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小管社、鎖管港、小管港
-
清朝時稱鎖管港社,相傳該社自古以討海為生,尤其善捕小管,故稱「小管社」,後因「小」與「鎖」的閩南語音相近,而訛寫為「鎖港社」。
民國40年(1951)改名為「鎖港里」,仍然保有舊有名稱的原意,可看出命名的原則與自然環境相關。
-
早期進入本地開墾的先民有資料可考者主要有三。
翁姓先祖
翁弘傑於明朝末年由福建金門遷徙至本地開墾,現在
翁姓家族為鎖港最大的族群。另外,
吳姓先祖吳必疇於清初由福建泉州南安縣水頭鄉遷居澎湖開墾,後裔又稱為鎖管港
吳氏。
許姓先祖許晚,於崇禎年間由福建金門遷居鎖管港開墾,後裔稱為
鎖港許氏。由於本地開墾甚早,清朝文獻早有本地聚落之相關記載,據《
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地在清
雍正5年(1727)以後稱「鎖管港社」,歸
嵵裡澳管轄迄清末。
日治時期稱為
嵵裡澳鎖管港鄉,隸屬
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聚落東邊臨海,在
日治時期就設有漁業組合,為有名的漁港。戰後曾一度與「
鐵線尾」合併稱為「鎖鐵里」,之後實施地方自治,始與
鐵線尾分開獨立改稱鎖港里。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鎖港里北連
鐵線,西接
五德里,南臨
山水里,面積為1.7900平方公里,現有人囗2,605人,總計675戶。清朝時稱「鎖管港社」,隸屬「
嵵裡澳」管轄,相傳該社自古以討海為生,尤其擅捕小管,故稱「小管港」,後因「小」與「鎖」的閩南語音相近,而訛寫為「鎖管港」。
-
另外,根據耆老囗述,地名的來由還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卡早這裡夏天都專門抓小管,所以稱為小管港。」另一種是:「我們這裡的垵(垵指港口、灣澳)小管很多,所以卡早稱為小管港。
-
日本時期仍稱為「鎖管港」,光復後曾一度與
鐵線合併稱為「鎖鐵里」,
民國四十年後才又獨立出來,改稱「鎖港里」。
-
鎖港的民居多集中在澎廿七號道路東側,以澎四號路道、廿七道路作為對外交通的主要幹道。聚落東邊臨海,在
日據時代就設有「漁業組合」現在除了漁船進出外,同時也是和嘉義布袋通航的客貨輪的主要停靠港。墓地大都集中在東邊臨海的荒地上。
-
文字來源|
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鎖港里在清朝志書上稱為鎖管港社,據說是因為附近海域盛產鎖管(小管)而得名;清
康熙年間屬於東西澳,
雍正5年(1727)改歸新增設的
嵵裡澳(楊金燕 1998:12)。日治初期稱為鎖管港鄉,所屬的警察管轄區和
鐵線尾相同。戰後初期一度和
鐵線尾合併為一里,稱為「鎖鐵里」(後來改稱「鐵鎖里」),到
民國40年(1951)重新規劃基層行政區域時獨立為鎖港里,面積179公頃,人口約1,300人(張玉璜 2005:79)。
-
鎖港的居民主要有
翁姓、
吳姓、陳姓、
許姓、
莊姓、
周姓、
王姓等姓氏,其中以
翁姓的人口最多,其次是
吳姓和陳姓,第四是
許姓。
許姓的先祖許晚大約在崇禎年間由金門遷居鎖港,清
康熙年間又分別有
翁姓開基祖
翁弘傑由金門遷入,
吳姓先祖吳必疇也由福建泉州南安縣水頭鄉遷入開墾,其他各姓氏的來歷則無從查考。民居多集中在今
澎27號道路東側,分為
東甲、
西甲和
頂甲等3個群落,以
北極殿為信仰中心。
東甲位在
北極殿東側,居民以翁、莊兩姓為主;
西甲位在
北極殿西、北兩側,居民以
吳姓、
許姓居多;
頂甲位在聚落的東北端居民有
