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陽明里

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同義詞彙|土城腳、土城口、五里亭、嘉蔭亭、水道路
-
本里於清領時期稱為「土城腳」,部分則屬「紅毛城」的一部份。日治時期又稱「土城口」、「水道塔」、「五里亭」一帶為現在之陽明里。其名稱由來為該地原有「土城」一座,日治時期又建有自來水儲水塔,故如此稱呼。至於「五里亭」係「嘉蔭亭」之別稱,因清領時期由廳署(文澳)至此地約有五里路程,故稱「五里亭」。民國68年(1979)朝陽里畫出獨立後,政府命名為「陽明里」,採取佳言吉字為命名原則,已不復見地名之原有特色。
-
關於本地的發展,清領時期僅知有「土城」一座,據《重修臺灣縣志》的記載可知,雖然土城建於何時文獻並無可考,但大約可知在乾隆年間即已存在。本地於清領時期大部分屬紅木埕社的一部份,在清乾隆4年(1739),澎湖廳通判胡格在本地建有嘉蔭亭,主要是因為當時由文石書院媽宮之間的道路並無樹林,路途頗遠,因而建亭以供往來旅客休憩之用。由於嘉蔭亭附近皆為官地,故甚少居民在此居住。至道光年間紅木埕鄉民高全在嘉蔭亭西邊蓋有瓦厝一所,雖為開拓本地較早的先民,然亦未能發展成較具規模的聚落。日治時期沿用清領時期的行政沿革,本地仍屬東西澳紅木埕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戰後本區合併於朝陽里,由於人口增加迅速,民國68年(1979)7月由朝陽里劃出,獨立成一里,稱「陽明里」迄今。本里在1980年代前後,分別建有文化中心、體育館及忠烈祠,為澎湖居民假日休閒遊憩的主要場所之一。另外興建的北辰市場,是馬公市日常生活必需品之集散中心。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陽明里本來是朝陽里的一部分,範圍包括清朝時期的「土城腳」、「五里亭」,及日治時期的「火藥庫」,民國70年(1981)以後又增加了現在的第三漁港,南海遊客服務中心以北、到魚貨市場之間的海埔新生地。西以北辰街、光復路,分別與光復、光明二里相接;北隔陽明路、中華路和朝陽里相鄰;東以縣體育館及魚貨市場為界,和西文里相連。陽明里境內自古就沒有多少居民(多住在「五里亭」附近),一直都沒有能發展成聚落;地勢比較平坦的西北部土城腳一帶在清末被劃為軍營,日治以後,境內大部分地方又都成了公教宿舍用地,少有發展的空間。民國68年(1979)設里之後,陽明里境內的兩處軍事用地,陸續釋出給縣政府進行規劃。其中的彈藥庫,在民國56年(1967)發生爆炸後遷到西文里203號縣道北側),民國66年(1977),縣政府將彈藥庫舊址規劃為多功能的文教用地;同年釋出的北辰營區,則被規劃為市場及商業用地;民國70年縣政府也開始在馬公第二漁港北側實施填海造陸,準備興建馬公第三漁港,來疏解原有漁港的擁擠現象,因而使陽明里南側,在現在的新生路以南到第三漁港之間,增加了一大片新生地(張玉璜2005:55)。
-
陽明里在民國70年(1981)文化中心第一期工程完工後,已成了全縣最重要的文教中心;到民國74年(1985)北辰市場開幕啟用,周邊的商店住宅也陸續動工,而成了外鄉的移民不斷擁入的新天地。因此政府也隨著公寓住宅的激增,而加速在朝陽、陽明二里辦理道路開闢及下水道等基礎工程。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4輯|2006年
-
「紅毛城」位於媽宮城外的東北方,可能在250多年前約清朝乾隆初年就有大陸閩南的移民聚落,清乾隆年間成書的《重修臺灣府志》(范咸1742)稱為「紅毛城澳」;到光緒時期的《澎湖廳志》則稱為「紅木城社」(林豪1893:79)。紅毛城的名稱可能是由於當地有據稱是荷蘭人(民間俗稱為「紅毛」)所建的營舍(民間通稱為「城」),後來因為「毛」、「木」的台語讀音相近而被訛寫成「紅木城」,不過民間仍然多稱為「紅毛城」。媽宮東甲的耆老則傳說紅毛城是由東甲的部分居民去開闢的,所以從清朝以來都被視為東甲的一部分,稱為「紅毛城芸」,而早期的紅毛城人也確實有參與東甲宮(北極殿)的管理。戰後,紅毛城芸因為受委任專責管理位於境內的武聖殿,才免除參與管理東甲宮的輪值義務,但是仍然會派人列席東甲的公廟管理會議,只是沒有表決權(余光弘1988:88)。
-
紅毛城的武聖殿是清康熙36年(1697),澎湖水師副將尚宣創建的祀典武廟(關帝廟);10本來位在校場(今澎防部東側)附近,到光緒元年(1875)才由澎湖總兵吳奇隆遷建到紅毛城(林豪1893:57)。現在也有人把武聖殿視為「紅毛城宮」(即紅毛城的甲頭廟),不過武聖殿的維修和祭典開銷雖然都由紅毛城人支應,但是廟方並沒有像其他的甲頭廟一樣對境內的民丁按人頭徵收定額的丁口錢,所以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甲頭廟(余光弘1988:33-34、90)。
-
日治時期紅木城為「紅木埕鄉」,明治32年(1899),將本來屬於火燒坪埔仔尾劃歸紅木埕(許雪姬1991:52);到明治33年(1900)時,居民人數只有289人,大多聚居在現在的朝陽路到陽明路之間,只有少數住在俗稍為「埔仔尾」的述方。明治39年(1906)埔仔尾被指定為貸座敷(酒家、妓院)的營業拖;兩年後又將埔仔尾的「內崎仔腳」(今三民路東北側)編入媽宮東町,到明治45年(1912)整個埔仔尾都脫離紅毛城而被編入媽宮街(上引書:74、85)。
