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港底、港底社、港底村
-
原
湖西鄉北邊有三個大海灣,西灣自北而南沿著
沙港村、
東石村、成功村東岸,海水流到了成功村東側的低窪地已經到了盡頭,而退潮時低窪地就是一大片乾枯的海底,所以村落在
清領時期稱為「港底」。因此早期先民在以地形命名時,把北邊的
沙港村叫「港頭」,把南邊的本村稱為「港底」。因此聚落命名的原則,與村落相對的位置有關。
-
本村先民
蕭爾丑於明
永曆31年(1676)遷居至港底定居。成功村舊名「港底」。文獻上始見於乾隆中期《
澎湖紀略》,稱「港底社」。在此之前康熙中期《裨海紀遊》和乾隆初期《
澎湖志略》已有「
沙港底」之稱。故可知本村在康熙中期即已稱為「
沙港底」,至
乾隆年間開始定名為「港底社」。
日治時期稱為
鼎灣澳港底鄉,隸屬澎湖廳
湖西出張所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曾經和
東石村合併,稱為「文德村」,其名為地方耆老
吳爾聰倡議下,取復興文化,重整道德之意,故以「文德」為村名。
民國53年(1964)獨立為港底村,
民國61年(1972)興建
成功水庫,負責供應
馬公地區所需用水;由於「港底村」的命名乃依地勢而名,有人覺得有欠優雅,
民國63年(1974)因為水庫興建完工而更名為「成功村」迄今。本村
村廟後方的窪地有一條水溝流經,是冬季種植蔬菜的主要場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成功村位處
湖西鄉西側,東為
成功水庫,北接本鄉
東石村,東南鄰
太武村,南界
城北村。成功村聚落分
大社、
過溝、
山仔頭和新社區4部分,昔日主要聚落位於兩山間低陷地,自北而來的海潮經
沙港與
東石,直至
港尾橋南,猶如位於港之尾山之底,故稱港底。成功村舊名「港底」(現在門牌仍皆寫為「港底」)。
-
成功聚落在清季地方自治隸屬於
林投澳內,稱為「港底社」,清末晚期亦稱港底郷。日治初期改劃隸屬於
鼎灣澳內,稱為「港底鄉」,
大正9年(1920)街庄改正之後,成為
湖西庄內的大字單位「港底」。戰後,
澎湖縣政府於
民國35年(1946)成立,將其納入
湖西鄉的管轄區,並與原本的束石聚落合併,成為「文德村」。
民國40年(1951)6月,因實施地方自治而獨立為「港底村」。
民國63年(1974)因興建
成功水庫,而改名為「成功村」迄今。
-
成功村行政面積為128.2399公頃,
民國98年(2009)8月時編有10鄰,全村計有218戶,以李(78戶)、吳(34戶)、蕭(28戶)、陳(15戶)、呂(9戶)為戶長主要姓氏,另有林(6戶)、曾(6戶)、王(5戶)、許(4戶)、黃(4戶)、蔡(3戶)、洪、翁、楊、葉、劉、顏、蘇(皆2戶)、危、邱、侯、徐、張、郭、傅、歐、鄭、賴、謝、魏(以上皆1戶)等姓的戶長;村內有男性312名、女性301名,共計613人。本村居民大多居於二號縣道的西方。
村廟後方的窪地有一條水溝流經,是冬季種植蔬菜的主要場所。
-
文字來源|
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
港底社由李、吳、蕭、曾4姓組成。其中曾姓僅1戶,以李、吳、蕭3姓為主姓。
-
李、吳2姓在天啟年間最早遷入,
蕭姓在崇禎年間接踵徙入,曾姓應係由鄰社
沙港頭社遷來。3姓之中,李、蕭2姓由金門移入,
吳姓祖籍泉州同安。
-
社中區分為「
大社」、「
過溝」、「
山仔頭」。其中
李姓分居
大社、
過溝、
山仔頭,吳、蕭2姓分居
大社、
山仔頭。
-
昭和時期全社共有三合院80間,其中
大社59間、
過溝5間、
山仔頭16間,以姓氏別之:
李姓39間、
吳姓22間、
蕭姓18間、曾姓1間。
-
資訊引用|
湖西鄉志(社會篇)、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03-01。知識更新|2023-11-03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