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文石書院紀錄

2022文石書院紀錄|拍攝日期:2022-02-09(星期三)

文石書院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孔子廟、孔廟、至聖廟
-
文石書院(孔子廟)澎湖從康熙22年(1683)納入清廷版圖到乾隆30年(1765),這80餘年之間僅有7位士習者取進生員(考取秀才),乾隆31年(1766)的歲考,甚到沒人報名應試,後來在胡建偉積極挑選,並且捐廉資助下,才有幾位士子成行應試,結果取進了3人。當年冬天,貢生許應元、張綿美以及監生蔡聯輝等人,呈請通判胡建偉捐建書院。胡氏在上報臺灣道、府官憲,獲得認可之後,捐廉百兩,並擇選文澳西偏,距廳治300餘步一帶創建書院。乾隆32年(1767)孟夏,書院落成,因為澎湖盛產文石,其石不論色彩、紋路都很繽紛顯耀,為了期許澎士文章都能如同文石一樣,於是以「文石」命名。文石書院是一棟三進的建築,前進有頭門三間,中架魁星樓;第二進是三楹講堂,內祀有宋、周、程、朱張五子;後進有堂三間,中祀文昌帝君,左右兩間為山長住所,另外,東西兩旁各有耳舍十間,做為學生住宿及學習之所(胡建偉1771:76-77.80)。
-
文石書院的經費來源除了臨時的捐款之外,主要是來自書院名下產業的學租。這些學產都由總董掌理,但根據《澎湖廳志》記載,書院的經營管理向來不善,歷年借項多被侵佔。光緒11年(1885),通判程邦基積極追討書院歷年及大小賓興(參加科考的旅費補助)的欠項,以清理書院呆帳。並利用收回款項建蓋店屋,收租充做院費。為了防止以前弊端,又訂定新的章程及改選董事辦法,書院的營運才又步上軌道(林1893124-125)。
-
明治28年(1895),地方人士為了保存固有文化,將書院改為「孔子廟」,以免被日本人拆除;之後先後在大正7年(1918)昭和8年(1933)民國44年(1955)3次重修大致都維持原貌,直到民國52年(1963)大修時才把書院的面目徹底更變,只有登瀛樓倖能保存原貌(鄭紹裘1997:167)。孔子廟在民國81年(1992)被列為危險建築,於民國88年(1999)拆除重建,已於民國91年(2002)竣工。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七輯西文里東文里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