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風櫃里紀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8風櫃里紀錄|拍攝日期:2018-09-21(星期五)

風櫃里

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同義詞彙|風櫃尾
-
早期稱為風櫃尾或風櫃,地名源由根據《澎湖縣志》云:「風櫃尾社⋯⋯社南有石岡臨海,中空一洞,可容數十人。四傍石壁,魚鱗重疊,上有竅如斗大,⋯⋯洞口闢一溝⋯⋯」其次,依據村廟的〈靈德溫王廟重建碑記〉所記是:「邑之東南有一石穴奇景⋯⋯岩石有一小孔朝天,每遇海風⋯⋯水煙則由小孔冒出地上蔚成奇觀,遠聞其聲有似風櫃,故取邑名曰風櫃尾」。即本地名稱之命名,則與自然環境之景觀有關,現今仍然保留有地名之原稱。
-
自古以來即是軍事戰略要地,風櫃尾的居民於明末即已移居本地,並在清雍正年間發展形成聚落。清朝文獻有本地聚落之相關記載,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本地在清領時期以「風櫃尾」為社名,屬嵵裡澳所管轄。日治時期稱為嵵裡澳風櫃尾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地改稱為「風櫃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風櫃里位居澎南區西側最尾端,東接嵵裡里,北隔馬公內嵵與案山里遙望,西北方隔海與無人島「四角嶼」對望,西邊離海約O點七七公里處,有一雞籠嶼(無人島)。面積為1.4140平方公里,現有人囗1,586人,總計408戶。清代及日據前期稱為「風櫃尾社」,隸屬於「嵵裡澳」。光復後,改稱「風櫃里」。
-
地名源由根據村廟的「靈德溫王廟重建碑記」所記是:「邑之東南,有一石穴奇景,穴為一條海溝,深入崁下,岩石有一小孔朝天,每遇海風起處波濤洶湧,崁下直沖石穴,水煙則由小孔冒出地上蔚成奇觀,遠聞其聲有似風櫃,故取邑名曰風櫃尾」。
-
民居分為東甲、中甲、西甲三個甲頭;聚落的四周臨海,東邊臨馬公內海,南邊濱台灣海峽,分別設有四個港口;農田遍布於聚落的四周。墳地則集中在聚落的東甲,澎廿五號縣道兩側的荒地上。
-
文字來源|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風櫃里古稱風櫃尾,澎湖廳志說:「……社南有石岡臨海,中空一洞,可容數十人。……洞口開溝,內窄外寬,潮水入焉;風起潮來,巨浪鼓盪,竅中沙土噴出十餘丈,飛射半空,如鰍魚噴沫。風再滾布,浪隨噴出,土人謂之風櫃。」(林豪 1893:19)。可能是因為聚落就位在風櫃洞的西北,也就是風櫃半島的尾端,所以在清朝時期稱為「風櫃尾社」,屬於嵵裡澳胡建偉 1771:33)。日治之後稱為「風櫃尾鄉」,明治31年(1898)井仔垵派出所管轄(1899年改稱嵵裡澳派出所),明治37年(1904)改為「嵵裡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大正6年(1915)以後又歸雞母塢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輨。戰後在民國35年(1946)改制為馬公鎮風櫃里,面積約1.4140平方公里,人口有1,170人(郭金龍等 2002:156-157)。
-
根據族譜的查考,風櫃尾(今風櫃里)大約在清康熙年間(約1690年左右)有顏姓居民從西嶼移入定居,到雍正、乾隆之間逐漸形成聚落(林文鎮 1994:6-9)。地方耆老則說風櫃最早的移民姓董,大約在明朝末年先在「東崎」東側的山坡,也就是青灣西側的「貓空」東北側坡地上(俗稱為「眾仔頭」)搭草寮居住,利用青灣東港(俗稱「垵仔」)的沙灘牽罟捕魚維生。清朝時期才有顏姓西嶼小池角陳姓由金門移入(陳姓後來建有家廟),之後又分別有高姓由馬公紅毛城(今朝陽里)、蔡姓鐵線尾(今鐵線里)遷到風櫃尾。
-
早期的風櫃尾大約以今風山寺為界分為兩部分,東邊稱為東港或「垵仔」,後來被劃為東甲,居民以高姓為主,顏姓蔡姓其次,也有少數的胡姓。風山寺以西稱為「社仔」,後來又分為中甲和西甲;中甲位於今溫王殿四周,居民以顏姓為主,蔡姓其次,董姓住在風櫃國小的西側;位於風櫃西漁港一帶的西甲則以陳姓居民為主,顏姓次之,也有少數的尹姓
-
民國38年(1949)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軍人,到民國70年(1981)左右也有不少人陸續退伍並設籍在風櫃,或借住(代為照顧)或合租民宅,人數約有30人(目前只剩下7位,包括有眷2人、單身5人)。近年來又有些外地人遷入,新式的住宅也不斷的增加,目前已經成混居狀態。
