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鄉雙心石滬

七美鄉雙心石滬|拍攝日期:2021-07-15(星期四)

七美鄉

閱讀時間 ── 約 17 分鐘

同義詞彙|大嶼鄉、大嶼澳
-
地名由來:本鄉位於澎湖群島最南端的一個獨立島嶼,舊名有南大嶼、南嶼等稱呼,其中以「大嶼」稱呼為最早,在清初康熙24年(1685)蔣毓英纂修的《臺灣府志》即已記載,光緒19年(1893)林豪的《澎湖廳志》也有「網垵澳」的「大嶼社」,即有「大嶼」島的稱呼,並在「島嶼」的說明中,亦有「大嶼」之稱。民國38年(1949),澎湖第4任縣長劉燕夫為表彰曾有七位女子不受倭寇欺辱(請見七美人塚知識條目),而投井殉節的貞烈事蹟,遂召集地方知名人士研議後,將「大嶼鄉」易名為「七美鄉」。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從大嶼到七美
-
民國38年7月10日,澎湖縣長劉燕夫前往大嶼視察並親臨七美人塚憑弔。在此之前,劉燕夫聽聞七美人塚的故事:「相傳明嘉靖年間英荷海盜掠該島,有七烈女恐遭凌辱,急避其鋒將不免投井以死後,枯井生花樹七株,廻異俗木,歷三百年仍繁茂。鄉人敬之為砌石階環圍牆。日人亦立碑紀其事。」
-
劉燕夫以為日人所立碑文,文殊不類,僅有「海寇襲來」一語,而海寇國籍則語焉不詳。劉燕夫詢之鄉間老人,輒曰:世代相傳確有其事,但係倭寇來襲或英荷海盜之夥等。劉燕夫認為:嘉靖年間倭寇登陸閩浙,明遣大將軍戚繼光驅之入海,群寇遂轉襲澎湖群島。當其時,嘉靖年間并無英荷海盜擾亂之紀載,足證此一慘劇係倭寇所為,毫無疑義。而日人狡獪成性,掩飾罪惡、歪曲事寔,蓄意變更歷史,無不盡其能事。
-
再者,劉燕夫以為大嶼鄉名,無何意義,而此七美人塚之史寔富有民族節烈意識,為此紀念忠貞發揚民族精神,乃於該鄉鄉民大會詳釋其事,且決議將大嶼改名為七美嶼,大嶼鄉改名為七美鄉,廢除日人碑碣另立墓銘,已去日人之玷污。
-
同年7月27日,劉燕夫將大嶼改名為七美一事,以叁捌午銑澎府民甲字第4350號行文至臺灣省政府備查。臺灣省政府民政廳於8月初批示以為,七美人塚的故事殉節的故事既無史乘之支持,係屬民間流傳之神話故事,難以為憑。且更改地名牽涉地籍、戶籍與輿圖,茲事體大,如無重大原因,應維持舊名為妥。然實任民政廳廳長朱佛定認為此係劉縣長親自視察之結果,並經鄉民大會決議,擬准其備查。但是,民政廳也認為地方改名乙事,應先呈請省府核准後始可改名,不得事後報請核備。民政廳於8月8日正式報告於省主席陳誠,陳誠於8月10日批准。澎湖縣政府耐於38年9月7日以38申虞澎府民甲字第5602號函,將大嶼鄉改為七美鄉的日期訂為中華民國38年7月20日。
-
大嶼在1683年鄭清之戰以前確實已有居民,施琅在「飛報澎湖大捷疏」中,即曾指出:「臣總統鎮營舟師,……時值天晚,將船隻灣泊八罩水垵澳,遣官坐小哨到將軍澳南大嶼等島安撫島民。」清初高拱乾(1696)《臺灣府志》則稱:「南嶼亦名大嶼。先時居民甚多,後以波濤不測,移居八罩嶼。」乾隆9年(1744),巡臺御史六十七公餘蒐集「近時臺灣詩文」編輯成《使署閒情》一書。該書收錄范學洙的〈澎湖三十六島歌〉,其中有「南嶼原有鮫人住,後以風濤居始遷」。19世紀末《澎湖廳志》中記載:「八罩而南為南大嶼,海濱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開時色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此花產於井中,殆魂魄所化也。近時農人鋤地者,嘗得磁器之屬。」
-
從上述清代方志有關大嶼的介紹,可以確知17世紀末,大嶼已有人居。然而,清初傳說的故事是南海鮫人,而且大嶼的居民與鮫人都被迫遠離自己的故鄉,遷徙八罩或他地,空虛無人。至於七美人殉節故事的原型,遲至19世紀末才出現在《澎湖廳志》的記載。日治時期七美人塚的故事有近一步的發展,日人曾為此故事立碑記事。大正14年(1925)七美人塚重修立碑,而紀事於墓碑背面,撰文者為保正鄭碾
