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牌樓山門  

安宅里

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同義詞彙|蚱腳嶼、宅腳嶼
-
據耆老表示,因為早年的安宅里現址,地勢北高南低,避風效果佳,所以種植蔬菜的「菜宅」特別多,而菜宅在澎湖又習稱「宅仔」、「宅內」、「宅仔內」、「宅仔腳」以及「宅腳」等,由於澎湖東北季風強勁,居民種植蔬菜時,必先用硓𥑮石玄武岩砌建防風牆,這些圍著防風牆的菜圃,便成了「宅腳嶼」地名的根由。另根據耆老謝樹杭表示,由於安宅海邊昔日盛產許多的海蜇,在海中游動時,形狀像似張開的傘,長長的腳飄動著,故名為「蚱腳嶼」;日治時期改稱為宅腳嶼;戰後又改名為「安宅里」,蓋取人人皆安宅之意。其命名的由來,雖然為佳言吉字類型之引申,但與本地自然景觀之演變息息相關,仍可看出地名延續的跡象。
-
本地謝姓祖先來自金門,遷徙至本地開墾的年代不詳。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本地在清乾隆年間稱為宅腳嶼社,屬東西衛澳管轄。但至清光緒年間的文獻,記載為蚱腳嶼社,但仍屬東西衛澳所管轄。日治時期稱為東西澳宅腳嶼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將安宅合併於東衛內,稱為「東衛里」。為實施地方自治方便,安宅里單獨成立一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地名歷史
-
安宅里位於東衛里北方,是馬公通往白沙西嶼的必經之地;《重修台灣府志》稱為「蚱腳嶼澳」(范咸1747:39),《澎湖紀略》則稱之為「宅腳嶼社」(胡建偉1771:33)。據說是因為聚落的地勢北高南低,避風效果較佳,早期的居民圍築了很多「菜宅」來種植蔬菜;而聚落南方則有一個寬約250公尺的小海灣(由海岸邊到今203號縣道一帶),從馬公看過去好像是和東衛隔海相望的另一個島嶼,因而被稱為宅腳嶼;另外有一種說法是,以前安宅聚落前那道海灣的出海口盛產俗稱為「海蜇」的水母,因為海蜇游動時,形狀就像一個長著長腳(長柄)的傘,在海水中飄動而得名。
-
日治時期宅腳嶼社稱為「宅腳嶼鄉」,也是屬於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到大正9年(1920)才改為東衛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民國35年(1946)因為人口不多而被併入東衛里,到民國40年(1951),為了實施地方自治才和山尾單獨劃為一里,命名為「安宅里」,當時的面積約1.5平方公里,人口有603人。安宅里的人口雖然遠比東衛里少,但是也分為5個群落,公廟「周王廟」以東到203號縣道之間稱為「東厝」,居民以謝姓為主,另外還有幾戶胡姓蔡姓人家;周王廟西側一帶稱為「下厝」,居民以姓居多;聚落北側一帶稱為「頂厝」,居民以薛姓居多,王姓次之;聚落西側稱為「西寮」,居民以李姓為主,蔡姓居之,呂姓胡姓也各有一戶。另外在東衛聚落北緣(距安宅比較遠)的山丘一帶,俗稱為「山尾」的地方,也有10幾戶蔡姓和1戶黃姓人家(郭金龍等2002:123-124)。
-
人口變遷
-
戰後,在民國39年(1950)以前,安宅的人口都併入東衛里計算。民國40年(1951)獨立設里時,安宅里只有603人(約為東衛里的1/2弱);民國47年(1958),增加為722人(有東衛里的1/2強);民國50年(1961),再增加到816人。到民國53年(1964),安宅里的人口雖然已增加為879人,卻反而不到東衛里的1/2,可見位置比較偏北的安宅里,人口增加的速度是遠不及東衛里的。
-
民國56年(1967),安宅里的人口增加到914人;之後,在58年(1969)首度突破1,000時(有1,011人),安宅里才再次擁有約東衛里1/2強的人口。民國59年(1970)安宅里的人口又減為908人,從此以後,不但人口幾乎都只減不增,和東衛的差距也逐漸加大。民國61年(1972),減少為867人;民國70年(1981),再減少為778人;民國77年(1988),再減少到694人;民國85年(1996),更減少為588人,到民國94年(2005),只剩下546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安宅里位於東衛里北方,西面濱臨東衛灣,北面隔著一個小海灣和湖西鄉許家村相望,東以一條俗稱為南北溝的牛車路和湖西鄉成功村港底)相接,南和東衛里為鄰。