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紅羅村紀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8紅羅村紀錄|拍攝日期:2018-09-17(星期一)

紅羅村

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同義詞彙|紅羅罩、洪林罩
-
紅羅村名稱由來如何,明、清文獻全無解釋。今人就此地名的解釋,主要就文獻記載上的「紅羅罩」及「洪林罩」二者進行考證。「紅羅罩」指彩霞滿天。「此地每當夕陽西下時,遠處看來滿天紅霞,恰似紅羅籠罩,因而稱為紅羅罩。」「『洪林罩」指該村人以洪、林二姓為主體。即「紅羅村的村名,在口語裡就有很重要的社會史意義。在村民閩南話的口語裡叫紅羅為anga-tha,村人們並不知道在語音上ang-a-tha這個音是由mg-na-tha的音所轉過來的,⋯正是與口語相同的『洪林罩』。在紅羅村,紅羅洪姓紅羅林姓兩姓一直到現在都還是人口最多的兩個姓氏,過去和現在都仍有相當精緻複雜的宗族組織。」
-
本村先民洪君直於萬曆中期,由金門遷移至本村開墾,後死於海中。另外,林姓先民則於明朝萬曆年間,即由金門烈嶼遷入本地定居。日治時期稱為南寮澳紅羅罩鄉,隸屬澎湖廳湖西出張所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村更改村名為「紅羅村」迄今。紅羅村除了村名具有特色外,另一特色是全村一半以上的男性皆從事或曾從事過木工。另外澎湖曾有四座磚廠,目前仍斷續營業的只剩下本村的「澎湖磚廠」。本村位於湖西鄉中部,有一大片養殖場。農業作物的栽植以蕃薯花生高粱、絲瓜、蔬菜為主,並輔以潮間帶生態產業的採拾,包括拾螺類、採紫菜照章魚等。紫菜的採集與菓葉村南寮村,輪流採集雞善嶼的海菜為主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紅羅村由洪姓林姓倪姓吳姓王姓薛姓姚姓陳姓蔡姓諸姓組成,以洪姓為主姓。聚落區分為東寮、西寮、頂寮、下寮、南埔仔,南勢宅、溪墘、廟後、溪畔、大厝內,十個區域。
-
資訊引用|湖西鄉志(社會篇)、蔡光庭老師
-
紅羅罩?洪林罩?
-
紅羅村內有兩條小溪流經,一東一西,大的一條源自於太武山林豪澎湖廳志西溪:源由太武山出,東北經西溪社前,其東為紅羅罩鄉,水由適中迴流而出,以入於海。紅羅村蓋可分為三甲,東邊頂甲包含東寮南埔仔、西寮三個小單元。中甲則包含宮後,頂寮、下寮。下甲則分為溪墘及溪畔。依據蔡光庭的研究紅羅社係澎湖最早開發聚落之一,較早遷入的姓氏包括洪姓東寮派)始祖洪管(1565-1611),萬曆中期即已徙澎,係徙澎第一戶人家;林氏崇禎年間徙入;洪氏(頂寮派、西寮派、下寮派、南浦派、溪墘派)和倪氏南明、永曆初期徒入;吳氏南明、永曆晚期徙入。其他尚有姚姓蔡姓王姓陳姓等,相對晚於上述姓氏遷徙紅羅。
-
紅羅,清代文獻記載為「紅羅罩」或「洪林罩」。紅羅罩地名的由來普遍的說法是指黃昏之際紅霞滿天,恰似紅羅籠罩,因而稱為紅羅罩。又,紅羅係指紅色的輕軟絲織品,多用以制作婦女衣裙。準此,紅羅罩是以紅霞顏色而得名。另一說法,是以紅羅村洪、林兩姓是人口最多的兩個姓氏,形成大族,故名「洪林罩」。康熙28年(1689),蔣毓英《臺灣府志》:「西衛澳,去城西二里許。鼎圓仔澳,在東衛西,去東衛澳五里許。紅羅罩澳在東衛東,去東衛澳八里許。」高拱乾於康熙35年(1696)所著《臺灣府志》:「一曰洪林罩澳,在龜壁港之後,而大山嶼之北。南風發,可以泊船。」
-
兩者成書年代不過相差七年,卻有紅羅罩澳與洪林罩澳的差異。所代表的地名意義,也截然不同。紅羅罩,地方上熟知的台語發音為âng-nâ-tà,此處的nâ符合樹林(nâ)之意;洪林罩若是代表洪姓林姓應讀為âng-lîm-tà。林以姓氏名,不讀nâ而讀lîm。洪林罩的說法,若從上述宗族遷徙澎湖的歷史來看,洪林兩姓於17世紀初寄居於此,歷經百年聚族而居成為地方上數一數二的宗族,乃至17世紀末出現洪林罩澳的地名來看似乎說得通。然而,lîm與nâ雖然都是林,意義卻南轅北轍。其次,紅羅村的兩條小溪流,一東一西注入海灣。眾所週知,紅樹林多生長在海水與河流交匯帶,河水所攜帶的泥沙、有機物,在河口沈降堆積,提供紅樹林生育的較佳條件。紅羅罩(âng-nâ-tà)若是解釋為有紅樹林的海灣,就語言文化與自然景觀上而言,似乎比洪林罩(âng-lîm-tà)洪林兩姓為大族的說法相對可信。而所謂黃昏之際紅霞滿天,又豈止此地看的見以種景色,以成紅羅之名。
-
林投村菓葉村都是澎湖以植物為名的聚落或小地名。大嶼七美)於清代有一處地名稱之為嘉丁尾鄉,嘉丁尾鄉以台語讀之即為茄萣尾鄉,為紅樹林中的海茄冬。紅羅罩海岸多泥灘地,又有沙砱橫亙東北西南,提供海漂植物紅樹林一處生長的棲地。爾後紅羅先祖開墾於此,或見此景觀,遂以此命名。
-
