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吉村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東吉村|拍攝日期:2020-05-29(星期五)

東吉村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杜臻《澎湖臺灣紀略》中僅提到「東吉嶼」名稱。高拱乾《臺灣府志》記載:「由此而東,乃西吉嶼東吉嶼(舟人所謂甘吉是也)。⋯⋯彼東西二吉,渡海者,風無論南北,船無論往來,必知由是路始能入是門;是東吉、西吉,又入臺之指南車也。」及地名由來據地方父老稱:「該海域深淺差距懸殊,礁石間,海水流速甚『急』,因『急』與『吉』的閩南語音相似,而該島位於『急』(吉)流的東方,故稱為『東吉』。」蓋取其吉言佳字以避兇趨吉也。
-
東吉嶼的開發較遲(西吉嶼亦同),其原因如《澎湖志略》所言(請參閱下方文獻原文)。至清領晚期林豪的《澎湖廳志》記載才有本村的聚落記載:「網垵澳:⋯、東吉嶼社(水程八十里)、⋯。」可知本地於清領時期歸屬網垵澳,稱為東吉嶼社。日治時期稱為網垵澳東吉嶼鄉,隸屬網垵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東吉、西吉合稱雙吉村,民國40年(1951)時與原本合併的聚落分離,復劃分為東吉、西吉二村,本村則歸屬望安鄉東吉村迄今。東吉村位於東吉嶼,島外附近鋤頭嶼冬季盛產野生紫菜,可多次摘取,為村民冬季重要的經濟收入。
-
資訊來源|續修澎湖縣志(地理志)
-
東吉村位於東吉嶼東吉嶼望安島東南稍北約20公里處,與位其西方的西吉嶼相距4.5公里。
-
最早在〈福建海防圖〉中提及「東吉洋」,杜臻《澎湖臺灣紀略》中則提到「東吉嶼」名稱;蔣毓英《臺灣府志》中則提及:「東吉嶼,周圍里餘」。又:「大嶼澳花嶼澳,東吉澳,西吉澳,以上四澳俱小澳,僅小漁艇泊此候流耳」。
-
高拱乾《臺灣府志》所述較詳:「由此而東,乃西吉嶼東吉嶼(舟人所謂甘吉是也)。……彼東西二吉,渡海者,風無論南北,船無論往來,必知由是路始能入是門;是東吉、西吉,又入臺之指南車也」。
-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中亦云:「東、西二吉,渡海時必驗此以定去向;乃入台之指南車也」。胡建偉澎湖紀略》謂:「凡廈來船隻入台灣者,皆以此二嶼為標準」。由此可知,東吉、西吉二嶼為台灣、福建(廈門)間航路的重要指標。《澎湖廳志》中有言:「其東則東西二吉最為險隘,中有鋤頭增門,水勢洄簿,流觸海底礁石,作旋螺形。舟行誤入其險,倘遇颶風,瞬息衝破;若無風可駛,勢必為流所牽;至東吉下,謂之入溜,能入而不能出矣」。而實際上在距東吉嶼東北東方約7公里處,即當地俗稱的「滮仔」,該海域東西橫寬約2公里餘,南北橫寬約1公里,水深約20~44公尺不等,其周遭則水深在70~80公尺以上,故該處暗流甚為險惡。俗稱「黑水溝」即位「滮仔」的東方海域,稱「滮頂」(或「滮東頭」),水深均在100公尺以上,歷來迭有海難發生。此外,在東、西吉嶼鋤頭嶼之間,亦有暗礁多處,呈東西向排列。如近西吉嶼的東北方有一處面積約0.15平方公里的「哈桶磨」(或稱「覆桶磨」,並謂「覆桶磨」為該區域暗礁之總稱),水深不及4公尺;其稍東北又有一處「西淺」,面積很小,但退潮微露水面;向東約400公尺又有「中磴仔」,深僅2.6公尺;另在鋤頭嶼西畔也有一處「東淺」,其深度也僅8.2公尺。故地方父老稱:「該海域深淺差距懸殊,礁石間,海水流速甚『急』,因『急』與『吉』的閩南語音相似,而該島位於『急』(吉)流的東方,故稱為『東吉』。」
-
東吉嶼的開發較遲(西吉嶼亦同),其原因如《澎湖志略》所言:「南天嶼,即大嶼,……上憲以其僻遠,恐容奸,不准報墾;後又與東吉、西吉半坪嶼花嶼同請牧羊,亦不准。蓋慮鞭長不及,防微杜漸意也」。
-
因此,其行政名稱至《澎湖廳志》中始出現,隸屬網垵澳的「東吉嶼社」,全稱為台灣府(光緒13年改隸台南府)澎湖海防糧捕廳網垵澳東吉嶼社。
-
資訊引用|《望安鄉志》
-
東吉村由高姓林姓許姓鐘姓謝姓陳姓夏姓劉姓鄭姓張姓吳姓呂姓黃姓王姓尤姓葉姓姚姓諸姓組成,以高姓林姓許姓鐘姓謝姓陳姓夏姓劉姓鄭姓張姓十姓為主姓,吳、呂、黃、王、尤、葉、姚七姓,各僅一戶,皆係望安其他村落入籍或入贅者所傳。
-
村落區分為田仔山頭仔半爬仔、半爬腳、崡腳、宮北、宮南、宮後、南面海墘虎頭山十一個區域。日本時代昭和時期,全村共有四欅頭古厝和巴洛克式樓仔厝142間;其中,許姓31間,主要分居在田仔山頭仔半爬仔、半爬腳、宮後、崡腳;(中街仔林姓35間,主要分居在宮南、宮後、宮北、山頭仔海墘;(網垵口林姓9間、分居山頭仔、宮後、宮南;陳姓20間,大半分居半爬仔南面、宮北、海墘謝姓10間,原居虎頭山,再遷居南面鐘姓8間,大多聚居南面劉姓7間,分居海墘崡腳鄭姓6間,分居南面海墘張姓4間,居宮北;高姓3間,居山頭仔夏姓3間,居田仔山頭仔;黃、王、尤三姓,各1間(皆居半爬仔);葉氏1間,居宮南;呂氏1間,居海墘姚氏1間居田仔
-
資訊來源|望安鄉
知識建檔|2017-02-23。知識更新|2023-08-29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東吉澳、西吉澳:以上四澳俱小澳,僅小漁艇泊此候流耳。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由此而東,乃西吉嶼、東吉嶼(舟人所謂甘吉是也)。⋯⋯彼東西二吉,渡海者,風無論南北,船無論往來,必知由是路始能入是門;是東吉、西吉,又入臺之指南車也。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南天嶼,即大嶼,⋯⋯上憲以其僻遠,恐容奸,不准報墾;後又與東吉、西吉、半坪嶼、花嶼同請牧羊,亦不准。蓋慮鞭長不及,防微杜漸意也。

東吉嶼的開發較遲(西吉嶼亦同),其原因如澎湖志略所言。


網垵澳:⋯、東吉嶼社(水程八十里)、⋯。

可知本地於清領時期歸屬網垵澳,稱為東吉嶼社。


東南由豬母落水社起,八十里至東吉社(為廳治之極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