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內垵村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同義詞彙|內塹、內庵
-
內垵,位於西嶼鄉東南,「垵」,坑也,與「灣」同,應有灣澳之意;此地古稱「內塹」,「塹」:「坑」也,為較低溼的坑谷地形;且此地並無溪流曾經存在的證據,故將之解釋為「溪谷」似較不妥。「內垵」或「內塹」與「外垵」或「外塹」同為四周環丘,地勢較低之地,而以早期臺海兩地交通往來的形勢觀之,內垵瀕臨澎湖內海,外垵瀕臨外海,內、外之稱,由此相對而來。
-
本村呂姓先民呂成都於清順治年間自金門林兜遷徙至澎湖東衛,其族人有西遷至西嶼小池角、內垵、外垵者。另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村於清領時期歸屬西嶼澳,以內塹社為名。由於本村四周由山丘圍繞,最高處標高58公尺,由海觀之,目標明顯。再加以村落所在地地勢低溼,可避風暴,在明清時期常為船隻躲避風暴及取水取向之地。也由於地處外洋要衝,因此清代在此設置文武汛口,派駐汛兵28名,做為稽查船隻,維護海上治安之用。光緒13年(1887)臺灣巡撫劉銘傳為加強澎湖防務,拆建有東臺砲臺一座,為與西嶼西臺同為澎湖海防要口。日治時期稱為西嶼澳內垵鄉,隸屬西嶼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村稱西嶼鄉內垵村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內垵內塹門內庵
-
1935年,向達在牛津大學Bodleian圖書館整理中文圖書時,抄錄一部明代海道針經書籍,由於著者姓名不詳,封面題有「順風相送」四字,遂將其命名為《順風相送》。向達校注此書,1961年在北京由中華書局出版。同時尚有《指南正法》一書,乃合訂為《兩種海道針經》。
-
《指南正法》大約成書於18世紀初,爭議不大。《順風相送》看法較為分歧。向達校注此書認為約於1570年,陳佳榮則認為在1593年。更有甚者認為在明永樂年間。這兩本書,都是航海者依據自身的經驗,逐漸發展修正而成。《順風相送》可視為自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自16世紀末,航海者經驗的累積。
-
在《鄭和航海圖》中,澎湖尚被稱為「平湖嶼」,《順風相送》則稱為「彭湖」;在南洋諸多島中的暗礁,多有「老古淺、老古坪嶼老古石」,可見澎湖的老古石,也是來自於航海者的說法。16世紀末,從福建沿海往彭湖的航路為:「南風時東墻萊嶼往彭湖。萊嶼開船乙辰十更見西嶼頭,入門內庵前拋船為妙。」回萊嶼則:「開船用辛戌、單亥十更取萊嶼為妙。」
-
吹北風時針路稍有不同:「北風時萊嶼往彭湖前沙開船,辰巽及單巽七更取西嶼及門內庵前為妙,拋船。回前沙則「用壬亥及單亥七更取前沙為妙」。又從南澳往澎湖:「用乙卯十五更取西嶼頭,若船身南邊打水十六七托,硬地,入門住船為妙」。回程「用單酉及庚酉十更取彭湖山,收南澳為妙。」
-
在《鄭和航海圖》上,東墻位於湄洲、南日島以北,萊嶼則無標註,《海國聞見錄沿海全圖》置之於湄洲以南。南澳則為位處於閩廣交界之處。西嶼頭在明代的東洋航路中,一直是重要的海上指標,在《順風相送》中一覽無遺。有趣的是,在西嶼頭附近有一地名「門內庵」,航海者在看見西嶼頭之後,可立即收入門內庵前椗錨拋船,「門內庵」推測應為鄰近西嶼頭的「內垵」,兩者發音相似。而從南澳往澎湖望見西嶼頭,「入門住船為妙」,門字後面應該是脫「內庵」二字。
-
成書於1570年至1593年間的《順風相送》,書中提及的「門內庵」應為今日的內垵。「門內庵」與「西嶼頭」皆是16世紀末航海者活動的場域與熟知的地名。內垵又名內塹(tshiám),其最早的名稱應為「門內庵」。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內塹社由洪姓王姓薛姓呂姓陳姓林姓施姓(才、財)、顏姓郭姓翁姓、劉姓、黃姓魏姓等13姓組成。其中洪、王、薛、呂、顔、翁6姓由金門遷來;陳姓「頂陳」祖籍不詳,「下陳」由大山嶼豬母水社徙來;施姓才姓、財姓)由晉江潯江徙來;郭姓由漳州徙來;林姓祖籍不詳。以上洪、王、薛、呂、陳、林、施、顏、郭、翁10姓皆係明季、清領早期徙入;劉、黃、魏3姓則係清領晚期或日本時代始徙入:劉姓係大山嶼(不知何社)劉姓支系,同治年間徙入;黃姓小池角社黃姓支系,明治時期徙入;魏姓北山嶼鳥嶼社魏姓支系,昭和時期入贅呂氏
-
聚落區分為「東甲」、「西甲」(呂甲)、「南甲」(下寮甲)、「北甲」(頂寮甲)、「中甲」、「書房甲」、「洪甲」、「王甲」8個甲頭。最早徙入的洪姓(頂洪、下洪)居洪甲,(中甲洪)居中甲王姓王甲薛姓分居東甲書房甲中甲呂姓西甲;頂陳居北甲;下陳居中甲;頂林居北甲;下林居南甲施姓才姓、財姓)居南甲
-
昭和時期全社有三合院224間,其中東甲27間、西甲28間、南甲31間、北甲26間、中甲39間、洪甲21間、王甲23間、書房甲29間;以姓氏別之,洪氏25間(頂洪11間、下洪11間、中甲洪3間)、王氏23間、薛氏68間、呂氏28間、陳氏33間(頂陳27間、下陳6間)、林氏8間(頂林5間、下林3間)、施氏才氏、財氏)21間、顏氏翁氏各4間、郭氏8間、劉氏(魏氏)及黃氏各1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內塹澳:去外塹澳僅有三里之地。凡自廈門來澎者,多拋船於此二澳,風浪甚穩。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一曰內塹澳在西嶼之南。此澳有二,分為內外。外塹去內塹不遠,約其地有二里許。外塹之西,有東西二窩。窩者,水中高地也。東窩潮退時,離水四丈八尺、闊七尺;西窩潮退時,離水二丈餘,其上傾瀉不平。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獨西嶼之背,懸聳天半,即內、外二塹地也。極澎之西表,為廈門西渡者之標准焉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內塹澳在西嶼之南。此澳有二,分為內外。外塹去內塹不遠,約其地有二里許。外塹之西,有東西二窩。窩者,水中高地也。東窩潮退時,離水四丈八尺、闊七尺;西窩潮退時,離水二丈餘,其上傾瀉不平。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澎湖出洋巡哨,由媽祖宮澳開駕,向西至西嶼頭,經內塹、外塹......右為小果葉,南四里至內塹;接季輪撥千、把各一員。澳口炮臺一,東山頂烽台三。內塹西南三里至外塹澳口......