-
人口的變遷
-
風櫃里的人口在民國35年(1946)有1,170人,之後的10年之間除了民國40年和44年出現小微幅的減少之外,其餘各年都略有增加,到46年已增加到1,302人。此後風櫃里的人口增加幅度逐漸加大,分別在民國50年增加為1,407人,53年增加為1,544人,55年增加為1,608人,60年增加到1,730人,65年更增加到1,820人,而在民國66年寫下了1,824人的最高紀錄。
-
此後風櫃的人口開始減少,不過在民國67年(1978)人口減少為1,750人之後,大多還維持在1,700人以上,只有69年減少為1,695人,到82年還有1,713人。83年以後風櫃里的人口也還維持在1,600人以上(民國83年有1,677人),到86年才減少為1,565人;91年再度回升為1,676人,民國94年有1,603人。
-
位置與空間變化
-
風櫃里位在風櫃半島的最西端,除了東南端有一個寬約100公尺的地峽和嵵裡里相通之外,幾乎四面瀕海。北岸隔著馬公灣北與「金龍頭」(照片2-1)及測天島(照片2-2)相望,東和嵵裡的「佮籠頭」及清朝時期風櫃到馬公的陸路本來只是一條崎嶇的小徑(要經過嵵裡),同治7年(1868)由居民蔡耀坤捐資修成牛車路(俗稱「南灣路」),走陸路到馬公約需3小時。日治時期居民曾經合作出工把風櫃到嵵裡大山的道路拓寬,戰後這條道路被編為澎一號道路(今201號縣道),民國44年(1955)縣政府分3年陸續舖設寬約3公尺的柏油路面(張默予 1972:27),民國80年(1991)左右繼續又把道路拓建為寬15公尺的高級路面(謝國興 2005:2)。201號縣道兩側的旱地以前都有居民種植雜糧,大約民國65年(1976)以後陸續荒廢,只剩下201號縣道南側的一些菜宅還有人種植蔬菜。民國75年(1986)里民高能發曾在縣道北側闢設過養鹿場,近年來養鹿場附近也出現了一間民宿。
-
據說風櫃最早的移民本來住在青灣西北側的地峽一帶,後來的移民則聚居在目前風櫃社區的中、西部(俗稱為「社仔」),而地峽附近的移民也遷移到今風櫃國小東側,逐漸形成風櫃聚落。青灣一帶的沙灘本來是風櫃居民從事牽網(罟)漁業的地方,日治以後才成為風櫃和嵵裡的共用漁場;戰後因為沙灘大量流失,已不再適合牽罟民國84年(1995)澎湖科技大學曾在附近申請設置箱綱,和嵵裡人陳怡甲合作養殖海鱺(目前已廢棄)。
-
聚落北方的「後山」一帶有面積相當遼闊的原野,大部分的土地都被居民闢為旱田。清光緒11年(1885)清法澎湖之役後戰死(含病故)的法國水兵就合葬在後山北岸的「耳仔後」,俗稱為「法軍萬人塚」;明治41年(1908)日本人又在法軍萬人塚東側,為松島艦爆炸罹難的海軍士校官兵興建一座慰靈碑。戰後耳仔後一帶因為有國軍部隊駐守,法、日兩國侵佔澎湖時的紀念碑逐漸乏人聞問,民國84(1995)才由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整理為「蛇頭山遊憩區」,陸續增建步道、木棧道、涼亭及停道場等遊憩設施,把法軍萬人塚和和松島艦慰靈碑結合成一體,到民國93年(2004)為止總共投資了20,880,000元的經費。
-
後山更北側的蛇頭山是一個半島地形,明天啟2年(1622)荷蘭人曾選在半島地形的北端建造城堡駐兵,做為和中國福建沿岸進行貿易的基地。荷蘭人在天啟4年(1624)撤走之後,明鄭和清朝也都曾在蛇頭山設置砲臺,到日治以後才因為軍事價值降低而逐漸荒廢。民國38年(1949)以後國軍也在原荷蘭城堡南側修建地對空的機槍堡,來增强馬公港的防衛;還在蛇頭山東南端的海蝕平台上設置一條夜間封鎖馬公港門用的鐵鍊,到民國六O年代後期才因為軍事科技的進步而廢棄。後山西部則有面積約11公頃的私有土地,在民國88年(1999)到89年(2000)之間由縣政府出面協調,出售給外商梅鐸(Maidor)國際投資集團(「湄京公司」),準備規劃闢設為五星級的渡假村(劉丁乾等 2005:144-151)。
-
以前風櫃有東港、北港、西港、西滬四處可以泊船的垵口,其中的北港早在日治時期就設有一條玄武岩所拋砌的小碼頭,民國41年(1952)改建為砌石突堤;民國69年(1980)以後又陸續擴建,目前已是風櫃里設施最完善的漁港,稱為「風櫃東漁港」。西港日治時期只是一處沙質的泊船地,民國53年(1964)以後才興建碼頭。俗稱為「垵仔」的東港原本是一片沙灘,戰後曾在威武金王殿前面興建過一條曳船道,現在已改建為海堤,並且放置了不少的消波塊。西滬港是風櫃里最後興建的小港口,只能在颱風來襲時充做臨時避風港之用;碼頭東側的原野在日治時期被劃定為公共墓地,戰後改編為馬公鎮第五公墓,現在已經廢棄。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風櫃尾至媽宮旱路二十五里