境內有經東衛折往白沙203號縣道貫穿,民宅大多分佈在縣道西側,另外有十幾戶住在東衛國小西北側的「山尾」一帶,俗稱為「小安宅」。聚落北、東兩側都是旱田,東側的旱田發源於拱北山的「田仔溝」和「烏塗溝」(注入田仔溝)兩條溝水,雨天時還有來自東方的「南北溝」,來自東北方的「大園溝」、「後窩溝」,及來自西北方經過今「可法營區」前面的雨水,也都滙流到田仔溝再越過今203號縣道入海;除非是碰到嚴重的旱災,否則田仔溝的水都是終年不竭的。由於田仔溝的溝水經常由東南「直衝」安宅聚落,居民還在「謝家祖廟」東南側的院牆邊設置了一塊石敢當,來防止「水沖」的煞氣。田仔溝充沛的溝水,不但使南側的旱地成了菜宅,還在距今安逸湖東南約200公尺的地方形成一個四方形的水槽(四周都是石岸),而成為婦女洗滌衣物的天然水池(這附近每個菜宅在溝邊所挖的貯水坑也可以洗衣服),到民國38年(1949)以後,駐在安宅的軍人還當當在中午集體跑到附近洗澡(多裸體沖澡),而和居民發生不少的衝突。
-
田仔溝南方(東衛里的北緣),俗稱為「山尾」一帶的坡地,則因為受風面比較大,是安宅里最早廢耕的旱地。田仔溝以北的低窪處,早年也有不少的菜宅,約在民國48年(1959)左右,俗稱為「土拖公項」西北側的「大宅」一帶,部份耕她被徵收去興建「可法營區」;營區東側俗稱為「後窩」的窪拖一帶,有一條山溝(俗稱為「後窩溝」)經過,後窩溝東南側也有一條俗稱為「大園溝」的山溝(這兩條山溝只有雨季有水),而成為安宅里另一個菜宅較為密集的拖段;而營區北側的旱地則在民國54年(1965)被徵收為「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
-
早年安宅聚落南側(今203號縣道以西)是一個寬約205公尺的海灣,大約成東窄、面寬的橫漏斗狀。北岸距周王廟約20公尺,現在廟前西側第一排民宅的門口就是海岸,早年居民曾在廟口填土來擴大廟埕(約填到今籃球場南緣),再用石條砌築成階梯式的堤岸。海灣的東端大約到今203號縣道西綠(今社區暨農漁民活動中心東側),然後由東向西逐漸開展,到最西端的「鴨母窟」附近,南岸都是池勢緩緩向南上升的潮間帶及岩礁;即使退潮的時候,在北岸附近也還約有1公尺半深的海水,因此在日治時期設有一道寬度僅容一輛牛車通行,長約20公尺的水泥橋,俗稱為「宮口橋仔」(即今福安橋),但是在農曆7月半的大潮時海水還是會漫流到廟埕,甚至是橋面上。大約在民國73年(1984)左右才由縣政府補助基層建設經費,修築成現在的水泥堤岸,並且分別在堤岸內側填土造陸,或闢建成養殖漁塭,使原來的海灣變成一條寬約8公尺的小海溝。目前這條海溝除了具有排水的功能之外,也是颱風天時里民停放海釣小船艇的最佳避風「港」,每逢颱風前後,福安橋西側就會出現小船一路排開的景象,很有」也方特色。
-
203號縣道西側除了旱田之外也是傳統的墓葬區,聚落北方現在的「彌陀寺」北側有一個俗稱為「草棕仔墓」的小土丘,再往北則是湖西鄉鼎灣村的傳統墓葬區,俗稱為「紅花墓」,紅花墓西北側的荒埔地俗稱為「大埔」;這一帶有不少的墳墓,後來的墳墓區還一直擴展到大埔西側,俗稱為「崁仔頂」的海崖附近。崁頂西北方的潮間帶上,則有一座俗稱為「虎頭山」(嶼仔山)的無人小島,早年曾經有薛姓的先民把小島的中、南部開墾成旱田,還在島上挖掘了一口水井。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8輯|2006年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蚱腳嶼至媽宮旱路七里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蚱腳嶼澳【與案山仔相鄰,《郡志》、《邑志》俱未載】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蚱腳嶼澳〈距西衛四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蚱腳嶼澳:在廳治東北七里。與案山仔相鄰。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東西衛澳:⋯、宅腳嶼社(距廳治陸路六里)、⋯

可知本地在清乾隆年間稱為宅腳嶼社,屬東西衛澳管轄。


北出廳治北門...二里至蚱腳嶼社。東西澳:...蚱腳嶼社(陸路六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