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斧頭爭、鋤頭增嶼、鋤頭插、斧頭增、斧頭錚嶼、大爭
-
鋤頭增門
-
鋤頭嶼位於
東吉嶼西北方,面積約0.0925 平方公里,海岸線長 1.4910 公里,其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最高點在西側約29.7公尺,為一方山地形的島嶼。四周多是
玄武岩海崖,有數處海蝕洞、平臺頂地表碎石極多。島嶼東半部與西南側植被覆蓋度較低,從蕭志榮的研究以臺灣虎尾草、乾溝飄拂草為主要,其它如臺西大戟、香茹、土丁桂,海埔姜也在南側成片生長。
-
鋤頭嶼,在歷代志書中有各種不同的名稱。高拱乾《臺灣府志》:「由此而東,乃
西吉嶼、
東吉嶼(舟人所謂「甘吉」是也)。參二嶼之中,頑然一塊,乃鋤頭增嶼也。」
-
杜臻的《
澎湖臺灣紀略》云:「極南有
東嶼平、
西嶼平、
鐘嶼等,更南有
東吉嶼、
西吉嶼、斧頭爭等,皆明世所不及知也。」該書又提及「
東嶼坪(即
半坪嶼)、
水垵、尾虎、
西吉、
花嶼、鋤頭插、馬鞭嶼、
東吉、
將軍嶼……」郁永河《裨海紀遊》亦稱「鋤頭插」。《臺灣府輿圖纂要》則有「
東吉嶼(有民居。水程一百二十里)、
西吉嶼(二嶼平分,中隔一水。廈船往來,觀此為標準。內有民居。水程一百二十里)、斧頭增嶼(水程一百二十里)」。
林豪《
澎湖廳志》:「其東則東西二吉最為險隘。中有鋤頭增門,水勢洄簿,流觸海底礁石,作旋螺形。舟行誤入其險,倘遇風貝風,瞬息衝破;若無風可駛,勢必為流所牽;至
東吉下,謂之入溜,能入而不能出矣。」
-
不論是斧頭爭、鋤頭增嶼、鋤頭插、斧頭增,都是鋤頭嶼的別名。「增」字與「爭」字都是指插入鋤頭或斧頭柄中間的小鐵片tsinn-ē。而「門」是指鋤頭嶼和
東吉嶼之間的水道,尤其中段的水流更為湍急。
-
鋤頭嶼南方西側有個天然的港灣,港口朝南,水下地勢平坦,
東吉居民以港口的型狀像
土豆,稱之為
土豆港。昔日,可用搖櫓小船運送物資停泊於此再登島。然而在接駁上完全依靠人力,且地勢崎嶇不平,仍有其危險性。島嶼山頂東側沿岸有數堆石頭,有人為堆疊的痕跡。
-
鋤頭嶼島上有一門林家墓塚,后土碑已斷為兩節,墓碑已經不見無蹤,墓塚上的對聯也漶漫不明。然此墓座北朝南,背有靠山,前方面海,洗石子的工法極為細緻講究,顯然是一戶頗有家財的人家,據說是請風水師看的風水寶地。當初
林氏後人為祖先起蓋這一面風水,從
東吉搭乘小船而來,鋤頭嶼缺乏良好的停泊地點,棺木上岸再抬上山頭想必是一番艱辛的過程。再者又要聘請師傅來此施工,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墓塚的北側有一處
玄武岩堆疊的石厝,未審是否為來此工作或採集捕魚的漁民休憩地。後人克盡職責遵照祖先的遺願,能完成此面風水誠屬不易,想必在他們心中有一股堅強的力量支撐著他們。據聞,
林氏後人在
民國70年代將其遷至台灣。
-
#感謝鄭明成先生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鋤頭嶼其最早乃出現於杜臻的《澎湖台灣紀略》中,
東吉村民則又慣稱其為「大爭」,名稱雖多,但若由島嶼形勢與鋤頭或斧頭之形狀想像,便可知其命名由來。鋤頭嶼為
東吉嶼西北方500公尺海域上的方山狀島嶼。地勢北高南低,是由上部黑色
玄武岩熔岩流與下部土黃色凝灰岩質火山碎屑岩組成。鋤頭嶼海崖地形發達,除南岸有一小缺口緩傾入海,分布著珊瑚碎屑堆積外,其餘海岸皆為各式柱狀節理之
玄武岩柱所環抱,在其西南則有一海蝕溝,寬度足以容納小型漁船駛入,極具特色。
-
資訊來源|臺灣地名辭書(澎湖縣)
-
鋤頭嶼位於
東吉嶼的西北方,兩嶼最近處為
東吉嶼西北方的「
風籠」和鋤頭嶼東方的「
門仔邊」,相距約530公尺。鋤頭嶼在歷代志書中記載的名稱不一,有斧頭爭、鋤頭增嶼、鋤頭插、斧頭增等。其最早乃出現於杜臻的《
澎湖臺灣紀略》中:「更南有
東吉嶼、
西吉嶼、斧頭爭等,皆明世所不及知也」。
東吉村民則又慣稱其為「大爭」,名稱雖多,但若由島嶼形勢與鋤頭或斧頭之形狀想像,便可知其命名由來。鋤頭嶼面積為0.0925平方公里,周圍有1.4910公里,是高34公尺的小方山島嶼,其地勢西面最陡直,東面略峭,南北兩面則較低緩。海崖下的海蝕平台冬季盛產野生紫菜,據
東吉村民表示,當冬季颳過「頭水風」後,紫菜長出便可開始摘,以後會持續生長,可再摘取多次,成為村民冬季重要的經濟收入。
-
植物概況|鋤頭嶼是一西向東傾的小方山,四周多是
玄武岩海崖,平臺頂地表碎石極多。島嶼東半部植被覆蓋度較低,以臺灣虎尾草、馬尼拉芝及乾溝飄拂草為主要。東南斜坡較為避風,植被覆蓋度也較高,馬尼拉芝依舊優勢,海埔姜族群也能大片生長。
-
資訊來源|
望安鄉志
-
鋤頭嶼是位在
東吉嶼西北方的方山小島,主要為柱狀
玄武岩及火山角礫岩所組成,島周圍海岸皆為壯麗的海崖及受到強勁海流侵襲形成海蝕洞景觀,北側的海蝕平台,冬季盛產紫菜是鋤頭嶼重要的生態資源。
-
資訊來源|臺灣國家公園網頁
知識建檔|2017-03-02。知識更新|2023-08-22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