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風櫃洞紀錄

2023風櫃洞紀錄|拍攝日期:2023-04-09(星期日)

風櫃洞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風龍洞、風櫃聽濤、風櫃洞風景區
-
聚落南岸的玄武岩柱狀節理十分發達,因海浪沖蝕而成的海蝕溝和海蝕洞,每當冬季強風吹起,海浪就會沖擊岩洞,由洞口激起壯麗的水柱浪花,並傳出陣陣轟隆隆的海濤聲響,因而名為風櫃洞。
-
文獻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風櫃聚落南岸本來是一片玄武岩柱狀節理很發達的海崖,因為長年的海浪沖蝕逐漸形成一個海蝕溝和海蝕洞;每當強風吹起,海浪沖擊岩洞就會傳出有如鼓風爐一般的聲響,有時候洞口還會噴出壯麗的水柱,俗稱為「風櫃洞」。也有人稱為「風龍洞」。居民認為洞前的海蝕溝就是龍舌,龍身則延伸到東港一帶(青灣以西),龍尾就在俗稱為「貓空」的地方;據說每次颱風來襲前,貓空附近都會先起浪,好像巨龍在翻滾一般。
-
文獻引用|《馬公市各里小地名》
-
風櫃洞是澎湖本島有名的風景名勝,附近的海蝕台地也是很好的磯釣漁場,民國38年(1949)以後因為臺灣海峽局勢緊張,國軍在風櫃洞西側修建海防碉堡之後,才逐漸少有民眾接近。民國五○年代雖然已不再有駐軍,但是那一帶海岸還是相當荒涼,一直到民國77年(1988)縣政府為了促進觀光發展才斥資將碉堡拆除,就地興建一座觀海涼亭。後來又陸續整頓週遭的環境景觀,增建海堤、步道、停車場、並整修附近的道路等設施,把風櫃洞闢設成一處頗受歡迎的風景區(洪文源、葉茂生 2005:282、303、399)。
-
文獻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社南有石岡臨海,中空一洞,可容數十人。四傍百壁,魚鱗重疊,上有竅如斗大,穿石透山背。竅傍常作小旋風,沙土滾滾漏下,聲如鳴鉦。洞口闢一溝,內窄外寬,潮水入焉;風起潮來,巨浪鼓蕩,竅中沙土噴出十餘丈,飛射半空,如鰍魚噴沫。風再滾布,浪隨噴出,土人謂之風櫃。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