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功水庫記錄

2023成功水庫記錄|拍攝日期:2023-11-03(星期五)

成功水庫水壩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澎湖羣島地形平坦,無山丘和溪流,早期先民民生用水多依賴地下井水源。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由台灣總督府撥款223,200日元、澎湖廳補助52,265日元、和馬公街役場負擔78,309日元,成立馬公自來水廠,構建自來水供水系統,供應自來水給予馬公街居民使用。初期自來水廠的水源,以馬公紅木埕之海岸線鑿深水井六口為主要水源。並將深水井之水源貯放於地下隧道水庫內,再經由馬達抽水送到今澎湖一信總社東北側停車場的貯水塔,再利用高水壓經由八吋配水管將自來水配送至馬公街各用戶。
-
戰後,由馬公鎮公所接管自來水廠事務,繼續自來水廠業務運作。至民國43年(1954)3月12日成立馬公鎮自來水廠,並積極擴充深水井數量,提供應付日益增多的用戶和用水量。民國63年(1974)1月1日,馬公自來水廠奉令與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合併,當時馬公深水井數量己達21口,出水量達1,935,445立方公尺,用水戶也增至8,200戶。
-
由於用水戶的成長,和水量急速的增加,原有深水井的出水量己無法達到用水戶的需求。自來水公司為尋求其他水資源的取得,於民國58年(1969)8月14日,由農復會派工程師至澎湖探察,並於湖西鄉港底村今水庫處施作鑽探工程,確認該地水質極佳,可建水庫集水,以解決馬公未來的供水問題。成功水庫的規劃由台灣省水利局負責設計興建。於民國61年(1972)10月起興工,至民國62年(1973)12月竣工開始集水。再經由水庫抽水站抽水幫浦,將水庫的水送至淨水廠經處理後,配合馬公深水井的水源,合併供水。同時正式命名為「成功水庫」。
-
成功水庫為澎湖地區第一個集水庫,位於湖西鄉舊地名港底村東側的低窪地。該處地形一面臨海、三面陸地環繞,每逢大雨,雨水皆由三面環繞的天然溝渠滙流至此處,再排向大海。台灣省水利局即依此地形規劃設計,於港底村東側鱟穴南,築攔水壩至對岸西溪村大山尾西側處。壩頂闢建公路與澎202號線道路連結,提供往來車輛通行的便捷。由於成功水庫的興建,港底村民國63年(1974)1月15日更名為「成功村」。
-
資訊來源|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知識建檔|2017-03-07。知識更新|2023-11-1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