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山館
油,碑石立於觀音亭廟庭前廣場。同治7年(1868),海壇右營戍守於澎湖者,戰兵59名,守兵113名,合計172名,不及 ....
- 提標館
班兵久居澎湖。清同治七年(西元一八六八年)裁兵加餉,無家眷者資遣返回大陸,而內地各營分撥班兵戌澎。銅山標右營另設媽祖館奉 ....
- 南澳館
計有南澳鎮標軍士473人。
同治7年(1868),因舉行裁兵加餉,澎湖左營餘南澳左營戰兵23名,守兵62名;澎湖右營 ....
- 銅山館
名,守兵102名撥戍澎湖右營。同治7年(1868),銅山營戰兵49名,守兵75名,撥戍澎湖左營;銅山營戰兵19名,守兵 ....
- 媽宮北甲薛姓
上鼎灣社薛姓支系,其始遷祖薛號(1868-1948)。日本時代、大正3年(1914),薛號53歲在四穴井旁開設乾益堂中藥 ....
- 馬公城隍廟城隍尊神頂桌
之文物。薛號,出生1868年(同治7年),1918年創立乾益堂中藥行(今登錄為澎湖縣定古蹟),後由薛庚寅繼承,薛庚寅與 ....
- 蔡玉成
),於風櫃尾鄉教授生徒六年,至同治7年(1867)受湖西鄉之聘教授生徒四年,為師共十年。同治10年(1871)年考取生 ....
- 蔡耀坤
海岸擊殺賊首,使餘黨入海遁去。同治7年(1868)又鑑於風櫃尾和嵵裡之間的陸路是一處左有峭壁,右瀕海岸的「地峽」,崎嶇 ....
- 風櫃里
一條崎嶇的小徑(要經過嵵裡),同治7年(1868)由居民蔡耀坤捐資修成牛車路(俗稱「南灣路」),走陸路到馬公約需3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