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澎湖文獻資料庫
05|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查詢
2022西吉村紀錄|
地理
聚落
村里聚落
───
西吉村
望安鄉
西吉村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西吉嶼
之名初見於《
澎湖臺灣紀略
》。自高拱乾《臺灣府志》以後的史籍中始對
西吉嶼
有較詳細的敘述,相關地名由來請參閱
東吉村
部分。
-
由於原為
清領時期
禁止開發的島嶼,故
西吉嶼
的開發較遲,但到清領晚期時已有住民居住。
林豪
的《
澎湖廳志
》記載可知本地於
清領時期
歸屬
網垵澳
,稱為
西吉嶼
社。
日治時期
稱為
網垵澳
西吉嶼
鄉,隸屬
網垵澳
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
民國35年
(1946)
東吉
、西吉合稱雙吉村;
民國40年
(1951)
時與原本合併的聚落分離,復劃分為
東吉
、西吉二村,本村則稱
望安鄉
西吉村迄今。本村原設於
西吉嶼
,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尤其缺船澳碼頭,兼之對外聯絡不易,居民謀生困難,故人口逐漸銳減,
民國67年
(1978)
輔導遷村,將原行政區域歸併
東吉村
管轄。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西吉村由
陳姓
、
吳姓
、
許姓
、
呂姓
、
蔡姓
、
姚姓
、
鐘姓
諸姓組成,以陳、吳、許、呂繁衍較多,為主姓。村落區分為煙墩腳、中間、下厝仔三個區域;
吳姓
分居三個區域;
陳姓
、
呂姓
分居煙墩腳、中間;
許姓
分居中間、下厝仔;
鐘姓
居中間;蔡、姚居下厝仔。惟西吉村,已於
民國67年
(1978)
遷村,今
西吉島
內,已無人居住。諸姓開嶼始祖皆由
望安島
徙來,惟
鐘姓
由
東吉村
,徙來。
日本時代
、昭和時期,西吉村共有三合院古厝55間。其中,
陳氏
30間、
吳氏
9間、
許氏
7間、
呂氏
6間、鐘、蔡、姚各1間。
-
資訊來源|
望安鄉
志(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文獻紀錄|
隱藏資訊
...東吉澳、西吉澳:以上四澳俱小澳,僅小漁艇泊此候流耳。
網垵澳:⋯、西吉嶼社(水程八十里)、⋯。
本地於清領時期歸屬網垵澳,稱為西吉嶼社。
村里文化|
隱藏連結
西吉村─飲食
(1則)
西吉村─族譜
(7則)
西吉村─教育
(1則)
村里宗教|
隱藏連結
西吉村─寺廟
(3則)
西吉村─厭勝物
(4則)
村里歷史|
隱藏連結
西吉村─建築
(2則)
西吉村─文物
(1則)
西吉村─事件
(2則)
村里地理|
隱藏連結
西吉村─島嶼
(4則)
西吉村─地名
(17則)
知識相簿|
隱藏連結
2022西吉村紀錄
38
張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三年等一水,一水吃三年
|
諺語
內垵村的媽祖廟傳說與歷史
|
內垵村
|
故事
城內陳氏祠堂
|
南港村
|
建築
忠義洞
|
西湖村
|
地名
七美人文化園區
|
南港村
|
建築
七美公有零售市場
|
南港村
|
建築
七美漁港安檢所
|
南港村
|
建築
南滬港
|
南港村
|
建築
七美發電廠
|
南港村
|
建築
日治初期澎湖廳街鄉長的職務
|
開拓
三年等一水,一水吃三年
|
諺語
鋤頭嶼
|
東吉村
|
島嶼
初八、二四,一日兩滇
|
諺語
玉天祠
|
南港村
|
寺廟
忠義洞
|
西湖村
|
地名
內垵村的媽祖廟傳說與歷史
|
內垵村
|
故事
桶盤里
|
桶盤里
|
聚落
保安宮
|
講美村
|
寺廟
三官廟
|
風櫃里
|
寺廟
澎湖公賣局北側防空壕
|
中興里
|
建築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51,230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