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為永行禁革澎湖捕魚船隻欽奉上諭事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乾隆2年(1737)4月25日,內閣奉上諭革除施琅倚勢欺壓澎湖漁民繳交魚規一千二百兩,並著閩浙總督郝玉麟宣旨。時任澎湖通判曹顯庚奉頒上諭,於澎湖出示〈為永行禁革澎湖捕魚船隻欽奉上諭事〉,照謄多張分發澎屬各澚出示曉諭。澎湖漁民歡慶之餘,同年7月25日,澎湖奎璧、嵵裡林投八罩鼎灣赤崁鎮海瓦硐西嶼各澚頭人聯名具為僉呈,籲懇通判曹顯庚轉詳,讚頌皇恩浩蕩。閩浙總督郝玉麟,則於同年9月6日轉呈上奏澎湖人民之頌詞。
-
聯名上表的澎湖紳耆包含三類人,其一,生員:許錫隆、林越光、陳俊、呂崑玉、余作聖、薛鳴珂、歐陽傑、黃應選、許應元、趙鰲;其二,耆民:蔡璽、洪允、洪一良、許俗、歐尚、張妙、林忠、羅和、陳慶;第三,子民:陳京、趙昂、洪璋、吳贊、李聰、鄭姜、蔡俊、許賽、陳福等。生員代表共有十人,人數不少。其中,呂崑玉於清代方志多有提及,應為小赤崁人。耆民共有九人,對應上述九澳,應為各澳澳長。子民也有九人,也應是各澳的代表性頭人。上述諸澳,對照《澎湖志略》,嵵裡澳已從東西澳分出,通樑澳尚未成立,吉貝仍隸屬鎮海澳管轄,水垵仍屬網垵澳。耐人尋味者,東西澳卻無列名其中。其中端倪,推測東西澳可能就是繳納魚規之所在,故而為眾人所捨棄。上述諸人,若能對應族譜,可為澎湖歷史,增添繽紛色彩。僉呈頌詞如下:
-
欽惟我皇上覆載群黎,生成萬物,湛恩汪濊,已加惠于寰區;渥澤涵濡,尤施仁于濱海。減正供之丁,則里民得免催科;革陋規之抽分,漁戶皆邀足食。海中島嶼,咸樂國而樂;郊澚內居民,盡飽仁而飽德。柴扉草戶,齊登熙皡之風;雨笠煙簑,共樂盈寧之日。近而極之生生世世,孰不趨事以副宸衷;推而至于子子孫孫,莫不交口而歌帝力。歷稽史冊,從來無此隆恩載在簡編,奕世傳為盛事。深宮睿慮,屢為蔀屋念身家;草野輿情,難以蟻忱酬高厚。伏願一人有慶,萬壽無疆,白叟黃童,仰望紅雲而致祝。漁村蟹舍,遙瞻鳳闕以抒誠。為此,連名叩首上呈,伏祈轉詳。
-
該篇頌詞充滿了澎湖人脫離苛政,感恩戴德的雀躍情懷。「漁村蟹舍」,也是滿滿的澎湖海洋風情。《澎湖臺灣紀略》記載:「曹顯庚,字西長,號星哉,浙江嘉興府石門縣人。由監生加捐,選授泉州府通判。於乾隆元年二月調任。」其繼任者胡格,係乾隆3年8月22日署任,《澎湖志略》的編撰者之一。
-
#參考資料
-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ihp-neigedk-0000100010-0014870.txt〉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5-07-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