臺海使槎錄 / 黃叔璥|卷二|


西嶼頭內塹汛,砲臺一、煙墩一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內塹澳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內塹〈在大果葉南四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內塹澳:在廳治西水程二十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西嶼澳:⋯、內塹社(乃北風泊船之處,文武汛口在此。距廳治水程三十里)⋯西嶼內塹汛:系外洋最衝要口。營房五間。煙墩三座。炮台一座。駐汛兵二十八名。按季派撥千把總一員、戰船二隻,配兵一百名駐防,統轄外塹、小門二汛。東至師公礁,西至外塹山鼻尾,南至桶盤嶼,北至大倉仔嶼。

即本村於清領時期歸屬西嶼澳,以內塹社為名。


酉嶼澳:(在大山嶼之西,出產文石。西嶼落霞,台郡八景之一)、內塹社(一名內垵,距廳治水程二十里,北風泊船之處,文武汛口在此)


內塹山:在西嶼澳內塹社西北,距廳治水程三十里。山多巨石磊河,土黃色。山坡下有二小泉,相對隔尺許,去平地六、七尺,點點下滴不絕。取以煎茶,泉味頗甘。北行數里有小池角社之鼻尾山,俗名蟳蠣;山半亦有泉從石隙出,旁皆細草,中有小穴如蟹眼,亦謂之蟹眼泉。其西則一帶汪洋,天水一色,景頗幽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