由於澎湖面積有限,對於澎湖優越位置的需求,常更甚於疆土之擴大與人民繁衍。中國的元、明、清各朝,不管是防禦倭寇、抵禦洋人,多從海防安全的觀點出發,將澎湖視為東南沿海的屏障,或是臺灣與大陸間的中繼站;對於荷蘭人而言,在無法取得大陸沿海貿易據點的情形下,澎湖成為其最好的選擇;日本以占領澎湖來向清廷逼和,卻是導因於千里外的朝鮮半島;而國民政府則是以收復故土的角色來到澎湖。總之,就澎湖開拓的過程而言,實以漢人的移植為主軸,建立其漢人的社會與文化,但在統治政權的交替上則較具有國際性。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7-03-02。知識更新|2017-11-26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第90頁
下層目錄(第3層)|
考古
|
13則
人口
|
9則
移民
|
5則
政權
|
8則
治理
|
17則
行政區域
|
14則
行政機關
|
12則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烏崁洪姓祖祠重建落成碑記
|
烏崁里
|
文物
靖海宮重建碑記
|
烏崁里
|
文物
懋靈殿重建落成碑記
|
興仁里
|
文物
烏崁興仁畜牧業
|
烏崁里
|
畜牧
烏崁鰆流刺網漁業及曳繩釣漁業
|
烏崁里
|
漁業
烏崁鰮焚寄網漁業
|
烏崁里
|
漁業
烏崁農漁業發展
|
烏崁里
|
漁業
興仁里農漁業的發展
|
興仁里
|
漁業
文石
|
工業
牛車
|
技藝
烏崁鰮焚寄網漁業
|
烏崁里
|
漁業
烏崁農漁業發展
|
烏崁里
|
漁業
馬公第七公墓
|
烏崁里
|
建築
高麗菜栽培
|
烏崁里
|
農業
池東村
|
池東村
|
聚落
北甲
|
長安里
|
地名
三輪車,快不快:澎湖三輪車的興衰
|
陸上交通
海靈殿
|
復興里
|
寺廟
美援與澎湖漁業發展
|
漁業
經濟作物─花生
|
農業
平台知識總數
7,31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