-
戰後,政府承襲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把埔仔尾以外的紅木埕地區劃設為「朝陽里」,當時的面積約0.491平方公里,居民有905人。從民國40年(1951)以後,政府陸續在朝陽里(今北辰市場)設置「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馬公高中中興國小、公教宿舍及文化中心等公共設施,因而逐漸成為馬公市的文教區,陸續吸引了許多外鄉的移民前來定居。民國58年(1969)以後,居民人數急速增加,到民國68年(1979)把陽明路和中華路以南的池方劃分出來,獨立設為「陽明里」(面積約0.201平方公里),朝陽里的面積才縮小為0.29平方公里(蔡平立1984:196)。
-
人口變遷
-
民國68年(1979)才設立的陽明里,人口已有2,866人,可是境內約有將近一半的面積是公有土池;後來公有土拖才陸續釋出,來配合馬公都市發展的需求。其中「紅木埕彈藥庫」,首先在民國70年(1981)改建為文化中心(今文化局),使得附近的中華路兩側,成為相當搶手的文教住宅區,大約每年都增加100到200人,到民國72年(1983)已有3,400人,軍方釋出的北辰營區也開始動工改建為北辰市場。翌年,因為北辰營區(今北辰市場)附近的「澎湖新村」改建的住商公寓落成,陽明里的居民人數,曾經有兩年停滯成長,民國74年(1985)還一度減少為3,369人;到民國75年(1986)才再度增加為3,558人。民國76年(1987)陽明里的人口增加為3,710人之後,「北辰營區」改建的市場週邊的陽明路和中華路沿線,才逐漸成為人口稠密的住商混和區。
-
民國77年(1988)以後,北邊的朝陽、光榮、西衛重光等四里境內也不斷的出現新的公寓住宅,但是陽明里本身卻已沒有興建住宅的空地,因而再度造成人口下降,民國77年(1988)有3,496人,到民國80年(1991),已減少為3,501人。到民國81年(1992),才因為縣農會東北側的舊住宅區完成改建,而再度增加為3,850人的最高峰;但是,翌年陽明里的人口就又減少為3,705人;民國83年(1994),再減少為3,552人。此後,陽明里人口減少的幅度逐漸縮小;到民國93年(2004)有2,995人,民國94年(2005)有2,979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陽明里本來是朝陽里的一部分,範圍包括清朝時期的「土城腳」、「五里亭」,及日治時期的「火藥庫」,民國70年(1981)以後又增加了現在的第三漁港,南海遊客服務中心以北、到魚貨市場之間的海埔新生地。西以北辰街、光復路,分別與光復、光明二里相接;北隔陽明路、中華路和朝陽里相鄰;東以縣體育館及魚貨市場為界,和西文里相連。陽明里境內自古就沒有多少居民(多住在「五里亭」附近),一直都沒有能發展成聚落;地勢比較平坦的西北部土城腳一帶在清末被劃為軍營,日治以後,境內大部分地方又都成了公教宿舍用地,少有發展的空間。民國68年(1979)設里之後,陽明里境內的兩處軍事用地,陸續釋出給縣政府進行規劃。其中的彈藥庫,在民國56年(1967)發生爆炸後遷到西文里203號縣道北側),民國66年(1977),縣政府將彈藥庫舊址規劃為多功能的文教用地;同年釋出的北辰營區,則被規劃為市場及商業用地;民國70年縣政府也開始在馬公第二漁港北側實施填海造陸,準備興建馬公第三漁港,來疏解原有漁港的擁擠現象,因而使陽明里南側,在現在的新生路以南到第三漁港之間,增加了一大片新生地(張玉璜2005:55)。
-
陽明里在民國70年(1981)文化中心第一期工程完工後,已成了全縣最重要的文教中心;到民國74年(1985)北辰市場開幕啟用,周邊的商店住宅也陸續動工,而成了外鄉的移民不斷擁入的新天地。因此政府也隨著公寓住宅的激增,而加速在朝陽、陽明二里辦理道路開闢及下水道等基礎工程。
-
不過幾年之間,陽明里北半部的商店住宅已經延展到中華路兩側;南半部也因為政府將一些公有拖及公教宿舍區出售給民間建屋,而在中華路到新生路之間不斷的出現民宅、大廈,連本來的大山溝(葫蘆井溝)西側也都佈滿了住家。但是,在民國70年(1981)動工,民國78年(1989)完成的馬公第三漁港周邊的60餘公頃海埔新生拖,雖然闢設了整齊的道路,卻因為招商、標售的進展有限,迄今仍然是空曠一片,只在忠烈祠附近的新生路南側,出現少數的商舖公寓。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5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06-17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嘉蔭亭:太傅題詩之路,柳暗花明;右軍高會之亭,茂林修竹。凡茲喬柯飛棟,敢求海島殊方。第由文澳以達媽宮,每多躑躅;衝寒風而冒烈日,未免趑趄。雖蔭樾之樹難栽,而堅緻之亭易設。爰捐清俸,不日落成。庶幾扶杖婆娑,聊舒倦足;擔簦來往,藉息勞肩。坐看碧水淪漪,潮無聲而不怒;遙望遠岡蒼翠,夕有照以皆紅。後之同心,幸為留意。


