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朝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空中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商業
商店
查詢
地理
聚落
村里聚落
───
西吉村
望安鄉
西吉村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日期資訊|
隱藏資訊
廢村遷村|
1979年7月1日 (民國68年)
- 西吉村納入東吉村
西吉嶼
之名初見於《
澎湖臺灣紀略
》。自高拱乾《臺灣府志》以後的史籍中始對
西吉嶼
有較詳細的敘述,相關地名由來請參閱
東吉村
部分。
-
由於原為
清領時期
禁止開發的島嶼,故
西吉嶼
的開發較遲,但到清領晚期時已有住民居住。
林豪
的《
澎湖廳志
》記載可知本地於
清領時期
歸屬
網垵澳
,稱為
西吉嶼
社。
日治時期
稱為
網垵澳
西吉嶼
鄉,隸屬
網垵澳
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
民國35年
(1946)
東吉
、西吉合稱雙吉村;
民國40年
(1951)
時與原本合併的聚落分離,復劃分為
東吉
、西吉二村,本村則稱
望安鄉
西吉村迄今。本村原設於
西吉嶼
,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尤其缺船澳碼頭,兼之對外聯絡不易,居民謀生困難,故人口逐漸銳減,
民國67年
(1978)
輔導遷村,將原行政區域歸併
東吉村
管轄。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西吉村由陳(
西吉陳姓
)、吳(
西吉吳姓
)、許(
西吉許姓
)、呂(
西吉呂姓
)、蔡(
西吉蔡姓
)、姚(
西吉姚姓
)、鐘(
西吉鐘姓
)諸姓組成,以陳、吳、許、呂繁衍較多,為主姓。村落區分為煙墩腳、中間、下厝仔三個區域;
吳姓
分居三個區域;
陳姓
、
呂姓
分居煙墩腳、中間;
許姓
分居中間、下厝仔;
鐘姓
居中間;蔡、姚居下厝仔。惟西吉村,已於
民國67年
(1978)
遷村,今
西吉島
內,已無人居住。諸姓開嶼始祖皆由
望安島
徙來,惟
鐘姓
由
東吉村
,徙來。
日本時代
、昭和時期,西吉村共有三合院古厝55間。其中,
陳氏
30間、
吳氏
9間、
許氏
7間、
呂氏
6間、鐘、蔡、姚各1間。
-
資訊來源|
望安鄉
志
短網址|penghu.info/s/3L3
知識錯誤回報
文獻紀錄|
隱藏資訊
...東吉澳、西吉澳:以上四澳俱小澳,僅小漁艇泊此候流耳。
網垵澳:⋯、西吉嶼社(水程八十里)、⋯。
本地於清領時期歸屬網垵澳,稱為西吉嶼社。
村里寺廟|
隱藏連結
01|
西吉宮
02|
西宮
村里建築|
隱藏連結
01|
長勝橋
村里文物|
隱藏連結
01|
王道蕩平匾
村里族譜|
隱藏連結
01|
西吉吳姓
02|
西吉呂姓
03|
西吉姚姓
04|
西吉許姓
05|
西吉陳姓
06|
西吉蔡姓
07|
西吉鐘姓
村里事件|
隱藏連結
01|
第二光盛輪海難
村里地名|
隱藏連結
01|
大井腳
02|
西吉港仔
03|
沙溝
04|
灶籠
05|
東坎頭
06|
東坪尾
07|
柴垵仔
08|
新娘房
09|
新港
10|
煙墩山
11|
腳塢石
12|
滬溝口
13|
墜索
14|
貓尾
15|
貓尾田
16|
彎墩頭
村里宗教|
隱藏連結
01|
沙溝塔
|
厭勝物
02|
麒麟寶塔
|
厭勝物
03|
安全寶塔
|
厭勝物
04|
彎墩頭塔
|
厭勝物
村里島嶼|
隱藏連結
01|
北垵仔塭
02|
西吉嶼
03|
深窟塭仔
04|
離塭仔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安宅謝家祖廟
|
安宅里
|
建築
鳳凰殿老榕樹
|
林投村
|
地名
澎湖䳡鳩,食飽透東飛
|
諺語
內垵叶會社濟化堂
|
內垵村
|
法師乩童
二十世紀前期澎湖人在東沙
|
故事
後寮許氏家廟
|
後寮村
|
建築
廣丙艦的大砲
|
文物
石泉陳氏宗祠
|
石泉里
|
建築
中秋泛舟:1933年林獻堂在澎湖
|
故事
前寮黃氏宗祠
|
前寮里
|
建築
內垵顏姓
|
內垵村
|
族譜
許謀略傳
|
後寮村
|
人物
沙港朱姓
|
沙港村
|
族譜
朱錫甘澎湖沙港旅居住所
|
沙港村
|
建築
成功蕭克讓古宅
|
成功村
|
建築
澎湖廳憲兵隊
|
復興里
|
建築
二十世紀前期澎湖人在東沙
|
故事
後寮許氏家廟
|
後寮村
|
建築
後寮許姓
|
後寮村
|
族譜
許凌雲
|
瓦硐村
|
人物
目前為止|資訊總數
5,508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