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66
乾隆31年
西元1766年距離今日約259年,天干地支為:丙戌,此頁面主要放置西元1766年時間軸之相關內容。
- 清領時期教育
者寥寥可數,康熙朝慬顏我揚,至乾隆31年(1766)蒞澎的通判胡建偉,更感嘆「查澎湖數十年來,只有生員七人」。2因此該年 ....
- 澎湖干城:吳宏洛
獻。澎湖武聖廟原在媽宮澳西偏,乾隆31年(1766)胡建偉會澎湖營增修,後屢修葺。光緒元年(1875),協鎮吳奇勳擇紅木 ....
- 胡建偉
有30餘首,其中〈渡海紀行〉記乾隆31年(1776)從廣東三水故鄉赴澎湖任事沿途的遭遇,詩中提及黑水溝的風浪險惡,可謂記 ....
- 石滬
止外海捕漁致生事端干咎無違
乾隆三十一年四月廿三日給
乾隆中期(1766年),吉貝的石滬漁業引起其他澳社漁民之覬覦,致 ....
- 清代澎湖的開發
需旅費支應,導致學子裹足不前。乾隆31年(1766),澎湖通判胡建偉倡建書院,翌年落成,以澎湖盛產的文石為名,稱為「文石 ....
- 災荒救濟─社倉
此社倉賑貸之美制無法遂行,難怪乾隆31年(1766)2月到任的通判胡建偉論曰:「向使前廳何器果能軫念民食、體恤地方,自應 ....
- 閤澎公廟的形塑
。
閤澎的概念究竟起於何時?乾隆31年(1766),胡建偉創建澎湖文石書院。乾隆31年、乾隆32年科歲兩試,入泮者六, ....
- 喪葬救濟─厲壇
建。一在西嶼內、外塹適中道,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通判胡建偉與左營遊擊林雲、右營遊擊戴福捐俸創建,蓋有感於三十年(1 ....
- 澎湖武聖廟重建落成碑記
每年行祭典,儀式隆重。
二、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秋(公元一七六六年距今二一〇年前)澎湖通判胡公建偉到任後,勤政愛民,又尊敬神 ....
- 文石書院
位士習者取進生員(考取秀才),乾隆31年(1766)的歲考,甚到沒人報名應試,後來在胡建偉積極挑選,並且捐廉資助下,才有 ....
- 西文里
5號縣道)沿著海岸,通到媽宮。乾隆31年(1766)又在西偏的臨海坡地上興建「文石書院」(今孔廟),到光緒15年(188 ....
- 東文里
5號縣道)沿著海岸,通到媽宮。乾隆31年(1766)又在西偏的臨海坡地上興建「文石書院」(今孔廟),到光緒15年(188 ....
- 竹篙灣鍾姓
,生於乾隆3年,卒於道光10年(1766-1830)。」推判鍾允棟約於乾隆晚期遷徙竹篙灣,鍾掌應係鍾允棟4世裔孫。
昭 ....
- 小池角郭姓
開基始祖牌內文載:始祖郭琴生於乾隆31年,卒於嘉慶18年(1766-1813);原籍漳州、海庭(按應係海澄)天土保下樓社 ....
- 濟安宮
嶼義祠,後改稱濟安宮,創建於淸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由當時戴總戎、林護協鎮、胡通判等三位官員協力創建。創建至今已 ....
- 結婚
足此數,女方得拒絕接受。
清乾隆31年(1766)胡建偉任澎湖通判,在其所著《澎湖紀略》中對澎湖聘禮的多寡有下列的記載 ....
- 白沙鄉光復前人口
鄉居民的人口統計,自元朝設治至乾隆31年(1766)止,尚無確實的統計數字,至乾隆32年(1767)依據清康熙52年(1 ....
- 大赤崁涂姓
0);涂益生於康熙45年,卒於乾隆31年(1707-1767)
按此世系表之記載,頗多疑問:其一“南昌”為涂氏之郡號, ....
- 瓦硐涂姓
9年;涂益生於康熙45年,卒於乾隆31年。
按此世系表之記載,頗多疑問:其一,“南昌”為涂氏之郡號,編者或係將郡號,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