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東臺古堡、東台古堡、西嶼東台
-
創建年代:清
光緒13年。
-
西嶼東臺位於
西嶼鄉內垵村東南端當地稱小頭角(
東鼻頭)海岬處。與
西嶼西臺、
風櫃尾砲臺、
四角嶼砲臺和
馬公金龜頭砲臺共同扼守澎湖內灣。
西嶼東臺自明鄭以來即為衛戌澎湖島西南側海域的重要砲臺。
-
西元
1683年(明鄭
永曆37年、
康熙22年),清水師提督施琅將率艦攻澎,明將劉國軒奉命來澎督戰,為強化澎湖守備,劉國軒於澎湖趕建多處砲臺。據施琅擊敗劉國軒後上呈〈飛報澎湖大捷疏〉中,記載:「據
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砲城二座,
風櫃尾砲城一座、
四角山內一列砲臺四座、西面內
外塹西嶼頭一列砲臺四座、
牛心灣山頭頂砲臺一座,凡沿海之處小船可以登岸者,盡行築造短牆,安置腰銃,環繞二十餘里,分遣賊眾死守,星羅綦布,堅如鐵捅。」由上述可知
西嶼東臺始創建於西元
1683年。清廷領澎後,延用
明鄭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
-
由於外患日亟,清廷於
1883年(
光緒9年)由澎湖通判李嘉棠緊急於
西嶼興建兩座砲臺,並於
1884年(
光緒10年)完工,砲臺完工後清廷並未隨即派兵置砲,形同一虛設砲臺。同年正月臺灣道劉璈亦緊急搶修
蛇頭山砲臺和
四角嶼砲臺。
1885年(
光緒11年)法艦久攻淡水未成於3月29日轉戰澎湖,法艦隨即砲轟摧毀
蛇頭山砲臺、
金龜頭砲臺和
四角嶼砲臺,並於3月31日佔領
媽宮。清法議合後,法軍於6月24日始撤離澎湖。
-
清法戰後,閩浙總督楊昌濬,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澎湖會勘提出「本爵部院查澎湖一島孤危絕險,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多次奏請加強澎湖的海防,並建議於
媽宮建城。清廷採納其議,將福建
海壇總兵與澎湖協鎮對調,並任
吳宏洛為澎湖首任總兵。
吳宏洛抵澎後,即奉命建
媽宮城,並新建
大城北砲臺、
金龜頭砲臺、
西嶼東臺和
西嶼西臺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
西嶼東臺構建完工後配備7、8、10吋口徑之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並配置銅砲二門。
-
西嶼東臺配置略呈方形,外堡土垣東、西向約100公尺,南、北向約120公尺。外堡門門額「
西嶼東臺」為劉銘傳所題。外堡土垣內有壕溝做為與內土垣的緩衝帶,內堡土垣內設有外校場、內校場,並以甬道聯結ㄇ字型兵房、指揮據點、彈藥庫和三座砲座等各項設施。砲臺主體構建為磚石混合砌築,牆體外側以當時最新的「鐵土」(洋灰)材料做為粉刷層。
-
1895年(
光緒21年)3月23日,清、日
乙未之役,日艦畏懼於
西嶼西臺、
西嶼東臺和
金龜頭砲臺的強大火砲威力,轉由
湖西龍門東側海岸
裡正角處登陸,3月25日日軍由
媽宮城拱辰門入城後,隨即進入
金龜頭砲臺並修復遭清軍破壞的阿姆斯壯砲,並由
金龜頭砲臺向
西嶼東臺做試探性砲擊,
西嶼東臺久久皆未反擊,日軍隨即派兵至
西嶼東臺查看虛實,始知清守軍早己拆毀砲具並引爆火藥庫後撤出砲臺。
-
日本據台後於
1896年(
明治29年)2月23日由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參謀總長彰仁親王提出《基隆及澎湖島防禦整備與砲臺修築相關意見書》於同年7月13日新設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及澎湖島要塞砲臺修建計畫。將
西嶼東臺原有阿姆斯壯砲改配備為8門8吋阿姆斯壯砲和機關砲4門,並改稱為
西嶼東砲臺。同年6月25日再將
西嶼東砲臺改配備為27珊加農砲6門、9珊加農砲4門和機關砲2門並派半小隊兵力駐守,砲臺前開闢3公尺寬道路做為聯外道路。同時於
西嶼東砲臺東側小頭角處增建「附屬砲臺」,設置9珊加農砲砲座2個,並以小橫牆區隔之。其任務為協助
金龜頭砲臺,在港口前方全面防堵敵軍,並防止攻擊港口布設之水雷側防。為因應澎湖的地理環境及防禦形勢,
1901年(
明治34年)8月20日對澎湖要塞砲臺計畫又做了修正,其中將
西嶼東砲臺改建成
西嶼東堡壘,並改配備4門12吋加農砲、機關砲2門。
西嶼東堡壘附屬砲臺則配備9珊加農速射砲4門、機關砲2門。
-
1914年(
大正3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日軍對於國際情勢的變化和兵器的革新再重新研擬「要塞整理案」。並於
1919年(
大正8年)5月15日調整澎湖島要塞兵備,其中
西嶼東堡壘和附屬砲臺改稱「東砲臺」。改配備15珊速射加農砲4門,並配付600發彈藥。附屬砲臺改配備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4門。其主要任務為防止敵艦艇自前方海面對
馬公要港採取動作,特別是防遏入侵灣口。
-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空軍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戰力,
馬公要塞防禦計畫面臨再度修正,在
1941年(
昭和16年)完成要塞再整理計畫,其中東砲臺在這次的修正計畫中面臨被廢除的命運,
西嶼東臺自此不再具有火砲防禦功能的砲臺。
-
資訊來源|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知識建檔|2017-03-06。知識更新|2024-06-17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