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馬公商港紀錄

影像分類:漁港碼頭  2024馬公商港紀錄|拍攝日期:2024-02-11(星期日)

馬公商港

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同義詞彙|馬公港
-
馬公港位位馬公灣北岸,西有金龜頭金龍頭)和蛇頭山拱峙,因為鄰接馬公市區,從清朝以來就設有民用碼頭(軍船則在馬公灣口附近的海崖下)。初期,臺廈之間的往來班兵都必須在澎湖點檢,商船也常來添水或避風,因此進出媽宮港的船舶相當頻繁。但是當時的設施簡陋,航道也不曾疏濬,人貨上下,都必須仰賴舢舨小船接駁。光緒13年(1887)以後,水仙宮口的舊渡頭被城牆遮蔽,而移到小南門外,又在大南門外增設了一個官商碼頭,但是各項港埠仍然付諸闕如。
-
日治以後,媽宮港原有的3個渡頭,經過整修之後,依序由西至東,分別稱為第一棧橋、第二棧橋和第三棧橋。其中的第一、第二棧橋撥歸陸、海軍專用,第三棧橋供民間船舶停靠,明治30年(1897),臺灣總督府指定媽宮港為特別貿易港之後,媽宮不但恢復了和大陸的來往,和臺灣之間的貿易也逐漸增強。明治36年(1903)日本人開始拆除媽宮的城牆在媽宮港內填土造陸,一直進行到昭和12年(1937)為止,總共在馬公港北岸填造了2,292坪的新生地。昭和12年(1937)展開馬公港的興築工程,到昭和15年(1940)完工時,馬公港已成了一個港內平均水深6.5公尺,可供3,000噸船隻自由進出,碇泊面積約20,000平方公尺,可以同時停泊60艘小型輪船的商港。
-
戰後,馬公港成為省際港,再度恢復和大陸之間的貿易,和高雄之間也有定期班船,還有小貨船不定期的和安平、布袋來往。民國38年(1949)以後,政府陸續修復被盟機炸毀的碼頭,並且在民國39年(1950),設置了高雄港務局馬公辦事處,來管理港務。到民國43年(1954)又闢設可供軍方及港勤船(車輛可駛上駛下)的多用途碼頭(今北7號碼頭)。到民國44年(1955)將商業碼頭向外延長30公尺(今北5號及北6號碼頭),以恢復可以讓3,000噸船隻出入的機能,又利用商業碼頭到第-漁港之間的岸壁(今北8號至北10號碼頭,均在啟明里),供500噸左右的船隻停靠,來應付日益增加的船隻入港(許雪姬1990:62-63)。
-
民國51年(1962)起,又展開商業碼頭及西側船位的擴建。民國60年(1971).先把商業碼頭再向外延長27公尺(今北5號及北6號碼頭);民國61年(1972)在商業碼頭西側增建長140公尺的六號碼頭(今北4號碼頭),供2,000噸的臺澎輪(新造)停靠;民國71年(1982),將第一漁港西側馬公港劃為國內商港,同時繼續擴建,把原來的海軍碼頭改建成一座長約120公尺,可以停靠4,000噸輪船的商用碼頭(謝國興2005a:50)。
-
根據民國85年(1996)11月,交通部所核定的馬公國內商港區域範圍,今天的馬公商港範圍應該包括原來屬淤軍方的綱柵分隊舊址和金龍頭飛彈快緹碼頭。可是國防部仍然以「基於維護國防安全的考量」為由,建議「勿將海軍馬公金龍頭營區劃入馬公國內商港範圍內」,所以到目前為止,海軍的飛彈快艇碼頭仍然和馬公商港相鄰並存。民國90年(2001)總共完成了9個碼頭,總長度約為956公尺(圖3-1)。其中1至4號碼頭是深水碼頭,水深5到8公尺。5至9號碼頭水深3到5公尺。目前1號碼頭提供「台華輪」靠泊,2號碼頭提供「明日之星」客輪靠泊,3、4號碼頭提供油輪及自來水公司運輸船靠泊作業。
-
馬公港的縣外客運
-
馬公港是澎湖首邑的港口,外有澎湖本島西嶼白沙三島環繞(即所謂的澎湖灣);內有金龜頭金龍頭)和風櫃蛇頭山拱峙,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中間被由東端突出海面上的測天島小案山),分為南北兩部份,媽宮港就設在北灣與馬公市區相連的岸邊。清朝領有澎湖之後,只在水仙宮口設置簡單的渡頭,清光緒13年(1887)築城之後,雖然把渡頭移到小南門外,同時在大南門外增設一個官商碼頭,以方便媽宮和臺廈之間的往來貿易,但是船舶仍然不能直接靠岸,人貨上下都必須用小舢舨駁載。
