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白沙鄉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北山嶼、上山、頂山、白沙庄
-
島上因沙礫特別發達,珊瑚礫仔布滿地表,在陽光閃耀之下似白帶繞岸,幾經變遷後乃取今之名「白沙」。位於澎湖群島的北端,昔時名「北山嶼」。清代白沙鄉設有瓦硐澳赤崁澳鎮海澳等三澳,至清雍正五年(1727)廢巡檢司升格為澎湖海防糧捕廳,並得本鄉原設之三澳外增列通樑澳、吉貝澳為五澳。明治二十九年(1896)澎湖島廳以下改設澳務署,與本鄉原設之五澳,合稱為頂山澳務署。大正九年(1920)澎湖廳改屬高雄州澎湖郡,郡以下設馬公街湖西庄、白沙庄、西嶼庄望安庄四庄。光復後改為白沙鄉,有中屯村講美村城前村鎮海村港子村岐頭村小赤村赤崁村瓦硐村後寮村通梁村吉貝村鳥嶼村大倉村員貝村,共十五個村。
-
文字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地名由來:本鄉位於澎湖群島的北端,故昔時名「北山嶼」《澎湖紀略》有記載:「以上四澳一十四社,總名北山嶼。在大山嶼之北,中隔一港,潮退路可通。」,或名「上山」,(日治時期寫成「頂山」)與「大山嶼」俗稱「下山」相對應。島上因沙礫特別發達,珊瑚礫仔布滿地表,在陽光閃耀之下似白帶繞岸,幾經變遷後乃取今之名日「白沙」,洵名實相符。本島或稱北海嶼,因在澎湖本島之北故名,西人稱為Pehu,可能出自「北海」之譯音。
-
文字引用|續修澎湖縣志
-
本鄉位於澎湖群島的北端,故早時名曰「北山嶼」(或名頂山),轄內有白沙本島中屯嶼鳥嶼員貝嶼大倉嶼目斗嶼吉貝嶼等,七個有人島嶼及二十個無人島嶼所組成。因島上盛產白色砂玲及細砂,幾經變遷,乃取現今之名曰「白沙」。島上居民均於明、清年代,自福建泉州、漳州及金門等地遷入,初時在海上捕魚,遇風即就近上陸搭寮避風,并利用空閒時間開懇土地耕作,而漸次定居。明、清年代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與台灣本島的貿易,及居民的移入,明末鄭成功率領大軍,進攻台灣本島,趕走荷人,多經澎湖作片刻的逗留,因此澎湖成為台灣的門戶,進戰、退守的要地,在戰略上居於極重要的地位,荷人及日本的進兵台灣,皆以先取澎湖為根據地,今馬公紅毛城的遺址,本鄉講美附近有城前、城後、城頂、校場等舊名,皆為荷人佔澎湖時所遺留。本鄉地勢丘陵,島上唯一較高的山丘瞭望山(或名烟墩山),因由北方沿海經過的船隻,必先望此山,故取名瞭望山,於清代在山頂設有墩台,駐紮清兵防守。澎湖列島的行政,自元代至元年間設治以來,本鄉自已隸屬於治內,依據澎湖廳志記載,本鄉設澳治理政務,始於清朝時代,後經過數次的變遷,及制度的改革,治理政務稱謂時有不同,
-
文字引用|白沙鄉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以上四澳一十四社,總名北山嶼。在大山嶼之北,中隔一港,潮退路可通.....北山汛:系外洋次衝要口。營房一十間。煙墩三座。按季派撥千把總一員、戰船二隻,配兵一百名駐防。兼轄吉貝澳汛。東至鳥嶼,西至姑婆嶼,南至中墩、灣貝諸嶼,北至北礁嶼。外則汪洋大海,渺無涯際。


▲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