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後窟潭、后窟潭
-
本里於
清領時期稱為後窟潭,位於
火燒坪之北。聚落地名起源於本地原有三窟水潭,中之潭現今已填埋,只留存兩潭,分別稱為
日潭及月潭。因在
澎湖本島(
媽宮)後方之潭,社名乃稱為「後窟潭」。戰後,後窟潭改為二字地名,取其原有日、月兩潭之意—「日月重光」,乃改名為重光里迄今。
-
本里先民
呂氏先祖
呂新興,於永曆年間由福建泉州同安遷居本地開墾,為最早在本里從事開墾的居民,後世子孫又稱為
後窟潭呂氏。另外,本地另有
葉氏宗祠,其先民於清領中期率領宗親入墾本地,迄今亦兩百餘年。即本村於
清領時期屬東
西衛澳管轄,以後窟潭為社名。日治初期稱為東西澳后窟潭鄉,隸屬
隘門辦務署管轄,其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里改名為重光里迄今。
民國62年(1973),本里列入
馬公都市計畫區,文光路、民族路之擴建延伸可直達社區,使本里發展成為
馬公市郊理想的住宅區之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重光里位在
西衛里的西南邊,北、西兩面濱海,東與
西衛里相連,南接
光榮里。因為聚落的西南角有3處天然的水潭,又」也處在
馬公宮的後方(北方)而被稱為「後(后)窟潭」(一名「潭邊」)。後窟潭的拖名最早出現在清
乾隆12年(1747) ,范成的《重修臺灣府志》稱為「后窟潭澳」(1747:40);
胡建偉的《
澎湖紀略》則稱為「後窟潭社」,屬於東
西衛澳(1771:33)。
日治時期稱為「後窟潭鄉」,和
西衛社同屬一個警察管轄區。
民國35年(1946)改制為「後窟潭里」,面積約0.809平方公里,人口有837人。後來政府規定村里名一律改成兩個字,當時後窟潭的三個水潭已少掉一個,而村民多把剩下的兩個水潭分別稱為日潭(東)和月潭(西),因此在
民國36年(1947)取「日月重光」的寓意,改名為「重光里」(
蔡平立1984:195)。重光里的傳統民居也是多背海面陸,朝西南而建,大致上以在聚落南端交會的兩條南北向牛車路(稱為東路和西路)為界,分為3個甲頭。東路以東的群落稱為
東甲,居民以
葉姓為主,也有少數的陳姓和
胡姓;西路以西的群落稱為
西甲,居民大多是
呂姓;兩條路之間的群落稱為
中甲,居民以陳姓居多,間雜著少數的
葉姓和
胡姓(郭金龍等2002:74)。
-
重光里的位置雖然和
西衛里相當,但是因為聚落西側設有一座軍營(砲兵),更遠處則是草仔尾(又稱草席仔尾或
草樹仔尾)公墓,主要的聯外道路(今文光路)東側早期也有軍營(庫房),所以聚落外圍新建的住宅比較少,也比較晚出現。
民國80年(1991)以後的新建民宅多集中在文光路以東,由聚落到營區之間,及通往
西衛里的五福路兩側;到目前為止,住宅區和南鄰的
光榮里之間還有不少的空地,五福路的新住宅則已和
西衛里連成一氣。
-
人口的變遷
-
重光里的人口自古就比
西衛里少很多,人口增加的速度也遠比
西衛來得慢。
民國35年(1946),只有903人,之後的兩年人口也有減少的現象,
民國39年(1950),重光里的人口回升到943人;到
民國48年(1959)才增加到1,039人。由鈴重光里境內不但有兩處軍營,而且
馬公的垃圾場及火葬場也都設在重光里的西南側或邊緣,因此,縣政府在
民國62年(1973)和76年
(1987)所公佈的
馬公都市計畫,都沒有對重光里的人口增加產生立即的影響;直到
