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海壇館
-
海山館即是海壇館,為清朝來澎駐守的海壇鎮標水師
班兵所建之會館,主祀天上聖母,而海山館以該營駐地海壇島上有山「海山」而得名。
康熙60年(1721)澎協左營有海壇鎮標左營撥
班兵戰兵52名、守兵71名,海壇鎮標右營撥
班兵戰兵22名、守兵27名,合計172名。澎協右營有海壇鎮標右營撥
班兵戰兵33名、守兵46名,合計79名。海壇鎮標在澎軍士合計有251名。
-
乾隆47年(1782),奉裁142名。又將金門標兵移戍安平,另撥海壇、
南澳、
銅山各標兵以補其數澎湖右營的海壇鎮標有「海壇右營戰兵184名,守兵269名」,合計453名。
道光癸卯年(1823),施公伺重修。海壇右營戌澎各隊目兵丁等428名,共捐餉銀128兩4錢正。董事海壇人
劉元成,另捐餉銀20兩正。
道光25年(1845)劉元成另購瓦店,以月租充為
天后宮香油費用,而由住持僧勒石留念。於此同時,
劉元成亦買瓦店一座,助
觀音亭佛祖香油,碑石立於
觀音亭廟庭前廣場。
同治7年(1868),海壇右營戍守於澎湖者,戰兵59名,守兵113名,合計172名,不及乾隆、道光人數之一半。
-
明治31年4月
(1898)的調查,海山館為「
澎湖醫院」,
南澳館為「
媽宮警察署」,海壇館成了「
媽宮警察水上分署宿舍」,海壇館項下註記奉祀忠勇侯,海山館則為天上聖母。由此可知「海山館」即是我們熟知的「海壇館」。而《總督府公文類纂》中的海壇(檀)館奉祀忠勇侯,應為《
澎湖廳志》所載之
昭忠祠:
-
「
昭忠祠,在
媽宮澳東南。
光緒四年季冬,副將吳奇勳等創建;官兵、義勇總立一牌.每於祭祀,由武營舉行。內祀同治元年協營各標戍兵調赴臺灣勦辦戴逆案內殉難諸將弁:署左營守備蔡安邦、千總周允魁、外委周得榮、李連陞等,兵丁一百三十四名。並祀戰艦失事昭武都尉吳忠發、黃得貴、孫廣才等,暨義勇三十一名。」
-
然從其所附錄陣亡之兵勇姓名,水
提標52人、海壇標92人、
南澳標48人、閩安標1人、烽火營4人、
銅山營45人,
媽宮6六館合計達242人,而非上述所載之134人。這些因參與平定戴潮春之亂而殉難的官兵將士,以海壇鎮標的92人最多,復依據余光弘《
媽宮的寺廟》之研究,
施公祠與
昭忠祠比鄰,海壇館與上述雙祠也近在咫尺,
昭忠祠可能因此被認為屬於海山館的伙館之一。海壇館與
施公祠、
昭忠祠後來皆因
澎湖醫院之興建而拆除遷建,今只餘
施公祠遷移至
天后宮旁,海壇館之媽祖等神像、
昭忠祠之牌位均奉祀於
施公祠內。
-
1914年《臺灣日日新報》<西瀛紀事入札幸中>的報導,
媽宮海壇館充為澎湖總督府醫院事務室,
澎湖醫院於
明治44年(1911)後陸續改建擴充,迄
大正3年(1914)規模完備,原海壇館等空間便遭閒置廢棄,又因當道路之衝,總督府遂招標拆除,最後由
媽宮名人蔡梗以480元入札得中。從此則報導,海壇館充作
澎湖醫院之後,似乎成為日本官方的產業,至於日方有無補償海壇館之損失不得而知。
-
海山館起建於何時不明,《總督府公文類纂》記載
道光15年(1835),澎湖協副將詹光顯見廟貎狹小,不足以壯觀瞻、崇祭祀,且又將倒塌,由是首倡捐集福清海壇人之資金重建。從此記載,海山館最遲於
乾隆年間已成立,故於道光朝已呈現頹敗倒塌之像。其次澎湖協副將有「
