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拱北山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大城山、大城
-
大城山地處城北村聚落西南隅,山脈呈東南、西北走向,是澎湖本島最高峰。
-
文獻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澎湖本島最高之山拱北山,因能拱護北方,故名。早年山上即設有城堡(砲台),日治時代沿用,故稱「大城」或「大城山」(北方的村落叫「大城北」)。自昔迄今都屬軍事區,但自欣欣路往北走,穿過衛兵哨(可通行),可達東衛里大城北
-
文獻參照|《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拱北山為澎湖本島地勢最高之處(海拔55.83公尺),山勢從城北村的南端延伸至該村西側,清代稱此為大城山,該山「當大山嶼之中,距廳治五里餘;為廳治少徂山,乃澎山最高者。延袤七、八里,崗巒平衍,遠盼如列屏。凡臺、廈舟艘往來,皆指此為圭臬。山項高處,前人築城其上,周僅二、三里,遺址猶存(山以此得名)」。7由於地理上的重要性,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荷蘭人於明末天啟年間(1622-1624)即在此築城,清末劉銘傳也興築大城北砲台。日治時期,軍方命名此處為拱北臺,因而逐漸以拱北山取代大城山的稱謂。戰後,此處仍為本縣重要的軍事要地,至今仍處軍事管制區,城北村民仍稱此處為「大城」。
-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知識建檔|2017-07-28。知識更新|2021-10-01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大城山之水分為五條,石隙微泉,涓滴而下。若雨多則溪中有泉可導;一由大城北鯉魚潭至港底之中溝(大旱時,里人常至此求雨),一由蚱腳嶼西流,一由東衛,一由萊園,一南過雙頭挂。皆涓涓細流,緣溪彎曲而行,入於海。


當大山嶼之中,距廳治五里餘;為廳治少祖山,乃澎山最高者。延袤七、八里,崗巒平衍,遠盼如列屏。凡台、廈舟艘往來,皆指此為圭臬。山頂高處,前人築城其上,周僅二、三里,遺址猶存(山以此得名)。陟其顛四望,則五十五嶼環繞目前,浮螺點黛,悉可指數。天氣晴霽,曉顧台灣諸山,顯現如在咫尺。須臾紅輪湧起,海東萬道金光與波瀾相激射,仿佛不見台山;而商舶魚艇,或遠或近,梭織島嶼間,真海外奇觀也。至春夏之交,芳草如繡,下視平疇,苗黍芃芃,四山蒼翠,洞豁心目。秋冬以後,則風沙瘴霧,海氣蒼茫,蜃樓煙市,變幻又難以名狀矣。

故知大城山乃因山頂築有城池而得名。


……次為澎湖本島最高點大城山(拱山)四十八公尺。……

澎湖通史 / 蔡平立|疆域篇|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