-
□朝嘉靖年間,海寇襲來,而燒毀□□□奪;凌辱婦女,而將戮之。嶼民殲□,□貞操七位烈女,今不詳氏名,澈底□兇毒刃,自投於井,死而完節,後生綠□。此樹有正氣嚴性,以至於今參百餘□。□前安籐君以□石立碑,年遠文字□;今逢柳瀨巡查部長雅意,招募有志□資石匠、雕製榜文,貽厥永遠,以為後□鑑焉。保正鄭碾謹識。
-
□正乙丑年七月拾五日建立。
-
二次戰後,劉燕夫視察大嶼親自驗證七美人殉節的故事,並為其改名。劉燕夫既能推論16世紀中期不可能有英荷海盜,又怎麼會不知明洪武年間澎湖虛地徙民,澎湖居民為之一空的歷史。澎湖一直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萬歷朝,才漸漸有漢人再次前來澎湖開墾定居。其次,從其行文中,嘉靖年間(1523-1566)確實不可能有英荷海盜襲擾明朝東南沿海,但是17世紀以後,歐洲諸國競逐東亞,英人荷人亦商亦盜,進而騷擾東南沿海就不足為奇了。況且,明嘉靖年間打著倭寇旗號的海盜,絕大多數是漢人而非日人。
-
大嶼或是南嶼,在17世紀的洋名為‘tZuyderEyl.,也是南嶼,意即澎湖群島南方較大的島嶼,此以島型與方位而得名。大嶼,於清初有鮫人美麗的哀愁,可理解為清初虛地徙民政策下的結果。清末,七美人殉節的故事始出現方志的記載。日治時代,七美人殉節故事為日人所推崇,轉變為褒揚婦女貞節的道德之島。二次戰後,又因中華民國政府仇日,澎湖縣長劉燕夫更進一步透過政治上權力運作,將單純強調婦女貞節的故事,轉變為不願為倭寇所辱的抗日情操與民族精神。大嶼成為民族精神之島,並改名為七美。而從劉燕夫的行文中,海盜又多了另一種身分─紅髮碧眼的「英荷海盜」。
-
大嶼於民國38年(1949)7月20日正式改名為七美。今日,因雙心石滬等地景帶動觀光旅遊之勝,雙心石滬也成為見證愛情的象徵。澎湖各地的山寨版雙心石滬不斷出現,以七美雙心石滬意象創造諸多的旅遊商品,七美又有愛情島之稱。
-
七美,從海盜活動的場域、鮫人的傳說、七美人殉節的靈異,日治時期強調的貞烈,二次戰後的抗日形塑,今日則成為愛情之島。
-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https://tm.ncl.edu.tw/
-
「據請將該縣大嶼改名七美嶼等情核復知照由」(1949-08-13),〈各縣市區鄉鎮村里各稱更改(0038/117.2/2/1)〉,《臺灣省級機關》,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原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號:0041172007416009。
-
「據請將該縣大嶼改名七美嶼等情核復知照由」(1949-08-13),〈各縣市區鄉鎮村里各稱更改(0038/117.2/2/1)〉,《臺灣省級機關》,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原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號:0041172007416009。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大嶼社」由邵、顏、陳、許、何、夏、呂、吳、朱、鄭、鍾(原為鐘)、葉、李、張、曾、沈、謝、王、林、黃、宋、洪、董、蔡、成、徐等26姓組成。其中邵姓在康熙晚期最早遷徙入嶼;顔、陳、許、何、夏、呂、吳、朱、鄭、鐘、葉、李11姓在乾隆初期遷入;張、曽、沈、謝、王、林、黃、宋、洪、董11姓在嘉道年間徙入;蔡、成2姓在咸同、光緒年間遷入;徐姓則在昭和年間最晚遷入。諸姓中邵、顔、陳、許、夏、呂、吳、朱、鄭、鐘、葉、張12姓較早徙入蕃衍較多為主姓;其他諸姓僅1-3戶。其中除何姓由金門徙來,宋、洪、成3姓由澎湖本島大山嶼北山嶼西嶼)遷入,徐姓由台南移入;其餘22姓皆係由望安將軍澳遷徙而來。