民國87年(1998),重光里的居民人數才增加到1,384人,
民國89年(2000)再增加為1,517人。不過這些新增的人口還是大多集中在重光里和
西衛里之間的五福路兩側,重光里南側(四維路以北)新增的住戶並不多,雖然縣政府在
民國90年(2001)封閉了垃圾場,並且在原址積極進行綠美化,但是重光里的人口仍然不到
西衛里的1/2,到
民國94年(2005)只有1,612人。
-
位置與空間變化
-
重光里的地形東西比較寬,南北比較短,北、西兩面臨海,南以四維路轉敬業路(到春暉公園東南端),和
光榮里相連,東以「山仔尾項」(
西衛里稱為「南山仔」)及「烏石溝」和
西衛里為界。聚落的西南側就是俗稱為「草仔尾」的
馬公第一公墓(
墳墓多已遷葬),境內除了現在的五福路及文光路附近之外,旱」也並不多,所以自古人口就比較少。重光座落偏處在偏北側的海岸邊,民居多分佈在
威靈殿的面、南兩側,旱田則分佈在聚落的東、南方,但是
威靈殿的東南邊俗稱為山仔尾項的小丘,當述人都把它視為一條山龍,山丘上的土石腳是不准動鋤的,只有小丘北端到「烏石溝」之間的旱地才有人耕種。
山仔尾頂以南俗稱為「山仔後」,山仔後以南到現在的文光路稱為「
南山前」;文光路以西稱為「
火燒坪後」,以前整個
火燒坪後到「窩底埔」海濱一帶也都是重光里民傳統的旱田。因為耕地的面積不大,據說在
日治時期,連最西端的「草仔尾」海邊的沙地都有人去開墾成瓜田。最西端的「鼻頭」北、西兩面,則都有面積相當廣闊的沖積沙灘,而形成一片潔白的「白沙尾」。據說早期白沙尾大約由鼻頭向西延伸了500到600公尺,南北長達1至2公里,連鼻頭北岸都被沙灘包覆,居民都來這裡挖沙回去使用,13
日治時期還有3座灰窯分別在窩底埔、崁仔腳(
崁仔頭北方)及沙灘上燒製石灰;約
民國60年(1971)左右,政府陸續在鼻頭兩側修建防波堤之後,有3戶養殖業者先後在岸邊築塭養魚,目前沙灘已完全消失了。日治初期,窩底埔附近靠近
火燒坪的海邊,被劃為
馬公市區的垃圾場;鼻頭以南的白沙尾一帶則被指定為日軍的靶場和跑馬場,沙灘幾乎都不准居民進去。日治中期以後,又把現在的民族路以東的忠義廟(
光榮里境內)到今砲兵營區(塔尖南邊)連線以西劃為公用墳場,使後窟潭居民的生活空間幾乎縮少了一半。
民國38年(1949)以後,國軍除了把塔尖南側的私有土地徵收為軍營之外,又在
山仔尾頂南端設置了一處庫房營區,而現在的消防局大樓一帶也被闢設為靶場,使得重光里的面積更加的縮減。因此從日治中期就有不少的居民,在受過學校教育之後,就紛紛進入澎湖廳、重砲兵大隊及海軍要港部工作,來維持家計。重光里由於鄰近草仔尾公墓及垃圾場的關係,聚落的發展比較受到限制。
民國60年(1971)左右,新興的住宅多分佈在現在的四維路到敬業路之間,大約到
民國70年(1981)以後,才有一些連棟式的「二樓三」透天公寓出現在五福路、文光路交叉口一帶,然後慢慢延著這兩條道路向東、向南延伸。但是到目前為止,文光路西側的住宅仍然只發展到俗稱「西路」的路口,而東側的住宅則已經擴展到陸軍的庫房(已廢置)一帶了。
民國80年(1991)以後,五福路一帶的住宅迅速發展,尤其是在「大福保齡球館」開幕以後(現已歇業)更是蓬勃。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6輯|
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01-13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