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下水道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排水設施
-
戰後馬公的下水道工程可分為三部分加以說明,即:中正路與消防隊舊址為縱向幹道並與仁愛街為橫向幹道形成一丁字形;仁愛路以北之小支水道,以仁愛路下水道為總匯,經縱向水道排出海;另外,民權路地勢及距海近,順其條件設小下水溝直接排出海。各設大暗溝於中央里四眼井與啓明市場束邊到日光行之間兩處。由於下水溝常因位置低、不易宣洩,容易孳生蚊蟲、藏污納垢,故其環境衛生問題常被列為建設之重要項目。
-
民國62-75年(1973-1986馬公市區下水道建設整理表
-
民國65年(1976)|勘測整修馬公市區下水道。
-
民國66年(1977)|開設馬公都市計畫北辰營區道路排水溝等公共設施。勘測整修改善市區下水道。配合公共工程局施辦擴大都市計畫區下水道工程。
-
民國67年(1978)馬公鎮下水道改善工程。配合公共工程局施辦擴大都市計畫區下水道工程。
-
民國68年(1979)|配合公共工程局施辦擴大都市計畫區,朝陽里下水道工程。
-
民國69年(1980)|補助馬公鎭公所配合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開關和平路、陽明路段下水道工程。
-
民國70年(1981)|補助馬公鎮公所整修市區下水道。
-
民國71年(1982)|配合省住都局開關陽明路下水道。
-
文字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城市志)
知識建檔|2025-07-20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