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日治初期
媽宮班兵的伙館廟
-
(二)南澳館
-
南澳島位處於閩廣交界之處,清代分由廣東和福建分管。明清之際,澎湖、
海壇、南澳被譽為海上三山,誠天設之險。清
康熙24年(
1685年),清廷移廈門總兵於南澳,並派遣
班兵駐防臺灣、澎湖,三年一換。
康熙60年(1721)南澳鎮標撥掉澎湖者有137名。
乾隆47年(1782),奉裁142名。又將金門標兵移戍安平,另撥
海壇、南澳、
銅山各標兵以補其數。其中,澎湖左營有南澳左營戰兵59名,守兵142名。澎湖右營則有南澳左營戰兵183名,守兵89名。澎湖左營、右營合計有南澳鎮標軍士473人。
-
同治7年(1868),因舉行裁兵加餉,澎湖左營餘南澳左營戰兵23名,守兵62名;澎湖右營有南澳左營戰兵66名,守兵36名。澎湖左營、右營合計餘南澳鎮標軍士187人。
光緒13年冬,總兵
吳宏洛興建澎湖城,就南澳館拆建總鎮衙門,並改建於舊協署西轅門外,
光緒14年(1888)8月完工。此次改建,由
吳宏洛代表關方出資千元,在澎之南澳潮州人共捐六百元,合計1,600元完成。
-
1895年臺澎改隸,馬關條約第五條規定:「中日兩國換文之後兩年內,台人得自由決定去留」。依中日合約,
1897年5月8日為台灣住民去就決定日,離台灣而回大陸祖籍者台北縣1,574人、台中縣301人、台南縣4,500人,澎湖81人。在此人心不安之際,南澳館所奉祀之天上聖母,也因避兵時請回故里。留住在澎湖的南澳人士,城內各伙房居住者及為商者約有四十餘人。於外鄉居住者,約有十餘人,分掌各伙房之事,合計約60人。
-
清末,南澳館因官方興建澎湖城而被迫拆遷,導致勢力下滑。日治初期又被占用作為「
媽宮警察署」,南澳館董事王順、李燕雖然聯合其它三館試圖振衰起敝,但以時不我予。
明治34年(1901),南澳館所陳列之家屋建物,並無香油店掌管生息。雖有數軒伙房,只為伙房之人於內居住,奉祀伙房神像之香火耳。現今的南澳館,更只殘餘一角斷垣殘壁。茲將日治初期南澳館名下之產業臚列如左:
-
新伙房:前
媽宮辦務署用
-
鹿耳門伙房:元借賃借民屋,金質典北町一丁目劉川水之家屋,以奉祀該伙房香火也。
-
文倉後伙房:西町二丁目今郵便電信局後。
-
所內伙房:西町二丁目葉春連現住屋前東側,所內、安吉二軒聯絡。
-
安吉伙房:仝上。
-
大館伙房:
光緒十四年,因建鎮署時被用無資再置,故廢置至今 (元南澳館後進)。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清代駐臺
班兵的伙館演變成廟宇,是
媽宮地區民間宗教的一個特殊的成份。
媽宮在
清朝時期可能有過
提標館、
海壇館、南澳館、
銅山館、媽祖館、
烽火館及閩安館等七個
班兵的伙館。這些伙館可能都創建於乾隆初年,用來「中祀神明,廊棲戍兵」,後來各營兵丁又進一步的集資購買房產店業來出租,以租金收入做為祀神的香資及其他費用,逐漸以伙館為中心,向四週發展地盤,而形成各營的勢力圈。這種兼具同鄉會及神明會性質的
班兵伙館,雖然沒有直接從事商業活動的記錄,但是它們所佔有的地產和店業,對早期
媽宮街市的發展仍然有相當的影響。
-
資訊來源|
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知識建檔|2018-01-11。知識更新|2021-11-16
修正建議回報南澳鎮標左營應撥班兵戰兵三十一名、守兵三十七名...以上十營,共撥戰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三名撥換澎協左營操防戍守(軍裝器械俱全).......南澳鎮標左營應撥班兵戰兵三十五名、守兵三十四名.....以上八營,共撥戰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四名,撥換澎協右營操防戍守(軍裝器械俱全)。
好勇無如鐵帽生,三年最怕換班兵。銅山、南澳難同臭,一語參商械鬥成。
班兵:內地各營應撥換班兵,原額兩營共二千名,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汰兵一百四十二名。....南澳左營應撥戰兵五十九名、守兵一百四十二名...(以上七營,共撥戰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三名戍澎左營,軍械俱全)...南澳左營應撥戰兵一百八十三名、守兵八十九名...(以上五營共撥戰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四名戍澎右營,軍械俱全)。
水提、銅山、南澳、閩安四標,各有私館,名為祀神。其制度宏敞奢麗。凡民間抬扛棺木過其館者,戍兵必群起阻之,棰楚交下;或執縛同行人;故皆紆道避之,莫敢攖其鋒者,積威約之漸也。各標又各有火房,標兵私建,均在媽宮大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