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嶼鄉漁翁紀錄

影像分類:雕像  2018西嶼鄉漁翁紀錄|拍攝日期:2018-10-21(星期日)

西嶼鄉

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西嶼鄉,為澎湖群島中主要三大島之一,與澎湖本島白沙島環抱澎湖內海,位於澎湖本島之西,故稱西嶼,一稱「漁翁島」。早期歐洲人稱此地為FisherIsland。意「漁夫之島」,因該島多漁夫而得名。今稱漁翁島,當係其譯意地名明清時期往來於臺海之間的船隻。常以西嶼南方之內塹外塹為方位參考,是海上航運的座標地點。關於西嶼之開闢淵源,一般認為始於早期閩南漁人以此作為漁場,由泉州順風二日可至,海寇亦假息島間。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西嶼鄉聚落開發簡史(1628-1895
-
蔡光庭
-
1、西嶼鄉聚落包括西嶼小門兩個島嶼,其中西嶼為澎湖第2大島、小門為第12大島。
-
2、西嶼鄉在清領時期行政區域為西嶼澳,下轄11社。分別為:后螺合界頭橫礁竹篙灣、二嵌、小門大池角小池角緝馬灣內塹外塹
-
西嶼鄕分為11村。分別為:合界(包括后螺合界頭2社)、橫礁竹灣(原為竹篙灣社)、小門二崁大池(原為大池角社池東、池西(原小池角社一分為池東、池西二村)、赤馬(原為緝馬灣社)、內垵(原為內塹社)、外垵(原為外塹社)。
-
3、西嶼姓氏徙澎,始自明崇禎年間,迄於光緒年間1628-1895),共36姓,88戶。
-
其中崇禎年間徙入戶數為9戶,永曆初期為13戶,永曆晚期為12戶,康雍乾為38戶,嘉道為12戶,咸同光為4戶。
-
由以上各時期徙入戶數,知悉當今西嶼澳居民先祖之移民拓墾始於崇禎年間,永暦時期接踵而至,至康雍乾為移民高峰期;及至清領中、晚期,移民戶數漸趨減少。
-
4、移民姓氏36姓中,以陳姓11戶、林姓8戶、洪姓6戶、許姓5戶、蔡姓5戶、李姓4戶、呂姓3戶、楊姓3戶、顏姓3戶、薛姓3戶、劉姓3戶等11姓為主姓;其次王、盧、趙、鍾、黃、翁、郭、施(才、財)等8姓各2戶;葉、吳、莊、彭、曾、鄭、尤、章、丁、謝、張、傅、董、高、胡、徐、韋、朱等17姓各僅1戶。
-
按明季清領時期澎湖諸移民姓氏中,包括許、洪、蔡、呂、李、楊、薛、盧、趙、翁、莊⋯等諸姓大多係由金門遷來。
-
5、西嶼移民姓氏89戶中,祖籍以金門46戶最多,已超過半數,其次為泉州7戶、漳州6戶、山東1戶、安徽1戶,另有不詳者28戶,接近三分之一。
-
諸社中后螺合界頭小門二崁小池角緝馬灣內塹外塹8社,以金門籍較多;泉州籍7戶分居竹篙灣內塹小池角3社;漳州籍6戶分居大池角小池角竹篙灣內塹4社;另有山東、安徽不同閩地省籍者各1戶,皆係淸水師落籍外塹;而橫礁竹篙灣大池角3社,過半祖籍不詳。
-
6、竹篙灣諸姓中,蔡姓原籍南安、吳姓原藉泉州南門外,皆屬泉州府轄區,故部分語音帶有泉州腔調和西嶼其他村落略有差異。惟整個西嶼各村落語調尾音皆上揚,形成特殊的西嶼腔。
-
7、西嶼鄕最早有居民徙入拓墾之村落為:崇禎年間竹篙灣二崁大池角小池角緝馬灣外塹6社;其次為永曆初期后螺合界頭內塹3社;再其次為清領時期康熙中期橫礁社;最晚開發者為乾隆年間小門社,此調查與史書方志所載切合。
