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村名稱由來,清朝文獻雖全無闡釋,然由〈
西溪石橋記碑〉的記載:「粵稽我鄉以西溪名,以建鄉在此溪之西故名。蓋此溪發源於
大城北端,經
太武西麓,其流甚長。」另外現今學者的研究:「
太武山北麓的雨水匯集成一條水溝,流到
紅羅村入海,西溪村就因為位在這條古稱
「西溪」的水溝西側而得名。」可知西溪村命名的原由,係與聚落周邊自然環境之地形地貌有密切關係。
-
本村陳姓及
高姓先民,先後於
明朝晚期由金門遷入澎湖定居。
日治時期稱為
林投澳西溪鄉,隸屬澎湖廳
湖西出張所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澎湖設縣,本村則稱為「西溪村」迄今。西溪村的最大特色是自聚落形成後就有「
打石村」之名。因為西海岸有一處俗名「
粗礁」的地方,石材頗豐。村民所製門臼、水磨、樁臼、碑石等,頗負盛名。當地耆老說
西溪打石業民國四零年代開始興盛,
民國五十年代是該村
打石業的鼎盛時期,當時全村約有三分之二的男丁從事此業,五十年代以後逐漸沒落。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西溪村由
高姓、
鄭姓、
王姓、
陳姓、
洪姓、
丁姓、
黃姓、
倪姓諸姓組成,以
高姓、
陳姓為主姓。聚落區分為
北勢、
南勢、廟後、
下窟仔四部份,由
北勢、廟後先發展,再擴充到
南勢、
下窟仔。
-
資訊引用|
湖西鄉志(社會篇)、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