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西衛里

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本里於清領時期即以「西衛」為稱,地名之由來,據《馬公市志》記載:「其社名因鄭成功據澎時安撫司,並率楊祖、林福、張在三將,分守『東衛、中衛、西衛』。」鄭成功派兵駐守西衛的位置乃現今之西衛里,此沿革在清領時期不但成為東衛、西衛之社名,更為「東西澳」之澳名。
-
本里王姓先民先祖王淑慎,於永曆年間時即由福建漳州海澄遷居本地開墾,後世子孫又稱為西衛王氏。由於王氏甚早來到馬公從事開墾,故於清領時期即已建有家廟,奉祀開澎祖王淑慎。本里由於開發甚早,清領初期的文獻即有以西衛澳、東西衛澳的記載形容本里。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清領中期以後,本里屬東西衛澳管轄,以西衛為社名。日治初期稱為東西澳西衛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里則改稱為西衛里迄今。西衛里與重光里民國62年(1973)同時劃入馬公都市計畫區,加上本里因鄰接市區人口最多的朝陽里,又靠近市區進出郊區的交通幹道,移入居住的人口頗多。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西衛里位在馬公市區北面,西臨重光里,南界朝陽里西文里二里,東、北濱臨澎湖內海。西衛里地名之由來,因「清代前稱:西衛社。其社名因鄭成功據澎時安撫司,並率楊祖、林福、張在三將,分守『東衛、中衛、西衛』,安撫司暗澳文澳)當有中衛。其東北三里處駐兵稱東衛(即現之東衛里),其西北五里處亦駐衛兵稱西衛,其位置即現今西衛里。此不但成為東衛社、西衛社之設明。更為『東西澳』原稱『東衛西衛澳』,本里在日治仍稱為西衛。……本省光復後劃分行政區域,命名西衛里。」
-
資訊引用|台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西衛里是馬公市區最北方的郊區聚落,北、東兩面濱海,西與重光里相鄰,南和西文里朝陽里光榮里三里相接,早年是澎湖典型的農漁聚落。西衛的地名最早見於清康熙25年(1686),蔣毓英的《臺灣府志》稱為「西衛澳」,清朝領臺之後稱為「西衛社」。據說是因為明鄭時期在「暗澳」(今西文里)設置「安撫司」之後,又在暗澳西北約5里處駐兵防守而得名(蔡平立1984:195)。
-
日治時期西衛社稱為西衛鄉,起先歸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後來又改歸埔仔尾的北警察官吏派出所(起先稱為西衛警察官吏派出所,不久遷址改名為紅木埕警察官吏派出所,再改為北警察官吏派出所);民國35年(1946),改制為西衛里,面積約1.315公平方公里,人口有1,264人。民居多背海面山,坐東北、朝西南而建,大致上以公廟「宸威殿」為中心,分為東、南、西、北4個甲頭。廟東的群落稱為東甲,居民以王姓居多;廟西的群落稱為西甲,居民以吳姓最多;廟以北的群落稱為北甲,由鄭、藍、高等姓氏雜居;廟西南方的群落稱為南甲,居民以陳姓為主,西南端的「崎頭頂」也有幾戶吳姓;而位在聚落南方的「山寮」則有3戶高姓的人家(郭金龍等2002:79)。西衛里在民國60年(1971)以前,民居很少向傳統的居住圈外擴展,民國62年(1973)年,南鄰的光明里被納入馬公都市計畫範圍之後,現在的光復路及六合路交會口處才逐漸出現一些連棟的樓房。經過20年的發展,到民國80年(1991)以後,這一帶已成了馬公市新建住宅的集中拖之一,目前密佈在光復路兩側的新建民房,已延伸到南鄰的光榮里(三多路)一帶;而通往重光里的五福路兩側住宅,也己打破了兩里之問的界線。
-
人口的變遷
-
西衛里本來就是馬公近郊人口比較多的一里,在民國35年(1946),已有1,264人。這時候因為在戰爭時前來躲避空襲的馬公居民陸續返回市區,曾經出現過兩年小幅度的減少,到民國38年(1949),才回升為1,258人。不過這些增加的人口似乎和大陸撤退的難民潮沒有什麼關連,而是人口自然增加的結果。此後,西衛里的人口年年都有增加,民國47年(1958),已增加到1,552人;到民國58年(1969),更增加為2,081人。民國62年(1973),縣政府公佈的「馬公擴大暨修訂都市計畫」,把計畫範圍延伸到光明里(含今光榮里)和朝陽里(含今陽明里),更使得西衛通往馬公的光復路及聯絡重光里的五福路兩側,也逐漸出現一些外來居民的連棟式「透天厝」,而導致了西衛的人口加速成長,到民國69年(1980),已增加到2,681人。民國72年(1983),縣政府公佈的「變更馬公擴大暨修訂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把計畫範圍稍加擴大到與西衛、重光二里的邊緣時,西衛里的人口更增加為3,079人,而超過了南鄰的光榮里民國87年(1998),西衛里的人口因為南鄰的光榮、朝陽兩里人口日趨飽和,外來人口加速轉向更外圍的地區發展,而增加到3,500人,成了馬公市人口數僅次於朝陽里的第二大里;民國91年(2002),西衛里的人口繼續增加為4,023人,到94年(2005)有4,013人。