-
社內區分為「東湖」、「古合」、「淮美」、「頂隙」、「東北灣」、「田墘」、「山腳仔」、「西北灣」、「西埔」、「頂茄埕」、「下茄埕」、「西岐頭」、「埔內」、「山頂」、「東岐頭」、「三塊厝」、「圍內」、「下宮」、「尖山腳」、「城內」、「南滬崎頭」、「魚月崎頭」、「西南」23個區域。其中最早徙入的邵姓分居田墘山腳仔西岐頭下宮;顏姓分居東湖淮美東北灣三塊厝西南;陳姓分居頂隙東湖淮美下宮三塊厝、西埔、下茄埕西北灣尖山腳城內;許姓分居東湖淮美田墘山腳仔西北灣東北灣頂茄埕東岐頭西岐頭西南下宮三塊厝;夏姓分居山頂埔內南滬崎頭魚月崎頭尖山腳西南頂隙下茄埕;呂姓分居山腳仔古合東湖頂茄埕下宮東岐頭西岐頭尖山腳;吳姓分居古合埔內尖山腳;朱姓分居頂隙頂茄埕下茄埕;鄭姓分居西崎頭下茄埕;鍾姓分居埔內東岐頭;葉姓分居山腳仔西崎頭田墘;李姓、宋姓居埔內;張姓分居埔內圍內東岐頭;何姓居山腳仔;謝姓居西北灣;曾姓、洪姓、蔡姓、成姓皆居田墘;王姓分居東崎頭頂茄埕;沈姓居魚月崎頭;林姓分居古合尖山腳;黃姓居淮美;董姓居古合;徐姓居山腳仔
-
昭和時期大嶼全社共有三合院591間,其中東湖20間、古合30間、淮美19間、頂隙15間、東北灣9間、田墘22間、山腳仔39間、西北灣12間、西埔12間、頂茄埕43間、下茄埕57間、西崎頭31間、埔內48間、山頂35間、東岐頭21間、三塊厝33間、圍內10間、下宮21間、尖山腳21間、城內29間、南滬岐頭22間、魚月崎頭11間、西南31間。
-
以姓氏別之,邵氏15間(田墘5間、山腳仔3間、西崎頭3間、下宮4間),顔氏52間(東湖支系15間、三塊厝支系28間、西南支系9間),陳氏130間(東湖支系32間、西埔下茄埕支系59間、城內支系39間),許氏90間(東湖支系16間、西湖支系43間、西南支系9間、花園支系22間),夏氏94間(頂隙2間、下茄埕4間、埔內15間、山頂35間、尖山腳5間、南滬崎頭20間、魚月崎頭10間、西南3間),呂氏89間(山腳仔支系26間、頂茄埕支系37間、岐頭仔支系26間),張氏33間(埔內18間、圍內10間、東岐頭4間、山腳仔1間),吳氏21間(古合12間、埔內2間、頂隙1間、尖山腳2間、南滬崎頭1間),朱氏13間(頂隙5間、頂茄埕5間、下茄埕3間),鄭氏12間(西崎頭8間、下茄埕4間),鍾氏11間(埔內8間、東崎頭4間、下茄埕1間)、葉氏11間(山腳仔5間、西崎頭5間、田墘1間),王氏4間(東岐頭支系3間、頂茄埕支系1間),李氏(埔內)、何氏(山腳仔)各3間,謝氏(西北灣)2間,林氏2間(尖山腳1間、古合1間)曾氏(田墘)、沈氏(魚月崎頭)、黃氏(淮美)、宋氏(埔內)、洪氏、董氏(古合)、蔡氏(田墘)、成氏(田墘)、徐氏(山腳仔)各1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
七美島到底何時起有人跡,眾說紛紜,但最早應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早期,應無疑義。近年來,臧振華教授等人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七美人塚西北方約250公尺處,發現距今約4500年前之『細繩紋陶』南港文化遺址,並且先後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民國八十九年(2000)七美島上發現了3處『石器製造場』遺址,分別有:南港、東湖西北灣石器製造場,研究結果顯示七美製造之史前石器,與臺灣本島多處同年代之石器考古遺址挖掘所得形式、規格、功用多有相同,足見七美在臺灣的史前時代發展交流扮演著重要角色。
-
