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衛里是東往
湖西地帶及北上
白沙地區的要衝地點,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朝
永曆15年(1661),鄭成功進入澎湖,設置「
安撫司」於
暗澳,並分派陳廣為澎湖守將,率領楊祖為一標守東衛,此舉除了防衛廳署的安全外,主要任務則是防範倭寇及紅毛番之搶劫、偷渡及走私等。而東衛即由於衛戍地點位於這三處的最東邊,亦即有東方防衛之意,故取名為東衛。由地名的形成來看,可知命名的原則與軍事組織及位置的方向有密切的關係。
-
本地
呂姓先祖
呂成都,於永曆元年
(1646)至10年
(1656)間,福建金門遷徙至本地開墾,族人後有西遷
西嶼、
望安、大山與拓墾者,其後裔子孫又稱為
東衛呂氏。由於本地甚早開墾,據《
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
清領時期以來,本地即稱為東衛社,直至清末皆屬東
西衛澳管轄。
日治時期稱為東西澳東衛鄉,隸屬
隘門辦務署管轄;
明治42年(1909)歸屬
文澳區東衛鄉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為實施地方自治方便,
安宅里單獨成立一里,本聚落仍稱為「東衛里」迄今。
-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地名由來
-
東衛里位於
馬公市東郊,約3公里的地方,自古就是
馬公通往
湖西、
白沙等地的陸路交通要衝。東衛一名最早見於蔣毓英的《臺灣府志》(1686:32),稱為「東衛澳」;
胡建偉的《
澎湖紀略》(1771:33)則稱為「東衛社」,屬於東
西衛澳。據說是明
永曆15年(1661),鄭成功佔領澎湖時,在「
暗澳」(今
西文里)設置
安撫司之後,曾同時分兵在
暗澳北方的東、西、中三個據點以資防守,其中最東邊的衛戍地點就被稱為「東衛」(陳知青主編1981:壹-27)。明末清初,最早前來東衛開墾的是
莊姓人家,定居在現在的
203號縣道與
東衛國小之間,俗稱為「
後厝山仔尾頂」或「山仔尾頂」的小山丘東南側。約在同一時期來的陳姓,也在附近定居。比較晚到的
呂姓,則另外選擇在更東南的
拱北山西麓一帶定居。
-
日治以後東衛社稱為「東衛鄉」,先劃歸
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到
大正9年(1920),才改為
東衛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戰後,於
民國35年(1946),在每200戶設為一里的原則下,把東衛和北鄰的
安宅及
山尾兩個小聚落合併成「東衛里」。當時東衛里的面積約3.005平方公里,人口有1,929人;
民國40年(1951),為了方便實施地方自治,把
安宅和
山尾獨立劃設為「
安宅里」之後,東衛里的面積就只剩下1.505平方公里了。
-
目前東衛里的居民以
呂姓為最多,其次是
莊姓和陳姓,居民多分佈於現在的
202號縣道兩側,分為五個群落。聚落東端稱為「
東厝」,住屋多坐東朝西,以
呂姓為主,也有部份由
菓葉遷來的陳姓;北側的
山尾頂一帶稱為「
後厝」,居民主要是蔡姓和陳姓,也有少數的
莊姓;
東衛天后宮後面(北側)一帶稱為「
西寮」,大部份的居民都是
呂姓長房的後裔;
東衛水庫邊緣到
天后宮之間稱為「
下寮」,居民大多是
呂姓和
莊姓;
東衛派出所以西到
203號縣道轉彎處一帶稱為「
西窩」,居民也以
呂姓居多(郭金龍等2002:117-118)。
-
人口變遷
-
東衛里在
民國35年(1946)時,包括有東衛、
安宅和