-
日治之初,因為日本人有意隔絕澎湖和福建的關係,媽宮港曾經一度蕭條,到明治30年(1897),被指定為「特別貿易港」,准許恢復和大陸的貿易,同時補助「大阪商船會社」,以「舞子丸」和「勝山丸」擔任媽宮到基隆、安平、高雄的航運,每月往返5航次(後來改由「奉天丸」每月往返3航次),才又逐漸繁榮起來(一年出入港的大小船隻約1,000艘)。明治44年(1911),又增闢臺灣和日本的「橫打航線」(橫濱到高雄)由「梅丸」和「臺北丸」擔任班船(每月2班),使媽宮成為臺日航線的寄港處。大正10年(1921),安平港嚴重淤淺,馬公與臺灣中、南部的海運逐漸以高雄為口岸,先後有「開城丸」、「鳳山丸」兩艘交通船行駛;昭和7年(1932).廢止馬公基隆航線後,臺澎航線就全部轉到高雄,先後由「壹岐丸」、「江差丸」行駛,每個月約往返15航次。馬公和臺灣中部的交通則由澎湖商船鈕的「千歲丸」和「澎湖海運株式會社」的兩艘小型汽船,航行淤馬公、安平及馬公、東石之間(張默予1972:20-21)。
-
戰後,馬公雖然成為省際港,再度恢復和大陸之間的貿易,政府也成立高雄港務局澎湖辨事處來管理港務,但是因為缺少躺隻,只有「臺航公司」(省營)的「臺航一號」機帆船(每月往返馬公高雄4航次),及公私合營的「千歲輪」、「開澎輪」(馬公到安平)等小噸位的船隻,勉強維持臺澎兩」也的客貨航運。民國38年(1949)以後,政府又陸續整修被盟軍炸毀的碼頭,臺澎的交通改由民間聯營的海盛、聯盛、光盛等貨船經營。後來分別在民國42年(1953)、45年(1956)發生3次海難,又改由臺航公司的「恆春輪」、「宜蘭輪」輪流擔任高馬航線的交通船,每兩天往返1航次;民國48年(1959)才以新造的「澎湖輪」(800噸,載客250人)接替航班,以保障行旅的安全,改為每天往返1航次(謝國興2005a:53)。
-
後來,由淤臺灣經濟日趨繁榮,來往淤臺澎之間的商旅隨著增加,澎湖輪也逐漸老舊,不堪負荷,到民國60年(1971)又被2,000蘋級的「臺澎輪」(載客620人)所替代。1970年代以後,國內覬光業日漸蓬勃,馬公港每年出入的旅客人數突破300,000人次,碼頭設施及客輪都亟待擴建,民間的輪船公司,開始積極參與臺澎之間的客、貨運輸。民國71年(1982).有西北航業公司申請經營安平、馬公航線,後來又因故放棄;民國75年(1986),又有臺澎輪船航運公司申請安馬航線客運;民國76年(1987)臺澎航運以4,851噸,載客量1,264人的「快樂公主輪」首航馬公民國78年(1989)臺航公司也推出總噸位8,134蘋,載客量1,150人的「臺華輪」接替「臺澎輪」,同時經營載客及駛上駛下貨運;而港埠設施也隨著向西側擴展,在民族路底興建了專供臺華輪停靠的商用碼頭迄今(上引書:53-55)。
-
馬公安平之間的快樂公主輪,後來因為汽車駛上駛下及碼頭泊位等問題,而多次停航又復航,最後在民國81年(1992)停駛,到民國83年(1994)才由「豪華公主輪」(441噸,載客360人)續航一年。從民國84年(1985)以後,臺澎之間的民營客輪陸續停航,到民國89年(2000)才又有嘉和海運公司的「明日之星」(446噸,載客300人),航行於布袋到馬公之間;民國93年(2004)又有東暘輪船公司的「超級巨星號」(430噸,載客365人)獲准經營馬公安平的客運。目前馬公港到臺灣的客輪共有馬公高雄的「臺華輪」、「遠翔公主」號2艘,馬公安平之間有「天王星號」、馬公布袋之間則有「明日之星」及「滿天星一號」等2艘船。至於臺灣和馬公之間的貨運,則從民國80年(1991)以後,分別有澎湖航業、高馬航業、大明海運的3艘貨輪(高馬線),和光和輪船、凱發輪船2艘貨輪(安馬線)經營(上引書:56-60)。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輯|2006年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