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東文里

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同義詞彙|文澳底、暗澳底、東文澳、穩澳、暗澳、文澳
-
本里於明、清代與西文里並稱為「穩澳」、「暗澳」或「文澳」。到此處有如是到了澳的盡頭,故又稱為文澳底、暗澳底。戰後文澳分為兩個聚落,本里由於位於文澳之東邊,稱「東文里」迄今。
-
本里在300年前,蔡姓先祖蔡允偕妻從金門到興仁,再到東文,於本地搭草寮種絲瓜為生,後開拓繁衍而成東文澳。本地清領時期文澳社的一部份,位於文澳社內四甲中的南甲。日治時期西文里並稱為東西澳文澳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至昭和19年(1944)文澳已分為大暗澳大文澳文澳一保)及暗澳底(小文澳文澳二保)兩部分,本地屬暗澳底,為馬公街所管轄。戰後本里則改稱為東文里迄今。本里除新式樓房林立,另設有公家機關、一些文教及金融機構,使得本里近年來的人口逐漸增加。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聚落沿革
-
現在的西文里開發很早,清領初期就已形成聚落,可能是因為位處媽宮灣東北端的岸邊,比較隱蔽而被稱為隱澳暗澳,後來又訛寫成讀音相近的文澳。《澎湖紀略》說:「東西衛澳(紅毛城址在文澳西):⋯⋯文澳社(舊名暗澳。廳署暨書院俱在此)」(胡建偉1771:33)。此後,現在的東文里(暗澳底)也慢慢有人居住,《澎湖志略》說:「文澳底至媽宮旱路四里,文澳媽宮旱路三里」(周于仁胡格1983:177-178)。
-
由此可知到乾隆年間以後,西文、東文這兩個聚落就合稱為文澳社,屬於東西(衛)澳,又建有廳署及文石書院,因而成為當時文教發展的中心;兩地相距只有一里之遙,因為東文位在暗澳的盡頭(南端),所以被稱為「暗澳底」、「文澳底」。日治初期東西澳稱為文澳鄉,隸屬隘門辨務署管轄,明治42年(1909)才劃為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轄區;大正9年(1920)再改稱為馬公街文澳區,到昭和19年(1944)又分為大暗澳大文澳文澳一保)及暗澳底(小文澳文澳二保)兩部分(顏尚文2005a:154-155)。
-
早年的文澳分為東、西、南、北四甲,東甲、北甲的居民以林姓為主,林姓先祖早在明朝永曆年間就由福建泉州晉江縣入墾,後世子孫陸續繁衍,成文澳林氏(莊英章1997:89)。西甲由雜姓所組成,而南甲就是現在的東文里。東文里的居民有蔡、莊、陳三大姓,其中的蔡姓,據說是300年前由金門到興仁,再遷東文,搭草寮種絲瓜維生,後來才繁衍成東文聚落。民國35年(1946)暗澳改為西文里,面積約1.3平方公里,人口862人;而暗澳底則稱為東文里,面積約1.1平方公里,人口有836人(郭金龍2002:96)。
-
東文里的人口在民國35年(1946)有836人,翌年,也逐年下降,但是都還維持在700人以上。民國46年(1957)東文里的居民人數開始止跌回升,到48年(1959)已有823人,民國50年(1961)又增加到902人;此後,東文里的人口大抵都有小幅的增加,到民國56年(1967)又出現下降的現象,翌年更減少為892人。民國58年(1969),東文里的人口才因為軍人納入戶政管理而回升到930人,可是第二年起就又有小幅的減少,直到民國68年(1979)減少到742人的低谷。民國71年(1982)起,東文里的人口幾乎每年都增加100多人,到民國81年(1992)已增加到1,923人。民國84年(1995)東文里的人口已增加為2,099人,民國87年(1998)再增加到2,547人,民國92年(2003)增加為3,151人,而在翌年寫下3,245人的最高峰,到民國94年(2005)還有3,219人。
-
位置與空間變化
-
西文里和東文里一直都是傳統的農村聚落,境內有廣闊的旱田。西文里的居民大多聚居在徂師廟到聖真帘殿連線北側一帶,也有少數散居在西端的「山仔尾」及東北方的「山寮」一帶;居民的信仰中心文澳祖師廟則處在聚落西南側的海岸邊,其他的地方大多是旱地,旱地東端的丘地及北端(今203號縣道北側)的海濱則是傳統的墓葬區。東文里的民居都聚集溫極殿東側,旱田分布的範圍更遠到今天的國軍醫院及中山國小一帶。兩里的公廟前及旁邊不遠都是海岸,但是海域都不適合築港,只是可供居民利用農閒時就近從事沿岸採取漁業的潮間帶
-
西文里在清朝初期曾經是澎湖通判衙門的所在地,聚落中可能有不少的空間被充做官署用地,有一條官用的牛車路(今205號縣道)沿著海岸,通到媽宮乾隆31年(1766)又在西偏的臨海坡地上興建「文石書院」(今孔廟),到光緒15年(1889)通判衙門遷到媽宮城內之後,官衙用地才逐漸回歸民用。日治初期曾在山仔尾東側闢設陸軍合葬墓地(1895年,又稱千人塚),又在聚落北側闢設了兩條「軍路」(今203號及204號縣道),以方便馬公白沙方向及拱北山的交通。昭和3年(1928)也先後在山仔尾南側興建澎湖神社,在今文澳派出所附近闢設第二水源地;後來又為了備戰而把東文里南方的大片旱地徵收闢建海軍輕航機機場(戰後分別被劃歸前寮案山2里)。
-
戰後,西文、東文兩里的空間變化更大,首先是民國46年(1957)在今中華路南側(馬公高中對面)興建漁類共同加工場,接著在民國48年(1949)經國防部核准,在原忠烈祠西南側山坡興建「澎湖防區官兵休假中心」,又徵收203號及204號縣道之間的大片農地,闢設為國軍的「天祥營區」(今國軍聯保廠),民國53年(1964)又把千人塚一帶改建為澎湖縣立馬公初級中學
-
民國62年(1973)公布的「擴大暨修訂馬公都市計畫」,把馬公市區的範圍向東延伸到東文里和案山里西文里案山里一帶除了住宅區之外,也規劃有商業區、機關用拖、學校用拖及遊憩設施(都在第三漁港附近),而現在的203號縣道北側、南側及第三漁港東岸則劃設為工業用拖,使得農業用拖大蝠的縮減。翌年,臺電公司遷建到西文里120號現址;民國66年(1977)西文里97-14號的肉品市場(屠宰場)也完成遷建(均在今203號縣道北側)。民國70年(1981)起又動工闢建第三漁港並開始在今新生路南側填造海埔新生拖(共填築60餘公頃,其中位在西文、東文的約34公頃),使得西文、東文兩里的潮間帶從此消失,原有的聚落空間也出現了鋭變。
-
依照民國78年(1989)公布的「馬公第三漁港附近述區細部計畫」,第三漁港附近的計畫面積共約166公頃(約佔馬公都市計畫範圍的29%),計畫在內的土地共分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漁業區(又有甲種乙種之分)、儲油區及水域等8類。其中以住宅區和工業區的面積最大,住宅區主要有東文里局部及案山里原有群落2個單元(面積約24公頃);工業區大致沿著港岸設置,約有24公頃。計畫區內總共開闢主要道路2條,及闢設一個徑長100公尺的圓環,以建構港區的核心意象;民國74年(1985)圓環落成,新店路也在民國79年(1990)正式命名通車,後來陸續通車的道路計有永福街、永祿街、永壽街、文德街、文安街、文學路、文山路、文明路(以上南北向)、新店路、新營路、新明路、文前街、民富街、民裕街、大賢街(以上東西向)等14條道路。西文、東文兩里的門牌號碼也在民國94年(2005)3月依路名改編迄今。現在的西文里和東文里不但是馬公市區新興的住宅區之外,也是最主要的工業用地,兩里境內已經是公寓大樓、住宅林立,修車廠及鐵工廠最密集的地區了(張玉璜2005:24-26、33-35)。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7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1-11-22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娘宮稍後二里,為穩澳山,山形頗行坦。