-
乾隆36年(1771)胡建偉澎湖紀略.卷二地理紀.澳社》羅列西嶼外塹內塹、小果葉、大池角小池角橫礁後螺二崁合界頭緝馬灣竹篙灣11社,小門社之名未見其中。至光緒初期,林豪澎湖廳志》始增列小門社西嶼澳社之名。
-
8、由以上西嶼澳各社居民姓氏徙入時間最早在崇禎年間。推判明天啟2年(1622)荷人二度入侵澎湖時,當時大山嶼馬公市湖西鄉)、北山嶼白沙鄉)、吉貝嶼已有萬暦晚期徙入的居民18戶、約百餘人;惟西嶼八罩將軍澳大嶼諸島似尚無民居;故可推斷西嶼澳之開發歴史,較諸大山嶼北山嶼約晚20餘年。
-
9、考崇禎17年(1644),澎湖人數約126戶、756人,其中馬公市(近郊、澎南)28戶168人,湖西鄉44戶264人,白沙鄉43戶258人,西嶼鄕9戶54人,望安鄕2戶12人。
-
以上各戶分居在全澎湖43個聚落,而此一時期西嶼望安兩鄉開始有居民遷入,惟此時今馬公市區尚無居民。
-
而當時西嶼9戶居民,分別為:竹篙灣蔡姓2戶、陳姓1戶、葉姓1戶,二崁陳姓1戶,大池角王姓1戶,小池角陳姓1戶,緝馬灣顏姓1戶、外塹許姓1戶。
-
10、永暦15年(1661)鄭成功攻陷澎湖時,全澎人數約334戶,1,682人。
-
其中馬公市約76戶390人,湖西鄉約116戶604人,白沙鄉約103戶498人,西嶼鄉約31戶150人,望安鄉約8戶40人。
-
以上各戶分居在全澎湖60個聚落,其中西嶼鄉分布聚落為:合界頭竹篙灣二崁大池角小池角緝馬灣內塹外塹9聚落。
-
11、乾隆32年(1767)澎湖紀略.卷十戶役紀.澎湖戶口》統計當時全澎丁口數25,843人,其中西嶼澳人戶332戶,男1558丁,女1335口,共男女2893丁口,約接近全澎人口數九分之一。
-
12、日本時代昭和晚期,西嶼庄全庄三合院間數共約1494間。
-
其中小池角為最大聚落,共359間,后螺為最小聚落,僅14間;其他聚落間數,依序為:內塹224間、竹篙灣220間、外塹191間、緝馬灣159間、大池角125間、合界頭91間、二崁49間、橫礁41間、小門20間。
-
總結11個聚落中,小池角內塹竹篙灣外塹緝馬灣5村落,屬於大型聚落;大池角1村落,屬於中型聚落;合界頭二崁橫礁小門后螺5個村落,屬於小型聚落。
-
(按小池角位於西嶼中心,腹地寬廣,地勢雖有起伏,然東北季風並不甚強烈,且水源充足,水井甚多,聚落屋舍依水井聚集,故有「西井腳、北井仔」等小地名之稱)。
-
12、考澎湖鄉市聚落三合院間數,在昭和時期望安庄大嶼(今之七美鄕)591間最多,其次為西嶼小池角359間,湖西庄南寮196間最多,白沙庄後寮217間最多,馬公街文澳西文東文)188間最多。
-
而街庄最小聚落三合院分別為:馬公庄鐵缐尾、桶盤各47間,湖西庄土地公前21間、白沙庄大倉20間、西嶼小門20間、望安庄西吉嶼55間。
-
13、總結西嶼鄕聚落之開發,農業條件不如面積較廣,土地平曠之湖西鄉;漁撈活動不如面積相當,然潮間帶廣闊的白沙鄕;加之位處澎湖本島之西,由台灣海峽侵入之外來船艦,西嶼首當其衡;故開發時間較諸湖西白沙二鄕約晚了20年。
-
至於當前最繁榮的馬公港市,早期因市區腹地不足且土地凹凸,不適合農耕;馬公港岸則山崖環繞,潮間帶短窄,故亦乏漁撈活動;且臨深水澳口,為外力侵入船隻停泊之所,危險性較高,故馬公市區非早期移民首選之地。
-