一曰風櫃澳在圭母澳之南,而大山嶼之前峰。僅容小艇,巨艦不得拋泊。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風櫃澳在圭母澳之南,而大山嶼之前峰。僅容小艇,巨艦不得拋泊。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風櫃尾汛,砲臺一、煙墩一


風櫃尾至媽宮旱路二十五里。


澎湖在臺灣西,阻隔海洋,非舟莫達。舊六十二澳,曰南天嶼、草嶼、西嶼坪、貓嶼、布袋嶼、.....、風櫃尾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風櫃尾澳【可容小艇】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風櫃仔尾澳〈在禪垵西二里,可容小艇。有山高七、八尺,凹其中,周圍如雉堞狀;即明天啟間紅毛築城復毀處,詳見「雜紀」。〉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風櫃尾澳:在廳治南二十五里。可容小艇。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嵵里澳(此澳於雍正五年從東西衛分設,北風時可泊船隻)⋯風櫃尾社(距廳治陸路二十八里)、⋯風櫃尾汛:系外洋次衝要口。營房三間。煙墩一座。炮台一座。屬嵵里汛管轄。按季派撥目兵防守,駐汛兵丁一十名。四至與嵵里汛同。

可知本地在清領時期以「風櫃尾」為社名,屬嵵裡澳所管轄


東南出廳東門......由內港水程八里至風櫃尾社,即距大海。嵵里澳:風櫃尾社(陸路二十二里)


風櫃尾社⋯⋯社南有石岡臨海,中空一洞,可容數十人。四傍石壁,魚鱗重疊,上有竅如斗大,⋯⋯洞口闢一溝,內窄外寬,潮水入焉;風起潮來,巨浪鼓盪,竅中沙土噴出十餘丈,飛射半空,如鰍魚噴沫。風再滾布,浪隨噴出,土人謂之風櫃。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