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朝陽里記錄

2024朝陽里記錄|拍攝日期:2024-02-01(星期四)

朝陽里

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同義詞彙|紅毛城、紅木埕
-
本里於清領早期稱為「紅毛城」,《重修臺灣縣志》記載:「紅毛城澳距媽宮北二里。成為紅毛所築⋯。」「紅毛」即是指荷蘭人。明朝天啟2年(1622)荷蘭將領雷爾生率兵千人攻占風櫃嵵裡等地,並選擇本地修築「紅毛城」,因此本地則以物景而得名。其後又有稱紅木城、紅木埕者,蓋由於語音之轉變者。戰後政府改稱為「朝陽里」,改取佳言吉字為命名原則,而失卻原本地名的特色。
-
本里先民林某,於明朝永曆年間即由福建泉州遷居現今澎湖馬公開墾,其後裔後來分居至本里,又稱為馬公林氏。至乾隆年間,本地已有居民居住,然文獻上之記載並未形成聚落。直到清領晚期的《澎湖廳志》記載,才比較確定本里已發展成為較具規模的聚落,並以「紅木城」為社名,屬東西澳所管轄。日治初期稱為東西澳紅木埕鄉,隸屬隘門辨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里則改稱為朝陽里。民國68年(1979)本里人口過多,因此另立一里為陽明里。現今本里由於學校相繼遷建成立,形成澎湖學術的中樞地帶,人口隨之大量增加,形成一個新社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位於光復路以東,與光榮里相鄰,南臨陽明路、中華路以北之地,北抵四維路,與重光里西衛里相接,成為一個新社區。據清代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卷二(山水志)「澳嶼篇」云:「紅毛城澳據馬公北二里,城為紅毛所築」,因此自清朝此地即稱「紅毛埕」(依澎湖廳志澳社記載有「紅木城社」,因國音「毛」與「木」乃一音之轉),但一般人仍稱「紅毛城」。民國六十八年(1979)該地區因受小家庭成立,人口不斷湧入,於是將中華路、陽明路以南之地另成立一里陽明里,以北之地仍然稱為朝陽里。近幾年來由於馬公高中馬公國中、海事專科等學校相繼遷建成立,自然成為澎湖學術的中樞,人口也隨著大量的暴增,成為馬公市人口最多的一里。
-
文字來源|臺灣地名辭書(澎湖縣)
-
紅毛城」位於媽宮城外的東北方,可能在250多年前約清朝乾隆初年就有大陸閩南的移民聚落,清乾隆年間成書的《重修臺灣府志》(范咸1742)稱為「紅毛城澳」;到光緒時期的《澎湖廳志》則稱為「紅木城社」(林豪1893:79)。紅毛城的名稱可能是由於當地有據稱是荷蘭人(民間俗稱為「紅毛」)所建的營舍(民間通稱為「城」),後來因為「毛」、「木」的台語讀音相近而被訛寫成「紅木城」,不過民間仍然多稱為「紅毛城」。媽宮東甲的耆老則傳說紅毛城是由東甲的部分居民去開闢的,所以從清朝以來都被視為東甲的一部分,稱為「紅毛城芸」,而早期的紅毛城人也確實有參與東甲宮(北極殿)的管理。戰後,紅毛城芸因為受委任專責管理位於境內的武聖殿,才免除參與管理東甲宮的輪值義務,但是仍然會派人列席東甲的公廟管理會議,只是沒有表決權(余光弘1988:88)。
-
紅毛城武聖殿是清康熙36年(1697),澎湖水師副將尚宣創建的祀典武廟(關帝廟);10本來位在校場(今澎防部東側)附近,到光緒元年(1875)才由澎湖總兵吳奇隆遷建到紅毛城林豪1893:57)。現在也有人把武聖殿視為「紅毛城宮」(即紅毛城的甲頭廟),不過武聖殿的維修和祭典開銷雖然都由紅毛城人支應,但是廟方並沒有像其他的甲頭廟一樣對境內的民丁按人頭徵收定額的丁口錢,所以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甲頭廟(余光弘1988:33-34、90)。
-
日治時期稱紅木城為「紅木埕鄉」,明治32年(1899),將本來屬於火燒坪埔仔尾劃歸紅木埕(許雪姬1991:52);到明治33年(1900)時,居民人數只有289人,大多聚居在現在的朝陽路到陽明路之間,只有少數住在俗稍為「埔仔尾」的述方。明治39年(1906)埔仔尾被指定為貸座敷(酒家、妓院)的營業拖;兩年後又將埔仔尾的「內崎仔腳」(今三民路東北側)編入媽宮東町,到明治45年(1912)整個埔仔尾都脫離紅毛城而被編入媽宮街(上引書:74、85)。