有文字之歷史記載,則可追朔至七美島在明朝洪武期間,明太祖朱元璋廢除澎湖巡檢司,採「墟澎」政策,澎湖諸島上居民被迫遷回中國大陸,從此七美島就常淪為倭寇和海盜棲息之地。到了明末清初,朝廷號令不行禁令漸馳,才又有從澎湖望安遷來的居民到此,相傳中和村山頂一帶的夏姓就是當時來的居民,隨後陳、呂、吳、許、張、顏等大姓也陸續遷到七美島來。
-
七美鄉為澎湖群島最南端的一個獨立島嶼,可考舊名有「南大嶼」、「南嶼」、「大嶼」、「南天嶼」、「大嶼澳」、「大嶼社」等稱呼。其中「大嶼」於史書之出現最早,早在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16世紀中晚期,約1590年代前)成書的航海針道經書《順風相送》中,即有提及「大嶼」、「南大嶼」和周圍諸島「八罩」、「貓嶼」、甚至是臺灣本島「打狗仔」的相對方向位置與里程,1清初康熙廿四年(1685)蔣毓英纂修的《臺灣府志》也有記載「南嶼」、「大嶼」之名,光緒十九年(1893)林豪的《澎湖廳志》也有「網垵澳」的「大嶼社」,即有「大嶼」島的稱呼,並在「島嶼」的說明中,亦有「大嶼」之稱,皆是取七美為澎湖南疆最大島嶼之意。
-
日治明治時代網垵澳改稱網垵辦務署,明治卅年(1897)大嶼社改稱大嶼鄉。明治四十二年(1909);「網垵支廳」下設「網垵區」及「大嶼區」;大正九年(1920)改稱「大嶼」,隸「高雄州澎湖郡望安庄」;昭和元年(1926),復歸屬「澎湖廳望安支廳」;昭和十九年(1944),大嶼由望安庄畫分成立一庄。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光復翌年,民國卅五年(1946),依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布的「臺灣省政府組織規程」,改稱為「望安區大嶼鄉」,將日治時期原有之保甲制度廢止,改設村、鄰。全鄉設有東西村、中平村、南海村等3村。後「區」於同年六月裁撤,乃獨立為大嶼鄉。
-
民國卅八年(1949),澎湖第四任縣長劉燕夫蒞鄉巡視時,為表彰早年七位烈女守義不受倭寇欺辱,而投井殉節的貞烈事蹟,遂召集地方知名人士研議後,將「大嶼鄉」易名為「七美鄉」,呈請省府於七月廿日核准,「七美鄉」之名由此而定之。民國卅九年(1950)東湖、西湖、中和、平和海豐、南港等6村,成為鄉公所轄下的行政村,迄今不變。
-
七美島距離高雄港只有短短的58海浬,離馬公港更只有是29海浬,但早期因為海洋的隔離交通不便,居住環境稱得上封閉,也造成了發展的阻滯,但近年來隨臺灣經濟發展與科技日新月異之進步,七美鄉之發展亦有新氣象,人口、經濟、交通、社會文化、教育、觀光皆有多元新發展,越發有可觀之處。
-
七美鄉的「開發」,實著眼於人與地生存關係,從古至今生存在七美島上的人民,對自然的改變與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不管是史前時期、進入歷史時期的元明清階段,乃至於日治時期七美島雖然孤懸於澎湖諸島中的最南端,但在交通及貿易往來上,均與臺灣本島有往來的記載,彼此間互通有無、相濡以沫,更可遠溯自西元前4200年便留下蛛絲馬跡,先人蓽路藍縷的開拓,為生存迸發出最大的智力及生命力,更能使承繼如此血脈的七美人在發古幽思之餘,能油然而生一股屬於七美人的深深自傲。
-
本章分為四節,分別為七美島「史前時期」、「宋、元、明、清初時期」、「清領時期」以及「日治時期」,本章將重點置於七美與外部世界的往來以及七美人對島嶼內自然環境資源的適應運用與發展活化。
-
文字引用|續修七美鄉志
知識建檔|2017-02-20。知識更新|2024-05-02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大嶼澳...以上四澳俱小澳,僅小漁艇泊此候流耳。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網垵澳:.....大嶼社(水程一百里)。


▲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