-
位置與空間變化
-
在傳統上西衛里和重光里,大都以「南山仔」(今縣消防局北方的小丘)和「烏石溝」為界。西衛里的拖形南北長,東西窄,聚落位在中央位置,北側是一個小半島」也形,東南側的海岸線則一直延伸到澎湖科技大學屬於朝陽里一帶;西邊和重光里以春暉園(屬於重光里)和惠民二村之問的巷道為界;南側先以三多路與光榮相接,然再以光復路右轉四維路,與朝陽里為鄰。境內旱地相當遼闊。
-
面衛里的傳統民宅大多分佈在公廟宸威殿西、北兩側,其他的拖區都是旱田或荒埔地,大約可以用現在的五福路到宸威殿的連線,分為南、北兩部份,北部西以一條俗稱為「烏石溝」的山溝(在五福路北側)和重光里相隔,東到西衛漁港,大抵上是一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的半島述形,半島的外綠則是以玄武岩底質為主的潮間帶,只適合從事沿岸的採集漁撈活動。西岸從「草棕港」。(屬淤重光里)往北,依序有「大窟」、「石窟內」及「窟口」等小海灣。草棕港位在重光里的傳統海域內,早年勉強可供海釣小船泊靠,西衛里的漁船也當憑著人多勢眾,而在這捏出入;大窟則是早年西衛經營海上貨運的「透西船」經營(臺廈貿易的三桅帆船)停靠的池方,外緣偏北的海域有4個石滬分佈;再往北的石窟內及窟口一帶,現在有兩戶養殖戶闢建的漁塩。半島最北端的海濱,本來有一道高約2.5公尺的玄武岩海崖,後來,因為玄武岩被開採去做建材而消失;海崖下就是居民從事採集漁業的潮間帶。東岸的「窟口東」外緣有一個稱為「大央嶼」的無人島,俗稱為「南佩仔」,大央嶼東邊有一條可供漁船進出的港道,西側有一條比較淺的海溝,在退潮時(海水深約60公分),可以涉水而過。由窟口東以南稱為「後央仔窟」,早年的後央仔窟南邊有一道俗稱為「蛇頭」的玄武岩脈,戰後因為有人盜採岩石,已被破壞無存;再往南是俗稱為「偎仔」的小海灣,早年曾經是由白沙地區(主要是城前講美等地)來的船隻泊靠的地方,現在也闢設了兩個漁塭。偎仔南邊有一片俗稱為「螺仔硼」的淺水岩礁,是居民撿螺的最佳海域;岩礁西南側,則是俗稱為「順風尾」的岩岸;順風尾南方依序是俗稱為「後滬仔」、「塔尖」及戰後修建的西衛漁港
-
在陸地上,半島的最北端有一個高約11公尺的丘埠,俗稱為「尖山仔」,尖山仔以南的旱地俗稱為「尖山仔腳」,中間有一條俗稱為「中路」的牛車路,在經過「大石鼻」以後,慢慢上坡,再往南通到聚落裡,現在已舖上了柏油。牛車路以西到海岸一帶俗稱為「大窟上」,大窟上以南稱為「磚仔墓」,磚仔墓西南方的突角則稱為「崎仔尾」(在草棕港和大窟之間);草棕港南方的烏石溝出海口俗稱為「溝口」,溝口以東到中路一帶稱為「後壁尾」。向南越過現在五福路之後的旱地,就是俗稱的「山寮」(今光復路西側),山寮西側有一個俗稱為「南山仔」的小山丘,山丘以東越過現在的六合路到澎湖科技大學一帶的旱地,也大多是西衛居民的傳統耕地。
-
澎湖早年,聚落的居民都住在由宮廟信仰系統發展出來的「五營」連線以內,以便尋求心靈上的安全感,12因此西衛的民房大多分佈在宸威殿附近,聚落西側的崎頭一帶只有幾戶吳姓人家,南邊更遠的山寮也只有3戶高姓人家居住。民國57年(1968),靠近光榮里的三多路北側,蓋了4棟由天主教會興建的貧民住宅(惠民二村)之後,附近也陸續興建一些連棟式的「二樓三」公寓。民國62年(1973),有些建商開始在西衛聚落外的「西衛橋」以南,光復路以東興建連棟式的透天公寓出售;聚落西邊的金龍殿西側也跟著出現一些同樣型式的住家,然後逐漸蔓延到五福路南側。
-
民國70年(1981)左右,五福路南側的農述已佈滿了連棟公寓,新建的住宅群又改向光復路兩側發展,一直延伸到山寮原有的3家住戶附近。民國80年(1991)以後,新建的住宅又轉向五福路北側及西衛聚落北方的農她發展;目前,五福路兩側的住家已向西蔓延到烏石溝一帶,和西鄰的重光里的新興住宅連成一氣;而聚落北方還出現了不少以「花園公寓」為號召的雙併、或獨棟式的「別墅型」住宅。至於六合路以東的沙圍一帶則因為正對著冬季的東北季風,一直少有住宅;旱地南端則在民國80年(1991)設置了高雄海專澎湖分部,後來又陸續擴建,並且經過三度改制及改名,到民國94年(2005)已成了一所擁有一千多名學生的國立科技大學。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6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3-11-0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西衛澳:去城西二里許。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西衛(至媽宮旱路三里)


西衛〈距後窟潭三里,無澳。〉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東西衛澳(紅毛城址在文澳西):⋯、西衛社(距廳治陸路五里)、⋯。

可知清領中期以後,本里屬東西衛澳管轄,以西衛為社名。


西北出廳城.......三里至西衛社,即距內港。東西澳:....西衛社(陸路四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