當時馬公市早期移民皆在郊區潮間帶之澳邊,諸如後窟潭烏崁東文石泉菜園東衞宅腳嶼或沙灘密佈之沙岸邊,如山水嵵裡
-
馬公市區在清領之前僅有4戶居民,直至清領之後,水師進駐,中期後漳泉商戶移入,晚期班兵落籍,始漸繁榮。
-
14、綜結西嶼鄕11聚落的開發,推想先民入墾首選住宅條件應是:避東北季風背有山頭有水源,且為捕魚方便前臨潮間帶的山凹低處。
-
故腹地較廣的竹篙灣大池角小池角緝馬灣外塹二崁6社成為祟禎時期首批移民首選之區,其中惟二崁聚落面積小且並未臨海,其實二嵌先祖最早是住在大池角,爾後再遷二崁
-
至於稍後永曆時期遷入的居民則入墾合界頭后螺內塹,前2聚落雖亦具有臨海之便利性,惟腹地較小,故非首選之區,其中內塹腹地廣闊,雖移民稍晚,但終發展成大聚落。
-
西嶼鄕最晚開發的2個聚落是橫礁小門橫礁可能是東北面缺乏山頭阻擋,背迎強勁東北季風,且腹地亦不大,故直至清領之後康熙中期始有莊姓居民移入;而小門為一孤立小島,隔20公尺水道與西嶼相望,開發自然較晚,直到乾隆初期始有許姓遷入。
-
15、總結西嶼鄕聚落之開發,始於祟禎時期(1628-1644),迄今(2023),開發歴史近400年。
-
崇禎時期西嶼僅9戶居民,人丁不滿百,約54人;乾隆32年(1767)西嶼澳332戶2893人;道光8年(1828)1048戶6494人;光緒19年(1893)9015人;到日本時代昭和晚期,西嶼鄕有三合院約1494間,總人口數雖無官方統計人數,但應已逾10,000人。
-
而11聚落之中,除橫礁小門外,清領之前皆已有民居。乾隆32年(1767),《澎湖紀略.卷二地理紀.澳社》已載:「西嶼澳:內塹社外塹社、小果葉社、大池角社小池角社橫礁社後螺社二崁社合界頭社緝馬灣社竹篙灣社,共11社。」足証乾隆中期今之西嶼鄉各村聚落皆已形成。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02-18。知識更新|2023-08-2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西嶼澳(在大山嶼之西,出產文石)...西嶼一澳,中分一十一社。其山頗高,凡自台往廈、自廈往台船隻,必望見此嶼,然後放洋,實標准也。


十三澳詩:一嶼孤懸澎島西,小門嶼名風亂水雲迷。珊瑚海底魚龍護(外塹海中有珊瑚樹,番人曾到採不獲,說有蛟龍守此云),文石山頭鳳鳥啼(澳產文石,居人琢為麟鳳玩器)。夜半橫礁(社名)喧挂網,春深合界(社名)課耕犁(塹分內外)。


酉嶼澳:(在大山嶼之西,出產文石。西嶼落霞,台郡八景之一)、內塹社(一名內垵,距廳治水程二十里,北風泊船之處,文武汛口在此)、外塹社(一名外垵,水程二十二里。此山頗高,兩垵俱築炮台。又有石塔一座,夜必燃燈,台、廈往來船隻,皆視為標准。亦北風泊船之處)、緝馬灣社(水程十五里)、小池角社(水程十六里)、大池角社(水程十八里)、二嵌社(水程十七里)、竹篙灣社(水程二十二里)、合界頭社(水程二十三里)、後螺社(水程二十五里)、橫礁社(水程二十五里)、小門社(水程二十八里)、大菓葉(水程十五里,無村落,系海濱上水碼頭)。


西由媽宮社起,二十里至西嶼社(西嶼之小門汛,為澎之西北界)。


▲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