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地理
聚落
村里聚落
地理
地名
水源地名
───
東湖村
七美鄉
東湖村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本村由於北、東、西三面皆有二、三十公尺左右的山坡地,因而在東南形成一塊小盆地,每當下雨後皆會集水成湖,謂之東湖,本村因而以此為名。
-
本島在明朝時已有人居住,但由於距離
澎湖本島
過遠,管理極為不易。清領初期為了防止居民遭海盜及倭寇侵襲,禁止一般居民居住,屬於政府管轄的禁地,並將原有住民全部遷移至
八罩島
安居。之後由於法令逐漸鬆弛,清領晚期時已有居民由
八罩
遷居本島者。
日治時期
稱為
網垵澳
大嶼鄉
,隸屬
網垵澳
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
昭和19年
(1944)
,由
望安庄
獨立設
大嶼庄
,本村為
大嶼庄
所管轄。戰後
民國35年
(1946)
成立
望安
區
大嶼鄉
,後
望安
區署裁撤後,獨立為
大嶼鄉
,
民國38年
(1949)
改名
七美鄉
。戰後與
西湖村
合稱為東西村,實施地方自治後,始獨立設村,稱東湖村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東湖村於光復以後原屬
大嶼鄉
東西村,至
民國四十一年
(1952)
二月一日獨立設村,稱東湖村。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北三面皆為山坡,東南方為盆地,每至下雨便積水成湖,因此名為「東湖」。東湖村位於
七美島
的東北端,北面與東面兩面臨海,西與
西湖村
相接,南界在
中和村
東崎頭
北
黃德宮
的北面斜坡,總面積為一點七平方公里,為六個村落中面積最大者,整個村莊可分為五個聚落、十鄰,共一百零二戶,總計二百八十六人。有兩大特殊地理景觀「
牛母坪
」、「
小臺灣
」
-
資訊引用|
七美鄉
志
-
東湖村於光復以後,原屬
大嶼鄉
東西村,至
民國四十一年
(1952)
二月一日獨立設村,稱東湖村。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北三面皆為山坡,東南方為盆地,每至下雨便積水成湖,因此名為「東湖」。東湖村位於
七美島
的東北端,北面與東面兩面臨海,西與
西湖村
相接,南界在
中和村
東崎頭
北
黃德宮
的北面斜坡,總面積為1.7平方公里,為6個村落中面積最大者,整個村莊可分為5個聚落、10鄰、125戶,共278人。45有兩大特殊地理景觀「牛姆坪」、「
小臺灣
」。
-
資訊引用|續修
七美鄉
志(
2023年
)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第224頁
七美鄉志
|
第43頁
續修七美鄉志
|
第69頁
村里文化|
隱藏連結
東湖村─諺語
(3則)
村里宗教|
隱藏連結
東湖村─寺廟
(2則)
東湖村─厭勝物
(1則)
村里歷史|
隱藏連結
東湖村─建築
(1則)
東湖村─人物
(3則)
村里地理|
隱藏連結
東湖村─地名
(11則)
村里產業|
隱藏連結
東湖村─漁業
(1則)
知識相簿|
隱藏連結
白馬公園
15
張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乞龜射虎西瀛風
|
藝文
旅日企業家:港仔尾許天乞
|
許家村
|
人物
世公:港仔尾第一位乩童許有世
|
許家村
|
人物
飛彈部隊
|
許家村
|
建築
海海人生海為田:澎湖海洋產業的糾葛
|
漁業
第一秋芳爛有光:澎湖的天人菊
|
植物
白沙海園
|
鎮海村
|
建築
紅羅劉姓
|
紅羅村
|
族譜
紅羅許姓
|
紅羅村
|
族譜
鎮海城址
|
講美村
|
建築
土地公廟
|
鎖港里
|
寺廟
乞龜射虎西瀛風
|
藝文
春季的祭儀:元宵
|
祭祀
世公:港仔尾第一位乩童許有世
|
許家村
|
人物
飛彈部隊
|
許家村
|
建築
港仔尾許姓
|
許家村
|
族譜
望安宮廟裝飾藝術技法
|
望安鄉
|
工藝
海海人生海為田:澎湖海洋產業的糾葛
|
漁業
大嶼社曾姓
|
七美鄉
|
族譜
毛常嶼
|
鳥嶼村
|
島嶼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7,127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