翁姓、陳姓、
許姓、
王姓等姓氏。
-
人口變遷
-
鎖港在
日治時期就擁有近千的人口,
民國35年(1946)和
鐵線合併為鐵鎖里時的人口有1,755人,之後逐年增加到
民國39年的1,908人。翌年因為
鐵線里獨立為一里,鎖港里的人口驟降到1,596人;但是第二年以後就呈現快速的增長,
民國41年增加為1,625人,43年增加為1,761人,45年增加到1,816人,翌年再增加為1,933人,到
民國48年已增加到2,038人。之後鎖港里的人每年幾乎都有近百人的成長,民國49有2,104,50年有2,210人,52年有2,395人;53年增加為2,453人,54年增加為2,557人,55年增加為2,641人,
民國56年又增加為2,702人。
-
此後鎖港里的人口的增加幅度縮小為大約每3年增加一百人,
民國57年(1968)有2,724人,59年增加為2,811;
民國60年有2,861人,到62年增加為2,919人;
民國63年有2,926人,到65年增加為3,009人;而在
民國68年寫下3,081人的最高紀錄,此後鎖港里的人口開始下降,
民國69年減少為3,070人,72年減少為2,942人,73年再減少為2,891人。
民國74年鎖港里的人雖然曾經一度回升為2,901人,但是第二年就又減少為2,827人;76年又減少為2,792人,79年再減少到2,672人,到
民國94年則有2,677人。
-
環境與位置
-
鎖港里位在
澎南半島的東南岸,東臨澎湖水道,北鄰
鐵線里,西接
五德里,南方和
山水里相連,聚落位在今
澎26號道路東側到
鎖港漁港之間。民居主要分佈在
北極殿周圍(最北只到今社區活動中心附近);北、西、南三面都是旱地,其中以聚落南側的面積最為遼闊,東北方和東南方則各有一處墓葬區。12聚落東北岸的海灣(今
鎖港漁港一帶)有廣闊的沙灘,灣內水深多在6公尺左右,中央部位的底質多砂礫混合泥土,兩側多硓石及礁岩,很有消波避浪的效果,是
澎湖本島僅次於
馬公港的良港。「
鼻仔尾」以南一直到
山水里的「候角」(「
鳥嘴尾」)一帶則大多是岩岸,越往南的海崖越高。
-
鎖港里的地勢北低南高,原野大致平坦,今
鎖港派出所東南方地勢比較高的「
山頭仔」一帶,在
日治時期曾被徵收做為軍事用地,設有一個通訊站;戰後由國軍接收使用,據說
民國47年(1958)「八二三」金門砲戰發生之後,由美國緊急空運來支援的3門8吋榴彈砲曾在營區東側的海岸邊試射,才運送去金門使用,到
民國75年(1986)駐軍已完全撤離。聚落中央本來有一條由南往北的水溝(俗稱為「
水槍溝」),在
民國69年(1980)辦理社區建設時被蓋上水泥,目前只剩下鎖港里1607號民宅以南一小段(水溝兩旁有一些蘆葦)。
-
日治時期鎖港和其他社里的
陸上交通只有
烏崁到
井仔垵(今
澎25號道路和
澎38號道路)和
馬公到
雞母塢今
201號縣道兩段「軍路」。戰後又增闢了
鐵線經鎖港到
山水的
澎26號道路,和
鐵線到鎖港的
澎27號道路;
民國54年(1965)在今
鎖港派出所前方(澎
201號縣道及
澎26號道路)的交叉路口,還設有一個由軍人指揮交通的圓環,到
民國80年(1991)以後才因為車流量激增而拆除。
-
聚落東側習稱為「
海腳」一帶的海邊,早年有一片廣大的沙灘,據說沙灘上的海沙在冬北
季風的吹颳下,不斷的被吹到現在的南、北塔之間,逐漸堆積成一座約有兩層樓高的沙丘,成為社里的風水靠山兼漁船的導航地標。後來因為一次大颱風過境,沙丘在一夜之間都被吹到今
山水里南側的海邊,形成了
山水的沙灘,事後居民才在沙丘的原址建造南、北塔兩座子午塔(就是現在的南塔和北塔)來彌補地理上的缺陷。日治
昭和年間引進的水產加工業(
魚灶)也大多集中在
海腳附近;到
民國42年(1953)修建
鎖港漁港之後沙灘才逐漸消失。
-
