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白坑村厭勝物紀錄

影像分類:厭勝物  2023白坑村厭勝物紀錄|雷令五虎下山止煞|拍攝日期:2023-10-20(星期五)

厭勝物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石敢當
-
厭勝物依字義是「壓服而制勝」,可分為聚落厭勝和民宅厭勝。澎湖先民雖然有了保佑闔府平安的小廟(家庭神廟)和闔境平安的大廟(村里公廟),仍生活於危懼不安中。因為澎湖地理環境險惡,經年與狂風飛砂搏鬥,如俗語:四月起北風沒粒擱沒湯,夏季的溽暑颱風,冬季長達半年的東北季風,寒暑失節風雨不調、瘟疫流行,先民總歸於邪煞,因此又設立許多鎮邪止煞的避邪物,在村里四境,在房宅周邊,惟恐疏漏,又加了兩道補強的防禦系統。最常見的有石碑公石塔照壁、八卦等。
-
文字來源|湖西鄉
-
傳統社會因科學的不發達,醫療技術的低落,對天災人禍的降臨,總認為是被某種不祥的、看不見的神祕力量所操控,所以先民想方設法的要與這股力抗衡或妥協,以獲得身心的安頓,致各種祈福辟邪物因應而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產生不同的辟邪信仰,不同的民俗信仰產不同形式的辟邪物。民俗信仰隨著人們的遷移而傳播擴散,而辟邪隨著遷移到異地後,與異地的風俗融合、演變。雖俗語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論是風俗的差異或辟邪信仰的演變,其所期望的目的無非是要與大自然取得協調,生活安泰澎湖的石敢當便是先民在辟邪、祈福需求及與大自然取得協調的心態下產生及擴散。
-
澎湖的民俗信仰隨著先民的墾拓自中國大陸遷移至澎湖群島,在融合了各族群的信仰觀和滿足各族群的心理安全需求,致澎湖有著豐富且特殊的民俗信仰,不論是外顯的廟宇、器物或內隱的祭祀儀式,都與臺灣、大陸等有著極大的差異。此一差異性成為澎湖民俗信仰的特色。澎湖的石敢當也不免俗地融入了澎湖的特殊情感而產生特殊的圖文和形式,並彌補了空間防禦的不足,陪伴先民渡過強風的侵襲、巨浪的危害和鹹水煙的無情肆虐,雖看不見實質的助益,卻提供了先民心靈的安頓,功勞不下於護佑聚落平安的聚落神明,所以能得到先民的信賴也量因為不負所託吧!
-
曾經與澎湖先民關係如此密切又如此有特色的石敢當信仰,因時空的轉換和居民對空間防禦觀念的轉變而一點一滴的從澎湖消失中。本文即透過對石敢當的探源以認識石敢當信仰,從田野調查和問卷調查來瞭解澎湖居民對石敢當的想法與看法,及分析現有石敢當的特色,探究石敢當消減可能因素,研擬可行的維護作為和思考如何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如何喚起澎湖人對石敢當的情感,重新認識石敢當,及如何讓現存的石敢當繼續留在原崗位上.....
-
文字來源|澎湖石敢當信仰之調查研究(作者:陳耀郎)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北山嶼赤崁澳往昔冬季狂風猛烈,海沙飛散,有時甚至民屋被埋没四、五尺之高,因而鄉民難以為活,並且頻患疾病。於是眾議仰鄉神之乩示,建立石敢當以押風煞,相傳爾後禍害漸減云。

台灣文化志 / 伊能嘉矩|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