文澳⋯,有土城,今圮。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嘉蔭亭俗名五里亭,亭在廳治西二里許,前廳胡格於乾隆四年建。因澎湖道旁不長樹木,行人無所休息,故建此以備往來偶憩之所;如樾之有蔭,因以名其亭焉。亭內,中祀三官神、左祀文武二帝、右祀龍王神;餘改祀文武二帝居中、三官神居左、龍王神居右焉。亭久漸圯,乾隆二十九年裡人重修。餘揭其額曰「古嘉蔭亭」云.........嘉蔭亭井俗名五里亭此井泉流極旺,亦無咸鹵之味。凡往來商船、戰艦,皆赴此井取水。井身甚淺,舉手可汲;實乃山凹流泉,故亢旱亦不涸焉。


嘉蔭亭跋澎湖廳胡格(江夏人):太傅題詩之路,柳暗花明;右軍高會之亭,茂林修竹。凡茲喬柯飛棟,敢求海島殊方。第由文澳以達媽宮,每多躑躅;衝寒風而冒烈日,未免趑趄。雖蔭樾之樹難栽,而堅致之亭易設。爰捐清俸,不日落成......


嘉蔭亭(即五里亭):亭在廳治西二里許,載「紀略」。嘉慶元年,前廳蔣曾年重修。二十四年十月,前廳升寶捐俸重修。道光三年,通判蔣鏞於廟外建亭,前築照牆,以御風台;複額云「古嘉蔭亭」。廟西瓦厝一所,本官地,紅毛城鄉民高全起蓋店屋,轉典與王媽生之父;後蓋兩進,並西畔灶廚一小間。東至宮邊,西至壙,南至海,北至後山。用過工料銀一百余元。高姓複於道光九年四月將此店屋,另灰窯一座、亮仔埕一所,杜賣與媽宮社鮑信即倉書鮑國珍為業。通判蔣鏞捐錢三十千,合鮑信出錢四十千,立契執管;每月以租錢三百七十五文交廟祝收為五里亭香油之資,餘歸鮑信收管。日後鮑信子孫不准典賣及租與兵役並婦女居住,以期潔淨。契內標載分明,用印為憑,付鮑信收執;卷付禮房存權。


嘉蔭亭俗名五里亭:在廳治東二里許,乾隆四年前廳胡格建。因澎湖道旁不長樹木,人無所休息,故建此以備往來偶憩之所;如樾之有蔭,因以名其亭焉。中祀文武二帝,左三官神,右龍王神。亭久漸圯,乾隆二十九年,里人重修。前通判胡建偉額曰「古嘉蔭亭」。嘉慶元年,前通判蔣曾年,二十四年前通判升寶,俱捐俸重修。道光三年,通判蔣鏞於廟外建亭,前築照牆,以御風台...


嘉蔭亭井:俗名五里亭,泉流極旺,亦無咸鹵之味。凡往來商船、戰艦,多赴此井取水。井身甚淺,舉手可汲,實山凹流泉,故旱亦不涸.....東出大東門,二里至樾蔭亭(俗名五里亭),一里至文澳,即界內港(由樾蔭亭折而西南二里餘,至金龜頭炮台,地臨大海,與西嶼對峙。)


然後,到附近的嘉蔭亭,俗稱五里亭,位於媽宮城與文澳鄉間的大路旁。距離媽宮城西門〔東門〕二華里。《澎湖廳志》有下列記載...

台灣踏查日記 /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