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知識搜索
03|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朝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飲食
藝文
習俗
地名
故事
族譜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環境
查詢
地理
聚落
村里聚落
東湖村
七美鄉
東湖村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本村由於北、東、西三面皆有二、三十公尺左右的山坡地,因而在東南形成一塊小盆地,每當下雨後皆會集水成湖,謂之東湖,本村因而以此為名。
-
本島在明朝時已有人居住,但由於距離
澎湖本島
過遠,管理極為不易。清領初期為了防止居民遭海盜及倭寇侵襲,禁止一般居民居住,屬於政府管轄的禁地,並將原有住民全部遷移至
八罩島
安居。之後由於法令逐漸鬆弛,清領晚期時已有居民由八罩遷居本島者。
日治時期
稱為網垵澳
大嶼鄉
,隸屬網垵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
昭和19年
(1944)
,由
望安庄
獨立設
大嶼庄
,本村為
大嶼庄
所管轄。戰後
民國35年
(1946)
成立望安區
大嶼鄉
,後望安區署裁撤後,獨立為
大嶼鄉
,
民國38年
(1949)
改名七美鄉。戰後與
西湖村
合稱為東西村,實施地方自治後,始獨立設村,稱
東湖村
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東湖村
於光復以後原屬
大嶼鄉
東西村,至
民國四十一年
(1952)
二月一日獨立設村,稱
東湖村
。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北三面皆為山坡,東南方為盆地,每至下雨便積水成湖,因此名為「東湖」。
東湖村
位於
七美島
的東北端,北面與東面兩面臨海,西與
西湖村
相接,南界在
中和村
東崎頭
北
黃德宮
的北面斜坡,總面積為一點七平方公里,為六個村落中面積最大者,整個村莊可分為五個聚落、十鄰,共一百零二戶,總計二百八十六人。有兩大特殊地理景觀「
牛母坪
」、「
小臺灣
」
-
資訊引用|七美鄉志
知識錯誤回報
村里寺廟|
隱藏連結
01|
城隍廟
村里族譜|
隱藏連結
01|
頂隙朱姓
村里地名|
隱藏連結
01|
大崎
02|
小台灣
03|
分叉仔
04|
牛母坪
05|
古合
06|
東北灣
07|
東湖
08|
淮美
09|
頂湖
10|
頂隙
11|
頂隙崎頭
村里工藝|
隱藏連結
01|
雙心石滬
村里宗教|
隱藏連結
01|
金龍寶塔
|
厭勝物
查詢
最近上傳
近日更新
東甲北極殿甲辰年送王
|
啟明里
|
祭祀
朱吉祥、韋仁化與林廷楨的故事
|
人物
金龜頭蛇頭山鐵鍊
|
復興里
|
文物
媽宮風神廟
|
重慶里
|
寺廟
澎湖中正堂記石碑
|
復興里
|
文物
毋忘在莒碑記
|
復興里
|
文物
二崁雙虎旗
|
二崁村
|
文物
楊維馨
|
長安里
|
人物
張溪泉
|
中央里
|
人物
黃池
|
馬公市
|
人物
開帝殿
|
鼎灣村
|
寺廟
保寧宮
|
南寮村
|
寺廟
觀音宮
|
龍門村
|
寺廟
顯濟殿
|
尖山村
|
寺廟
鳳凰殿
|
林投村
|
寺廟
紫微宮
|
鎖港里
|
寺廟
龍德宮
|
講美村
|
寺廟
龍德宮
|
赤崁村
|
寺廟
保定宮
|
港子村
|
寺廟
三官殿
|
陽明里
|
寺廟
目前為止|資訊總數
3,823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