皇明世法錄 / |


澎湖暗澳城明嘉靖年間,都督俞大猷追流寇林道干至此,因築焉。今頹圯,故址尚存。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一曰暗澳在大山嶼之東。原有土城,今圯。巡檢司署在此。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暗澳在大山嶼之東。原有土城,今圯。巡檢司署在此。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文澳底至媽宮旱路四里。文澳至媽宮旱路三里。

可知本里由於距西文里有一里之遙。


澎湖在臺灣西,阻隔海洋,非舟莫達。舊六十二澳,曰南天嶼、草嶼、西嶼坪、貓嶼、布袋嶼、.....、暗澳(今更名文澳,建文官衙署)


文官衙署在文澳,武官衙署在媽宮澳,俱無城垣。惟金龜頭有小城,名新城;二門,規制甚狹,周圍不及一里。無居民,惟營兵輪翻戍守,亦無常宅其內者。城南臨海,置炮位,蓋以備守御也。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文澳【舊名「暗澳」,駐巡檢司,今改設通判】...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文澳:在廳治東北四里。即暗澳。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東西衛澳(紅毛城址在文澳西).....文澳社(舊名暗澳。廳署暨書院俱在此)..........十三澳詩:粉署何嫌冷似冰(廳署在澳內),東西分衛蔚雲蒸(澳即東、西衛)。少躬稼穡先疇美,多羨魚鹽舊業增。屋結海隅鄰叔敖,人誇豪氣擬陳登。案山頭看鯤游浪,會向風雷化大鵬。


暗澳城:暗澳城在澎湖。縣志:明嘉靖間,都督俞大猷征海寇林道干,留偏師防守,築城於此。遺址猶存。

臺陽見聞錄 / 唐贊袞|


東出大東門,二里至樾蔭亭(俗名五里亭),一里至文澳,即界內港(由樾蔭亭折而西南二里餘,至金龜頭炮台,地臨大海,與西嶼對峙。)


東西澳:...文澳社(距廳城三里,舊名暗澳。舊廳署暨文石書院在此)


暗澳城,明嘉靖間,都督俞大猷逐海寇林道干時,留兵守澎,築城於此。遺址猶存(「台灣府、縣志」俱載,今無考)


文澳鄉在它的西邊,是古時候暗澳城的所在地,明嘉靖年間,都督愈大猷追討海寇林道乾時,在這裡築暗澳城守護。台灣府縣的志書說,在更早的年代還可以看到遺跡,但是現在都沒有留存。清國領台以後,澎湖隸屬台灣縣,會經在這裡置一名巡檢治理,當時的公署就在道城址。雍正五年改設通判的時候,也利用原址為公署,只不過增建式廊而已。按舊暗澳城就在公署的位置,後來改建公署時,原來的城跡都失去踪影...

1901年01月01日|台灣踏查日記 /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