山尾三個聚落,共有人口1,929人,是當時全
馬公鎮人口最多的一里。翌年,開始有不少人出外謀生,人口大幅減少為1,625人;到
民國38年(1949),只剩下1,574人;到
民國39年(1950),才隨著人口自然成長率的提高,而回升到1,629人。
民國40年(1951)把
安宅和
山尾獨立劃為一里時,東衛里的人口又減少為1,289人;直到
民國44年(1955),才增加到1,340人。
民國47年(1958),八二三金門砲戰時,澎湖的駐軍大量增加,身為
馬公市郊軍事要地的東衛里,也增加了不少軍人。
民國48年(1959),東衛里的人口又增加到1,468人;翌年,再增加為1,559人,到
民國50年(1961),已增加為1,602人。
民國52年(1963),
馬公市區的國軍七十二師
師部移駐東衛里東端的「澎湖縣立初中」原址之後,東衛里的人口更在翌年大增為1,820人;到
民國57年(1968),再增加到1,915人;此後,一直到
民國61年(1972),人口都在1,800人到1,900人之間。
-
這時候,雖然澎湖的人口已開始外流到臺灣本島的「加工出口區」;但是從
民國62年(1973),到
民國71年(1982)之間,東衛里的人口卻仍然都保持在1,800人以上;到
民國72年(1983)才減少為1,795人;
民國75年(1986)以後,更減少到1,700人以下。
民國80年(1991)以後,澎湖各鄉村擁入
馬公的人口,在城外地區的
光榮、
朝陽兩里的住宅日趨飽和之後,又逐漸轉向近郊地區的
西文、
東文、
案山,甚至更外緣的
石泉和東衛發展;因此,東衛里的人口在
民國88年(1999),又增加為1,701人;
民國91年(2002),再增加為1,819人;到
民國94年(2005)有1,846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東衛里處在
澎湖本島的主峰─
拱北山(
大城山)西麓,只有聚落的西側有一小段濱臨東衛灣的海岸線;北與
安宅里相連,南臨
石泉里和
光華里,西接
西文里,東與
湖西鄉的
城北村為界(
拱北山就位在交界處)。現在北有
202號縣道、
203號縣道貫穿,南有
澎22號(通往
興仁里)、
澎23號(通往
石泉里)鄉道經過;
203號縣道由
馬公市區到東衛北轉,通往
白沙和
西嶼,
202號縣道則從東衛向東,直通
湖西,因此成為
馬公市區與
白沙、
西嶼、
湖西三鄉之間的重要交通樞扭。
-
東衛里北、東、南三面的拖勢都比較高,聚落大致分佈在現在的
203號縣道以東的
202號縣道兩側,聚落的東、南、北三側都是旱田。海拔約52公尺的
拱北山就位在東衛里的東南側,四周分別有經由
安宅入海的
安宅溝,由
興仁入海的
興仁溝,由
菜園入海的
菜園溝,由東衛入海的東衛溝,和經
大城北(今
湖西鄉城北村),由
港底(今
湖西鄉成功村)入海的
港底溝等5條山溝。這5條山溝時需有源自
拱北山石隙的微泉,涓滴而下,雨多時則都有泉水滙流而下,注入附近的海域,其中的
港底溝和東衛溝對東衛里的農業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居民分別稱之為「中溝」和「
下寮溝」。
-
「中溝」位在
202號縣道南側,
大城北的西方,向北流到現在的
成功水庫,雖然比較靠近
城北村,但是附近的土拖卻大多是東衛居民的旱田。這一帶的地勢由東向西緩緩下降,其中以「尖角」、「
坪頂」兩地的地勢比較高,
坪頂以西的「
崎下」、「窩內」、「
白埕」,和「
鯉魚潭」等地都比較窪下,有不少避風性較佳的旱田;尤其是蜿蜒向西的
下寮溝兩側,更形同一個狹小的河谷地形,到
天后宮西側之後,還匯集了由聚落南方丘地而來的「西埔窩溝」、「石條溝」(條石溝)及「前面溝」等溝水,在現在的
東衛水庫一帶形成了一個俗稱為「下田」的小型沖積盆地,由於水源相對的豐沛,自古就是東衛農業最發達的地段。