詹功顯,同安人,
道光二十年間實任」並無詹光顯之人,此應抄錄之誤。歷年來興建家屋伙館之建築費用約4,500元。清末日治初期的海壇人,在城輪流管事12人,其餘在城不理館者約有10人,在外鄉居住者有14、15人左右,合計在40人上下。
-
1885年清法戰爭澎湖之役,海壇館遭受重創,無力修復伙館家屋,遂將二棟家屋之地,一質與葉伯楨,一質與陳道為業。後陳道借與檢癥院應用,不期遭大風雨,該屋乃倒塌,片瓦無存。茲將海山館於日治初期所擁有之伙館家屋各伙房列左:
-
施公祠伙房:先是澎人士感施公餘澤,建祠崇祀。後以棟宇頹壞,香火久廢。後由鄉人獻與海壇人居住以作伙房,各神像亦借祠內奉祀香火。
-
海尾伙房:海壇及福清縣人建置,位於東町二丁目,土名海尾)。
-
粟倉口伙房:仝上。元置在本廳署內地與武倉庀連,因名之曰粟倉口。後改置於
烽火館東隅,位於西町二丁目葉春連住屋之後。
-
安甯伙房:仝上。在
烽火館西隅,位於今西町二丁目葉春連住屋之後。
-
東隣伙房:仝上。在海山館之東,因法人蹂躪廢作墟地。後將該地借與鐘守備朝鳳建屋,鐘守備又賣與黃記,按月仍納地租400文。
-
西隣伙房:仝上。在該館之東,仝前廢地。借海壇人周安弟翁阿物建屋,月納地租400文,位於宮內町二丁目九十二番戶。
-
安瀾館:福州閩安人建置,繼而閩安人稀少,留魏姓一人看管。而後魏姓病久乏資,乃質與葉爵之父葉流,安瀾館位於南町三丁目。
-
海山館即是海壇館,
清法戰爭海壇館遭受重創而逐漸衰敗。日治初期,伙館更被徵用而成為
澎湖醫院之醫務室。也因後裔凋零僅餘40人,當新式
澎湖醫院興建後,舊海壇館甚至被官方拍賣,媽祖等神像與
昭忠祠之牌位一併被遷移至
施公祠內。至於《
澎湖廳志》中提及的閩安鎮標,其標兵所建之閩安館名為安瀾館。安瀾館更因清末只餘魏姓一人,而後魏姓病久乏資,乃質與海壇人葉爵之父葉流,成為海壇人所擁有,成為海壇伙館之一部份。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清代的海壇館及
施將軍廟本來位於今署立醫院東側,其伙房及店業則分布在署立醫院南、西兩側,確實的建立年代已無從查考。在
長安里烽火館故址林氏人家所保存的兩份地契中,曾經提到在左營廳衙和左營軍火局的附近有媽祖館、海壇媽祖館或海壇館,及海壇弟子買屋用來擴建海壇館的事蹟。據推測海壇館可能最晚在乾隆初年就已經創建了(余光弘1988:61)。
-
海壇館在日據初期
(1896)被佔用做為澎湖島病院(今
署立澎湖醫院前身),
大正3年(1914)館舍被拆除改建為病房,鄰近的
施將軍廟也在拆除之列,海壇人將館、廟內的神像、木主合併遷入原來的海壇伙房,也就是
施公祠的現址奉祀。海壇館的派下組織據說原本非常龐大,但是因為領導人在日據末期,不當處理了大部份的廟產,引起派下其他成員的不滿,內鬨激烈而瓦解,只留下10平方公尺的店業在
天后宮和
施公祠之間。現在的海壇館再也難以號召海壇子弟重新整合成一體,
媽宮人也逐漸遺忘海壇館的存在,而只知道有
施公祠了(上引書:69、145)。
-
文字來源|
馬公市村里叢書
知識建檔|2019-06-06。知識更新|2021-03-2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