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雜糧作物─高粱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同義詞彙|蘆粟、蜀黍
-
澎湖紀略》〈土產紀〉說:「高粱一名蘆粟,本名蜀黍,春種秋收,莖高丈許,狀似蘆荻而內實,穗大如帚,粒大如椒,有紅、白二種,粘者可以作酒,不粘者可供飯食,穗可製帚,莖可供爨、編籬,最有利於人者,澎人以此為周歲之糧。」
-
高粱生性耐旱,比其他作物更能適應澎湖的乾旱環境,不但高粱米能供食用,採收後的莖稈更是早期居民重要的燃料,所以自古就是澎湖的重要作物(都選種一些高莖的品種)。從日治時期1950年代,澎湖地區的高粱種植面積,都佔全臺灣高粱耕種面積的90%以上,臺灣本島各地則只有零星的栽培,僅供做養鴨飼料及製作掃帚之用。
-
日治時期澎湖所栽培的高粱品種,以「澎湖白梗」為主。民國42年(1953)及44年(1955),政府相繼推廣自美國引進改良的品種,來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這兩種高粱釀製的高粱酒,品質比較好,所以於酒公賣局開始在澎湖及臺灣中部地區實施旱地契約栽培,以15臺兩糙米換16臺兩高粱的價格來收購(農民得以種植的高粱換購食米)。此後臺中地區高粱的耕種面積才逐漸增加,而成為全臺灣第二大的高粱生產區,到民國50年(1961)前後,臺灣中部的高粱產量已經和澎湖不相上下了。民國60年(1971)左右,嘉義、臺南、雲林的輪作田栽培的雜交高粱試作成功,單位面積產量大為提高,於是後來居上,成為新的高粱主要產區,澎湖和中部地區則因為單位面積的產量比較低,加上病蟲害普遍,栽培面積逐年減少。
-
早期澎湖人種植高粱,主要目的是收取莖葉來做為燃料,所以密植耕種,株距很小,因而導致生長不良,品種日趨退化,每公頃的收成大約只有4、5百公斤。直到民國40年(1951)公賣局開始收購高粱,經濟價值大增之後,農民才注意到改良品種,來提高產量。
-
高粱品種的改良始於民國42年(1953),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從美國引進的威士(Westland)種,澎湖也從民國45年(1956)起推廣種植,但是當時澎湖燃料短缺,農民多仰賴高粱莖稈來做炊事,因此矮莖(約80到90公分)粗壯的威士高粱在澎湖並不受歡迎。
-
民國47年(1958)臺中區農改場協助選出適於澎湖栽培的海格(Hegari)種,41並且在民國48年(1959)開始推廣。試種的結果每單位面積產量比在來種大約高出20%到50%,於是從民國56年(1967)起,除了由農改分場開闢採種圃10公頃,在全縣推廣種植400公頃之外;還引進海格種的種子11,913公斤,種植面積高達14,565公頃。海格種高粱具有莖稈長、產量高、再生力強,可以用宿根栽培等多重優勢,42很多農民的喜愛;民國57年(1968)除了再增闢海格種採苗圃10公頃,推廣種植29,985公頃之外,又從金門引進金門北掃高粱種子500公斤,推廣種植約20公頃。北掃高粱也頗能適應澎湖氣候,莖幹粗大,結實頗佳,產量遠高於在來種,每公頃大約可以收穫1,300公斤,所以也頗受農民歡迎。
-
民國60年(1971),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育成雜交高粱臺中3號。民國61年(1972),由澎湖農改分場引進在中屯重光前寮林投、城北等村里試種約40公頃。試種的結果每公頃的收穫量約4,000公斤,也可以宿根栽培,45於是在當年7月,正式推廣。46民國63年(1974),縣政府會同澎湖農改分場在湖西白沙兩鄉設置高粱專業區,推廣種植臺中3號高粱約500公頃。民國64年(1975)又在馬公湖西白沙西嶼四鄉鎮推行臺中3號高粱大面積生產計畫,實際種植面積約638公頃,每公頃產量約有3,700餘公斤。
-
民國65年(1976)澎湖發生亢旱,導致蚜蟲肆虐及紋枯病蔓延,高粱歉收,臺中3號對病蟲害抵抗力弱的缺點逐漸顯現。48第二年的情況更加嚴重,各鄉鎮的臺中3號高粱普遍發生蚜蟲病害,雖然縣農會呼籲農民趕緊施藥殺蟲,49但是即將收成的高粱,仍然染上紋枯病,整株枯萎致死。50幸而針對臺中3號的缺點改進的新品種「臺中5號」培育成功,才及時挽救了全臺灣的高粱危機。後來澎湖農改分場引進「臺中5號」試種的結果每公頃產量約6,121公斤,遠高於臺中3號。而且根據於酒公賣局嘉義酒廠的分析,臺中5號高粱米的澱粉含量及生成的酒精,也都高於當時使用的泰國進口高粱米及臺中3號高粱米,於是從民國67年(1978)開始在澎湖全面推廣種植臺中5號高粱。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知識建檔|2021-12-10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