下寮溝從「下田仔尾」注入東衛灣,現在水量很小,早期在水多時還可以捉到青蛙,甚致白鰻、黑鰻、鯽魚等。
澎22號鄉道南側的「
香花」、「
菜瓜田」、「
浸水仔」等地,則因為處在北有「
東山仔尾」(
22號鄉道北側)、「
崎頭」,南有「面前」等高地之間,避風效果也不錯,而成為東衛里的另一個農業精華地段。
-
白埕一帶從
日治時期就被徵收做為軍營用地;
民國38年(1949)政府由大陸撤退時,更看上了
拱北山一帶的地勢比較高,在澎湖擁有相對優越的戰略價值,而在西南麓增建了不少的軍事設施(照片2-1),
東山仔尾到現在的
東衛水庫東南的旱地也被徵收,做為軍事用地。12使得東衛里的農田減縮了大半,
澎22號鄉道更形同軍方的專用道路,附近地區幾乎都成了百姓的禁區;
民國60年(1971)軍方才釋出
拱北山西南側的土地,由縣政府進行農地重劃,
民國68年(1979),縣政府把重劃區的大部份土地闢為苗圃(
菜園苗圃),並實施大面積造林。
民國85年(1996)左右,在國軍人力精減的政策下,澎湖的駐軍人數大幅的減少之後,
東山仔尾以西的軍方用地逐漸解禁,目前,
馬公市公所就在這一帶的坡拖上興建了一所市立托兒所(東衛班)。
-
澎23號鄉道以西「
南勢山」(又稱為「大埔項」)則是東衛里傳統的墓葬區,在
日治時期曾經被徵用為日軍的跑馬場,中問有一條早年東衛的學童到
石泉國小上學的
牛車路。戰後這一帶仍然做為軍事用途,
民國47年(1958)金門砲戰時,還當常有傘兵利用這一帶的山坡拖來訓練跳傘。到
民國46年(1957)左右才被規劃為「
馬公第六公墓」,之後還興建了一座納骨塔。而
澎22號鄉道和
203號縣道之間的「下田」,則因為在
民國68年(1979)興工修建為水庫,而使東衛居民痛失了一片他們認為最肥沃的良田。
-
202號縣道北側,現在的
東衛國小以東的旱地,則因為
東北季風比較強,水源也不如聚落南側的
下寮溝一帶豐富而荒廢多時,旱田西端在
民國39年(1950)被徵妝為
東衛國小用拖;
民國48年(1959)縣立初級中學也在東端,
202號縣道旁的「
後窩」一帶購拖興建新校區;到
民國52年(1963)縣立初中和
馬公市區的國軍七十二師
師部交換用地之後,才把校舍改為
師部的營舍(目前為國軍副食品供應站)。
民國70年(1981)左右,高雄的佛光山又在
東衛國小東側購地興建了一棟名為「海天佛剎」的寺院;後來佛剎附近才陸續出現一些里民的新式樓房住宅。
-
東衛國小西側俗稱為「
後厝山仔項」(山仔尾項)的丘拖,早年除了南端有些住宅之外,北邊也是旱地。
日治時期,曾經徵收部份旱田來興建電信載波臺,山仔尾項西北側俗稱為「
鼻仔尾」的海崖和
鼻仔尾南邊的「
豬灶腳」一帶,則因為比較靠近海邊,而成為居民的雜項用拖。在
民國80年(1991)左右,靠近
203號縣道的東側山坡,已陸續興建了一些連棟式的透天樓房住宅,儼然形成了另一個新興的聚落。兩條縣道交叉口的西北側海岸邊,在光復後,曾經有里民申請闢設為養殖漁塭(今
東衛水庫北側的海岸邊),約到
民國75年(1986)左右才停養廢棄;廢棄漁塭北側的荒埔地,則在
民國67年(1978),由
馬公鎮公所興建了一處垃圾堆肥處理場,到
民國91年(2002),垃圾堆肥場原址被闢設為石雕公園後,
縣環保局在原堆肥場東北角設置的一棟廢棄輪胎存置場也於
民國93年(2004)5月遷移到他處。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8輯|
2006年)
-
文字來源|
馬公市村里叢書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02-1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