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通梁村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通樑村
-
早期先民於興建房屋時,使用的屋梁皆由故居福建船運而來,「梁」成了心通故鄉的情懷,因而取名。
-
本村先民由福建省泉州、漳州、金門等地遷入定居,依據該村鄭氏族譜記載,明萬曆、天啟年間,鄭氏先祖即已在通梁定居。清領初期歸屬於瓦硐澳雍正5年(1727)由於人口增加,另置通梁澳,下轄通梁社、長岸社大倉社。故本村在清領中期歸屬於通梁澳,以通梁社為社名。日治時期稱為通梁澳通梁鄉,隸屬頂山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合併大倉稱通梁村。實施地方自治後分別設置行政區,稱通梁村迄今。本村於民國53年(1964)始研議興建白沙鄉西嶼鄉跨海大橋民國59年(1970)完工。民國61年(1972)實施社區建設,使村莊更為現代化。本村有澎湖名勝通梁古榕跨海大橋所在,也曾因盛產文石而聞名。本村居民大多從事半農半漁,由於農漁業不振,大多數居民紛紛前往臺灣本島發展。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通梁社由陳姓鄭姓林姓洪姓薛姓郭姓張姓藍姓許姓戴姓吳姓、葉姓、黃姓、謝姓諸姓組成,以陳、鄭、林、洪、張繁衍較多,為主姓。其中,陳姓鄭姓林姓郭姓由漳州徙來;洪姓薛姓許姓由浯江徙來;藍姓戴姓原籍不詳;謝姓則係清班兵裔孫;吳、葉、黃三姓,係由他社入贅者隨傳。
-
聚落區分為東寮、西寮、南寮(下寮)、北寮、赤崁仔頭五個區域。鄭姓分居西寮(西鄭)、南寮(南鄭)、東寮、北寮(北鄭)四個區域;陳姓分居四個區域,西寮、南寮、北寮(西陳)、南寮、西寮(南陳)、赤崁仔頭(漳州陳),洪姓居(西寮、北寮);林、張、薛、戴諸姓居(東寮);謝姓藍姓許姓、黃姓居(北寮);吳姓居(西寮);葉姓居(南寮)。
-
日本時代昭和時期,全社有三合院188間。其中,鄭氏71間,陳氏53間,林氏19間,張氏14間,洪氏12間,戴氏4間,許氏謝氏各3間,郭、吳、黃、葉各2間,薛氏1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02-27。知識更新|2023-08-27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通梁港澳:在瓦銅港西五里許。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通梁至媽宮旱路三十里、水程二十里


後又分出四澳,各有所附。蒔裡澳附東西澳、通樑附鼎灣澳、吉貝附鎮海澳、水垵附網垵澳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通樑港澳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通梁港〈距瓦硐港東四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通梁港澳:在廳治西北五十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通梁澳:通梁社(距廳治陸路三十一里).....十三澳詩:亂石磊砢砌作牆(磊砢石,俗名老古石),綢繆人事擬苞桑。釣來煙雨龜蒙棹,牧遍阿池卜式羊。海絕鯨波逢道泰,民無鱷夢覘官良。採風閒聽滄浪詠,步入通梁過大倉(社名)。


通梁澳:通梁社(距廳治陸路三十里)、太倉仔社(水、陸二十八里,出空青)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