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偉 ,在澎湖通判任內,政績頗多,尤其對澎湖的文教事業,多所興革,編纂志書之外,創建「
文石書院」,於澎湖設廳考,調補鹿港同知後仍在郡建「澎瀛書院」方便澎湖的考生,這些對文教不興的澎湖而言,無疑起了相當大的作用。胡建偉擅長詩文,《
澎湖紀略》、《
澎湖續編》中錄有胡建偉40餘篇作品,由〈捐創澎湖書院序〉、〈
文石書院落成記〉及替
文石書院擬訂的「學約」10條,援引古籍、說理清晰,可見其古文書寫的功力。至於詩作方面,有30餘首,其中〈渡海紀行〉記
乾隆31年(1776)從廣東三水故鄉赴澎湖任事沿途的遭遇,詩中提及
黑水溝的風浪險惡,可謂記實之作。至於〈澎湖歌〉以自身的觀察,對澎湖之歷史、地理民風等皆有詳盡的描述︰
-
歲不十雨月千風(多風少雨之地),波翻浪覆勢傾倒。匝時鹹水漲漫天,白日昏昏盡窅窅。流沙一片恍飛霜,草未逢秋已盡黃。⋯⋯只合乘潮討海為新畬,揚帆掉槳為犁鋤。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