-
戰後,政府承襲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把埔仔尾以外的紅木埕地區劃設為「朝陽里」,當時的面積約0.491平方公里,居民有905人。從民國40年(1951)以後,政府陸續在朝陽里(今北辰市場)設置「澎湖防守衛司令部子弟學校」、馬公高中中興國小、公教宿舍及文化中心等公共設施,因而逐漸成為馬公市的文教區,陸續吸引了許多外鄉的移民前來定居。民國58年(1969)以後,居民人數急速增加,到民國68年(1979)把陽明路和中華路以南的池方劃分出來,獨立設為「陽明里」(面積約0.201平方公里),朝陽里的面積才縮小為0.29平方公里(蔡平立1984:196)。
-
人口變遷
-
民國35年(1946)朝陽里剛設里時的居民人數有905人;翌年,因為一些在戰爭時疏散前來避空襲的馬公市區居民,紛紛遷回原居拖去,而減少為779人;到民國37年(1948)人口才再度增加為814人。民國38年(1949)因為有跟隨政府撤退的公教人員配住到朝陽里的宿舍區(今北辰街以東,中華路以南),而使得人口增加到1,051人;民國40年(1951)4月,又因為澎湖防衛司令部在今中華路一帶設立「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收容本來借住馬公國民學校教室的「山東聯合中學」流亡學生,因而使朝陽里的人口幾乎暴增了將近一倍(有2,008人)。到民國42年(1953)子弟學校撤銷,大部份的流亡學生遷到彰化員林村的「實驗中學」上課之後,朝陽里的人口才減少為1,406人。民國42年(1953)到46年(1957),澎湖的人口自然增加率逐漸提高,朝陽里的人口,也有小幅的增加,人數約在1,500人左右;到民國47年(1958)以後,復興里中央里等舊市區的居民逐漸向市區的北郊遷移時,朝陽里的人口才增加為1,678人。翌年朝陽里的人口又增加為1,917人;民國49年(1960),更增加到2,083人;民國53年(1964),再增加為2,564;到民國57年(1968),已增加到3,056人。民國58年(1969),更因為軍人開始納入戶籍管理,而激增到3,551人。
-
民國62年(1973)以後,光明里的居民人數已趨於飽和,使得市區繼續外移的人口和鄉村向馬公遷徙的新住民,改到更外圍的光榮里及朝陽里去購屋定居。因此,朝陽里的居民人數在民國64年(1975),驟增為3,947人;翌年以後更連續3年,每年都以600人左右的幅度增加,民國65年(1976)有4,486人,民國66年(1977)有5,185人,到民國67年(1978)已增加到5,752人。民國68年(1979),政府把現在的中華路及陽明路以南地區獨立劃設為陽明里之後,朝陽里的人口才下降為3,763人。此後,朝陽里居民人數仍然不斷的攀升,民國69年(1980)增加為4,066人;民國74年(1985),增加到5,016人;民國77年(1988)再增加為5,636人。朝陽里的人口在民國80年(1991),再增加為6,025人;民國84年(1995),更加到6,526人;而在民國88年(1999),創造了6,565人的最高記錄。民國89年(2000)以後,朝陽里的人口雖然也有小幅的減少,但是一直到民國94年(2005)為止,都還有6,468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清朝末年的紅毛城,位處在媽宮城朝陽門(東門)外的埔仔尾以東到「文澳」的文石書院(今孔廟)西南;北界西衛,南到「五里亭海」。日治以後,在明治32年(1899)埔仔尾火燒坪劃歸紅毛城(當時稱為紅木埕),到明治45年(1912),又把埔仔尾編入媽宮街,使得紅木埕的西界退到「土城口」、「五里亭」一帶(許雪嫉1991:52、85)。戰後,民國34年(1945)紅木埕劃為「朝陽里」,後來,因為馬公市區及其他鄉村的人口不斷的擁入,又在民國68年(1979)將中華路、陽明路以南劃分出來,另外成立一個「陽明里」(郭金龍等2002:82)。里區重劃之後的朝陽里位處於光復路以東,與光榮里隔光復路相望;北以四維路與西衛里相接;東以中華路、六合路和西文里相連;南臨陽明路、中華路與陽明里相鄰。
-
