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電影稱做「活動寫真」,傳入澎湖之初,主要作為政令宣導、社會教育之用;之後商業性的放映繼起,放映場所也由戶外走向室內。戰後隨著政局的安定、經濟的發展,民營戲院相繼成立,而官方、軍方的文康中心也陸續興建完成,不論是戲劇的演出或電影的播放,提供澎湖軍民便捷的休閒娛樂。近十年來,大眾傳播媒體迅速發展,休閒活動日趨多元,電影不再是人們僅有的娛樂選擇,不少澎湖電影院結束營業,或改變經營的形態,澎湖戲院的興衰,反映了時代變遷的軌跡。
-
(一)
日治時期戲院沿革
-
日治
大正2年(1913)日本總督府設立通俗教育部,第二年與學務部聯合舉辦「幻燈片及宣傳影片會」,其目的是藉電影為社會教育的一環,宣導近代文明,並加強對殖民地母國的認同。
昭和3年(1928)澎湖廳教育課向日本購置手搖式放映機,固定向臺灣教育會洽借影片,由教育課人員每月不定期和「辯士」及「助手」,騎乘腳踏車和二輪手推車,載著放映機器、乙炔筒(電土氣)和氧氣筒,於夜間至各村社放映教育影片。此類活動寫真,頗能引起人們的好奇,根據澎湖廳的統計,每年均有不少的民眾前往觀賞影片,殖民政府也指出這類活動於民眾的德性涵養、世道人心有所助益。
昭和10年(1935)澎湖廳組織「澎湖廳映畫聯盟」,並添購新型發電機協助放映機操作。
-
至於營業性質的電影,於
明治42年(1909)由日人引入,之後不定期有商業娛樂電影的放映,影片放映時以布匹圈成放映區,並收取費用。因戶外廣闊,收費困難,加上風動影響放映效果,
大正10年(1921)居住於澎湖的日籍人士乃集資興建「
馬公俱樂部」,提供室內舞台表演及電影觀賞場所,
大正15年(1926)更名為「
馬公會館」。這段期間澎湖在地人士林科、鄭炎也集資興建「澎湖劇場」,做為傳統戲劇及中國電影的演出場所。這兩座劇場的完成,使劇團表演和電影放映由戶外轉入室內。
-
昭和9年(1934)左右,有聲電影引進澎湖。
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全面展開,在民間廣受歡迎的中國片無法進口,而日人為控制臺人的思想,商業片方面只允許放映日片。至於澎湖廳所放映的影片,改以戰爭新聞片為主,藉以激發臺民的愛國(日本國)情操。
-
大戰期間,由日本出發前往南洋的艦隊,於澎湖補給時,官兵會在
馬公放映娛樂性影片,和居民共同觀賞。與宣導的新聞片相較,娛樂性影片總能吸引相當的人潮。戰爭末期美軍開始轟炸澎湖,影片及器材物資取得困難,電影活動乃告停止。
-
(二)戰後的戲院沿革
-
戰後為宣導政令,
澎湖縣政府於
民國43年(1954)1月8日成立電影隊巡迴政令施教團,至各鄉鎮村里放映宣導影片。同時期,因陸海空三軍眷村相繼成立,各軍種政戰單位也成立軍中電影服務隊,定期至各眷村放映影片,
1960年代電視事業興起,且
馬公鎮電影院激增,這類活動才漸停止。
-
戰後
馬公會館由縣政府接收,更名為「
馬公中山堂」,繼續提供軍民集會、劇團表演場和電影放映。
民國51年(1962)由民間人士承租,第二年更名為「
馬公大眾電影院」,
民國55年(1966)改為「南榮戲院」,之後一度停止營業,
民國57年(1968)更名為「
馬公電影院」,曾與
一新戲院聯合播放電影,同年底結束營業。
-
至於澎湖劇場,戰後更名為「澎湖戲院」恢復營業,之後曾為駐軍徵用,
民國43年(1954)戲院重新開幕,不久又停止營業,其後營運斷斷續續。
民國56年(1967)更名為「
一新戲院」,
民國60年(1971)改為以歌舞團演出為主,
民國75年(1986)1月25日結束營業。以上兩戲院外,戰後又有數家戲院成立,澎湖軍人之友社也安排勞軍電影,由戲院放映,供休假官兵欣賞。極盛時期電影院家數不少,不過隨著電視的普及,傳統的歌仔戲、平劇、布袋戲漸退出戲院,進入電視台表演,此嚴重衝擊到戲院的經營,不少戲院在
1970年代結束營業。爾後傳播媒體日新月異,新的休閒活動也不斷地推陳出新,從錄影帶、MTV到KTV,
1990年代以後有限電視台陸續成立,網際網路日漸普及,影片的盜拷日益嚴重,澎湖的戲院經營更形困難,現僅剩
民國84年(1995)由
中興戲院重新開幕的
中興電影城還在營運。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文化志)
知識建檔|2017-03-03。知識更新|2023-12-2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