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雕像  

西嶼鄉

閱讀時間 ── 1 分鐘內

西嶼鄉,為澎湖群島中主要三大島之一,與澎湖本島白沙島環抱澎湖內海,位於澎湖本島之西,故稱西嶼,一稱「漁翁島」。早期歐洲人稱此地為Fisher Island。意「漁夫之島」,因該島多漁夫而得名。今稱漁翁島,當係其譯意地名明清時期往來於臺海之間的船隻。常以西嶼南方之內塹外塹為方位參考,是海上航運的座標地點。關於西嶼之開闢淵源,一般認為始於早期閩南漁人以此作為漁場,由泉州順風二日可至,海寇亦假息島間。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錯誤回報


隱藏資訊

西嶼澳(在大山嶼之西,出產文石)...西嶼一澳,中分一十一社。其山頗高,凡自台往廈、自廈往台船隻,必望見此嶼,然後放洋,實標准也。


十三澳詩:一嶼孤懸澎島西,小門嶼名風亂水雲迷。珊瑚海底魚龍護(外塹海中有珊瑚樹,番人曾到採不獲,說有蛟龍守此云),文石山頭鳳鳥啼(澳產文石,居人琢為麟鳳玩器)。夜半橫礁(社名)喧挂網,春深合界(社名)課耕犁(塹分內外)。


酉嶼澳:(在大山嶼之西,出產文石。西嶼落霞,台郡八景之一)、內塹社(一名內垵,距廳治水程二十里,北風泊船之處,文武汛口在此)、外塹社(一名外垵,水程二十二里。此山頗高,兩垵俱築炮台。又有石塔一座,夜必燃燈,台、廈往來船隻,皆視為標准。亦北風泊船之處)、緝馬灣社(水程十五里)、小池角社(水程十六里)、大池角社(水程十八里)、二嵌社(水程十七里)、竹篙灣社(水程二十二里)、合界頭社(水程二十三里)、後螺社(水程二十五里)、橫礁社(水程二十五里)、小門社(水程二十八里)、大菓葉(水程十五里,無村落,系海濱上水碼頭)。


西由媽宮社起,二十里至西嶼社(西嶼之小門汛,為澎之西北界)。


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