民國65年(1976)縣政府正式公告實施「
馬公鎮鎖港地區都市計畫」(分別在
1988年及
1996年做過通盤檢討),計畫範圍以當時的鎖港聚落(漁港到圓環之間)為中心,東起防波堤,西到
201號縣道西側約200公尺處(屬於
五德里);南起
北極殿以南約400公尺處,北到船舶加油站(
1973年開始營運)以北約250公尺處,包括鎖港中心區及
五德里的一小部分,面積約129.81公頃。計畫性質定位為「漁業居住型」,將大部分的土地都被劃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港區及農業區等五類用地(約佔計畫範圍的85%);聚落南、北方原有的
墳墓地也分別被廢止(改為農業區和住宅區)。
民國66年(1977)起政府開始在鎖港陸續投資,積極擴建港區的各項陸上設施,及填造海埔新生地,闢設海堤公園,到
民國84年(1995)鎖港漁港一帶原有的海岸景觀已完全被水泥建物所覆蓋。之後聚落中也先後完成了道路及
馬公第二衛生所、
鎖港派出所、
澎南圖書分館、公園、涼亭、示範托兒所(
澎南班)、停車場、污水處理廠、郵局等公共建築,徹底的改變了原有的聚落景觀。
-
農漁業發展
-
鎖港的居民自古多以半農半漁維生,
大正6年(1917)有居民185戶、945人,從事農業的有564人(佔59.7%),從事漁業的有183人(佔19.4%)。全聚落共有30艘大型漁船,夏季的漁獲量比較差;因此大多在從事鎖管港和臺灣本島之間的雜貨、食糧載運,主要漁業有釣小管及蝦船曳網兩種;冬天則以帆船
打瀨網(即船曳網,有14組,每組2艘船)或鰆曳繩釣(共有大、小船隻38艘從事)最盛行,經常有30多組漁船一起出海,一起回港的壯觀場面。聚落南方俗稱為「
鳥嘴尾」(屬於今
山水里)是從事鰆浮刺網的好漁場,漁獲量僅次於
馬公街;年漁產總值約有14,875圓,專門從事水產買賣的兼業者也有30戶以上。全聚落的畑地總面積約108.91公頃,平均每戶有0.59公頃(約21,000栽);共有牛46頭、豬300隻,平均每4戶擁有1頭牛,每戶養1.6隻豬。農閒外出打工的人數只有30人左右,是
澎南地區生活水準比較好的一個聚落(古康閑義
1917(六):38-39)。
-
昭和元年
(1926)鎖管港的水產相關業者曾發起成立一個「
鎖管港漁業組合」(共有會員78人),來辦理漁獲共同販賣、會員災難救恤及漁業資金貸款等業務。當時一個6口之家每個月的生活支出大約要20元左右,而鎖港的漁業者每人每個月平均大約可以賺到25元到40多元,鎖港漁民的生活水準由此可見一斑(澎湖廳 1932:147-149)。
-
根據
昭和5年(1930)的調查,鎖港的居民有171戶、1,013人,農業狀況和
大正時期差不多,全聚落共有413頭豬、63頭牛,平均每戶養有2.4頭豬,每2.71戶有1頭牛。漁業方面除了原有的
打瀨網、鰆浮刺網和曳繩釣(後者已逐漸淘汰)之外,也開始發展
鰮焚寄網、鯛
延繩釣等漁業,由於漁業蓬勃發展也衍生了一些剝蝦(蝦米)、煮乾鰮等加工業(澎湖廳 1932:148-149)。
-
戰後因為政府大力的推動動力漁船貸放政策,鎖港的動力漁船數量急速增加。
民國60年(1971)以後漁業更加發達,
民國70年(1981)左右共有110艘大船。
民國75年(1986)多數的漁船被韋恩颱風摧毀之後,漁業才開始走下坡;到
民國87年(1998)全里只剩下6艘30噸以上的大型拖網作業船和22艘5噸以下的小型船筏。同一時期的農業經濟價值更是低到完全不符合經濟效益,農地幾乎全部廢耕(楊金燕 1998:26)。
-
文字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1-05-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