早年的紅木埕是一個傳統的農業聚落,民宅大多分佈在關帝廟東西兩側;居民之中的林、高、蘇三大姓氏,依序聚居在關帝廟東側,關帝廟西側是雜姓混居,也有幾戶人家住在五里亭附近。耕述多分佈在住宅區的西部、北部及南部;東半部南側除了旱田之外,濱海3也帶及坡3也都是墓葬區,東有俗稱為「葫蘆井溝」的山溝(大約沿著現在的同和路);西有「大溝」(大約在今小郵局西側),分別把下雨天的雨水排入五里亭海中。西半部俗稱為土城腳一帶,則在清朝末年就被劃為軍營(今北辰市場)。乾隆四年(1739).澎湖通判胡格在「埔仔尾」東側,建有一座供往來文澳媽宮之問的行旅休憩用的「嘉蔭亭」,到嘉慶年間,才被改建為主祀三官大帝的「三官殿」。光緒元年(1875)協鎮吳奇勳也把本來位在媽宮澳西邊的武廟遷建到紅毛城聚落附近的曠池(林豪1893:65-66)。
-
日治以後,在明治38年(1905).將紅木埕東南角的官有池劃給陸軍省,做為設置要塞倉庫(即紅木埕火藥庫)之用。明治42年(1909)以後,又在「土城」北方闢設「第一農事試作場」(蔬菜試驗場);現在的中華路、北辰街和水源路之間,俗稱為「大埔」的池方則被闢為官舍(公教宿舍)區。明治44年(1911),宿舍區東南側的坡地(今老人之家舊址一帶)又被闢為「紅木埕苗圃」,昭和2年(1927),更在三官殿前海邊(五里亭一帶)挖鑿深水井,興建水塔(今自由塔東側)及引水管道,設置第一水源地及自來水廠(許雪姬1991:71、79、10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5:67)。
-
戰後,軍方曾一度(民國40年至42年)在俗稱土城的軍營內設立「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來收容隨軍來澎的山東流亡學生(陳芸娟2001:77)。民國45年(1956)以後,則分別在紅木埕的東、北兩端徵收農地,設置了馬公中學分部(今馬公高中)及中興國小(林文鎮2005b:108、150-153)。日治時期的公教宿舍區,則分別興建了馬公中學的教職員宿舍(現暫闢為停車場)、汽(機)車監理站(已改建為店舖住宅)、司法新村及救濟院(老人之家)。宗教界也先後在朝陽里興建了潮音寺菩提寺等兩座佛寺,及天主教惠民啟智中心,使朝陽里逐漸轉變成馬公的文教區。
-
民國58年(1969)經省政府核准把農業改良分場(日治時期的第一農事試作場)遷到安宅里,將農改場的土述釋出經縣政府規劃為住宅用拖(臺灣省高雄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1995:1);民國66年(1977)縣政府將廢置多年的朝陽火藥庫區,變更為文教用拖(林蘭芳2005:99)。到民國67年(1978)朝陽里的居民人數已直逼6,000人,因此在民國68年(1979)把南半部獨立出來,劃設為陽明里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5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06-17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紅毛城澳【在媽宮之後】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紅毛城澳〈距媽宮北二里。城為紅毛所築,詳見「雜紀」。〉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紅毛城澳:在廳治北二里、媽宮之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東西澳:⋯、紅木城社(陸路二里)⋯。西北出廳城.....一里至紅木埕社。.....紅木埕,在舊廳治西北二里許。前明時有小城,周圍一百二十丈。今城垣已頹,其一在大城北山頂,遺跡猶存(參「紀略續編」)。


然後,到紅木埕鄉查訪。這個地名從「紅毛城」轉訛的諧音,鄉外有荷蘭人城堡的遺址,現在還留下用玄武岩塊堆砌而成的城基殘跡。據《澎湖廳志》,城的周圍有一百二十丈,荷蘭人佔領澎湖後據守之地...

1901年01月01日|台灣踏查日記 /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