康熙59年(1720),陳文達等人編撰之《臺灣縣志》附澎湖各小澳嶼:「暗澳小管港、東西衛案山仔、洪藍罩、網垵、金雞澳......」,文中的洪藍罩,藍也是nâ的發音,以音借字罷了!否則,紅羅豈不又被染上一層「藍色的面紗」?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紅羅村位處湖西鄉中央,東為湖西村,北接青螺村,西鄰西溪村,南隔林投村。紅羅村最早稱「紅羅罩」、「紅羅」(蔣毓英,1685:65、66)。以後乂有「洪林罩、洪藍罩、紅籃罩」等稱法。紅羅村的村名,在口語上就有很重要的社會史意義。在村人的口語裡叫紅羅為ang-a-tha'村人們並不知道在語音上ang-a-tha這個音是由ang-na-tha的音所轉過來的,……正是與口語相同的『洪林罩』。在紅羅村,洪、林兩姓一直到現在都還是人口最多的兩個姓氏,過去和現在仍有相當精緻複雜的宗族組織。」(魏捷茲,1994:6)
-
紅羅聚落在清季地方自治隸屬於奎璧澳內,稱為「紅羅罩社」,清末晚期亦稱紅羅罩鄉。日治初期仍稱為「紅羅罩鄉」,大正9年(1920)街庄改正之後,成為湖西庄內的大字單位「紅羅罩」。戰後,澎湖縣政府民國35年(1946)成立,將其納入湖西鄉的管轄區,成為276戶,以洪(136戶)、林(37戶)為戶長主要姓氏,另有王(8戶)、倪(8戶)3戶)、吳(13戶)、陳(13戶)、黃、楊、趙、劉、賴、薛(皆2戶)、姚(11戶)、蔡(10戶)、許(7戶)、李(4戶)、辛、葉、鄭、謝(皆、莊、郭、歐、羅、蘇(以上皆1戶)等姓的戶長;村內有男性404名、女性371名,共計775人。
-
聚落北邊濱海,有一大片養殖場。全村分頂甲、中甲、下甲三個大甲,頂甲又分為東寮、頂寮,中甲又分為頂中甲、下中甲,下甲又分為溪墘、溪畔二小甲。(鄧淑慧,1994:35)紅羅村除了村名具有特色外,另一特色是全村一半以上的男性皆從事或曾從事過木工。在全盛時期,全澎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木工皆來自本村(另一部分來自成功村)。另外澎湖曾有四座磚廠(都設在湖西鄉,兩座在本村,一座在林投村,一座在尖山村)(崔璐璐,1996:22)。目前已不營業,只剩下「澎湖磚廠」之舊跡,大煙囪矗立,為紅羅村之地標。
-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
紅羅罩社由洪、林、倪、吳、王、薛、姚、許、劉、陳、蔡11姓組成。其中洪姓分5支系,為社內最大姓氏,其次為林姓
-
清領之前洪、林、倪、吳、姚5姓率先遷入;清領之後薛、許、劉、蔡4姓接踵移入;王姓乾隆年間西溪社入贅吳姓陳姓道光年間菓葉社遷入,蔡姓道光初期自金門瓊林遷入,另一蔡姓大正時期雙頭掛徙入。
-
諸姓中洪、林、倪、吳、薛、許、蔡7姓皆由金門遷來,惟姚、劉2姓,原籍不詳。
-
全社區分為:東寮、西寮、頂寮、下寮、南埔仔、南勢宅、宮邊、大宅內、溪墘、溪半10個區域。
-
昭和時期全社有三合院120間,其中東寮15間、頂寮19間、下寮21間、西寮7間、宮邊20間、南埔仔8間、南勢宅3間、大宅內5間、溪墘14間、溪畔8間。
-
以姓氏別之:東寮洪13間、頂寮洪16間、下寮洪15間、南埔仔洪11間、溪墘洪24間、林姓10間、倪姓6間、吳、許、蔡、陳4姓各4間、姚姓4間、王、劉2姓各2間、薛姓1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03-01。知識更新|2024-06-2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紅羅罩澳:在東衛東,去東衛澳八里許。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一曰洪林罩澳在龜壁港之後,而大山嶼之北。南風發,可以泊船。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洪林罩澳在龜壁港之後,而大山嶼之北。南風發,可以泊船。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紅羅罩至媽宮旱路二十里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紅羅罩澳【即洪林罩,亦有稱「洪籃罩」者】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紅羅罩澳〈亦名「洪林罩」。距西溪半里。南風可泊船。〉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紅羅罩澳:在廳治北二十里。即紅林罩。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奎壁澳:紅羅罩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七里)


奎壁澳:紅羅罩社(陸路十二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