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清代澎湖的開發

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康熙23年(1684),清廷於臺灣設置臺灣府,下轄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等3縣。澎湖屬臺灣縣轄下,設置巡檢司,以巡檢為澎湖最高階文官。澎湖在行政體系與軍事體系上,與臺灣緊密連結,尤其在港口的戍防上,早期是以澎湖與鹿耳門兩港口為軸線,即「澎湖乃臺灣之門戶,而鹿耳門又為臺灣之咽喉。」例如康熙51年(1712),康熙皇帝即認為「朕思臺灣、澎湖之地關係甚大,海壇南澳兩處不甚緊要。」因此,相較於行政體系,澎湖的軍事體系即顯得龐大,由直屬於臺灣鎮總兵的水師駐防。澎湖的水師分為左、右兩營,駐紮及防汛區域包含澎湖各主要澳嶼,由副將節制,總人數達2,000人。雍正5年(1727),在福建總督高其倬的建議之下,清廷將澎湖的巡檢司裁撤,改設澎湖廳,其行政長官為糧捕海防通判。光緒11年(1885)澎湖廳增設八罩巡檢,除管理轄區治安外,亦擔負海難救護之責。
-
鄭氏投降之後,清廷將鄭軍及其眷屬遷回大陸,澎湖的人口因此有所減少,如大嶼「偽時居民稠密,今俱移在八罩島」、員背嶼員貝嶼)「偽時居民甚眾,今止零落一二家。」以現存清代臺灣最早的方志,即蔣毓英的《臺灣府志》所載,清廷領臺時,「澎湖民五百二十三;口偽額九百三十三,底定存冊五百四十六。」由於通常以繳稅之丁口來計算,實際人口應有數倍之多。明末清初的移民,其祖籍地以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金門為主,之後則有所擴大,包括泉州的南安、同安、安溪等縣,漳州的海澄、龍溪等縣,甚至有來自江西南昌的移民。實際的移民案例,諸如康熙中葉泉州府同安縣人紀琯入墾馬公;泉州府同安縣人紀漢於雍正、乾隆年間遷入現今的興仁里從事拓墾,成為當地紀姓的開澎先祖;泉州府安溪縣人陳星輝於雍正年間入墾白沙鄉講美村;泉州府同安縣人黃仁長於雍正年間遷入西嶼鄉定居。另有少數非福建籍的移民,如涂五郎、涂益皆兄弟從江西南昌入墾白沙鄉。至嘉慶年間,另有福建泉州南城外磁灶庄的吳姓,遷入西嶼竹灣村,被稱為竹灣吳氏。
-
依據《澎湖志略》所載,乾隆元年(1736)澎湖共1,683戶、13,417人。163至乾隆27年(1762),澎湖人口已增至2,752戶,成丁男婦11,938口,幼丁12,114口,合計24,052人。164意即清廷領臺之初如有2、3千人,則80年間,澎湖人口增加將近10倍。至乾隆32年(1767)後,通澎十三澳,共人戶2,802戶,男女共25,843丁口。165至道光8年(1828),編查保甲?戶冊,共8,974戶,男婦大小共59,128丁口;換言之,乾隆32年道光8年1767-1828)的61年間,人口增加1.29倍。166由於人口的增加已達到土地負載的上限,當時對於自然資源的利用已無法使人口再增加,使人口成長甚為緩慢。至光緒19年(1893),人口雖增至67,541人,然65年間人口卻僅增加0.14倍。
-
由於澎湖地狹民稠,田地不足耕種,在經濟的壓力下,居民向外謀生、遷移的情形甚為普遍。早在清代初期與中葉,即有澎湖人利用風季不能出海作業的時間,前往恆春一帶燒木炭或種植甘藷,等收成後再載回澎湖。部分人於來往數年之後,舉家遷移屏東定居,此乃造成早期澎湖人大量移住屏東的原因。清代中葉之後,澎湖人向外移出的目的地,轉換成當時在臺灣本島最為繁華的臺南,以經商或苦力為業。至清末,澎湖的人口壓力更大,《澎湖廳志》即描述:「前者土薄為患,今則地力經營已盡,遂有人滿之患;其不能不外出謀生者,時勢則然也。」;「澎民之赴臺謀生者,年以千百計⋯⋯地狹民稠,田不足耕,榖不給於養,不得不尋親覓友,以圖餬口。」澎湖已從大陸的人口移入地轉變為人口移出地,而澎湖的移出地即是臺灣本島。
-
清代澎湖的農業,就糧食作物而言,有水稻、小米高粱、麥、地瓜等作物,然因自然環境的限制,水稻栽種不多,如雨水不足,就只能轉植雜糧;而地瓜易於栽種,在糧食作物中甚為重要,因此《澎湖廳志》特將地瓜列入「五穀」之內。172因農作物生產有限,使漁業極為重要,可列為澎湖物產之首位,普遍以半漁半農方式營生。因漁船僅能依靠風力、人力,捕魚以澎湖列島週邊為範圍,以現今的標準來看,屬沿岸漁業的型態。另外,潮間帶的採集與捕魚亦具有在地的特色,例如堆疊「石滬」依靠海水的漲退潮來捕魚,或是海菜、貝類的採集等等。
-
澎湖以海與臺灣、大陸相隔,與外界的貿易甚為重要,商業發展甚早,如康熙24年(1685)的蔣毓英《臺灣府志》云:「澎湖、廈門原無設渡,僅附搭商船往來」。另據雍正年間(1723-1736)的《澎湖志略》云:「澎湖四面環海,非舟莫濟,商船二十八隻,杉舨頭一百二十八隻;鉅者貿易於遠方,小者逐末於近地,利亦溥哉。」就貿易的物品而言,進口糖、布帛、杉木、磚瓦、油酒、香燭、乾果、紙筆等等日常用品;輸出則以魚乾、鹹魚、蝦乾等魚製品,以及花生花生油。此外,澎湖亦有行郊,稱為「臺廈郊」,簡稱「澎郊」,由廈郊金長順、臺郊金利順組成,創立年代可追溯至康熙、雍正年間。其貿易範圍,對大陸以廈門為主,並擴及福建的同安、泉州、漳州;對臺灣則以臺南為主,旁及高雄、東港、鹿港、北港;廣東則有南澳
-
貿易的興盛促使媽宮市街的興起,康熙49年(1710)陳文達的《臺灣縣志》即有述及「澎湖媽宮街」。176依據乾隆26年(1771)胡建偉澎湖紀略》所述,媽宮已形成「七街一市」的規模,七街為倉前街、左營街、大井街、右營直街、右營橫街、渡頭街、海邊街,一市即漁市。各街的店鋪俱全,諸如:酒米舖、鮮果舖、藥材舖、打鐵舖、雜貨舖、醬菜舖、油燭舖、綢緞舖、麵餅舖等等。
-
教育方面,乾隆中葉以前,澎湖僅有社學、私塾,未設學校,文教設施仍未健全;學子如要赴臺科考,往來費時,且需旅費支應,導致學子裹足不前。乾隆31年(1766),澎湖通判胡建偉倡建書院,翌年落成,以澎湖盛產的文石為名,稱為「文石書院」。此後,澎湖文風得以提振,科考亦有所成。終清一代,澎湖有1進士(蔡廷蘭)、4舉人(辛齊光蔡廷蘭鄭步蟾郭鶚翔)。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