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村稱為海豐村,主要是實施地方自治本村獨立設村時,由於最先擁有機動船,所以漁穫量很多,因此便取名為海豐村,命名的原則屬於吉言佳字之類型。
-
聚落發展部分請參見
東湖村部分。戰後初期曾與
南港村合稱南海村,實施地方自治後,始獨立設村,稱海豐村迄今。本村位為
七美鄉面積最小的社區,許多居民皆遷往臺灣本島發展,居民大部分以漁業為生,少部分則從事農業。不過由於受到
土壤、
雨量、
季風的影響,僅能種植旱作植物,如花生、高粱、玉米、地瓜等。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海豐村位於
七美島的西側,面積為0.51平方公里,包含
下宮、
圍內、
三塊厝、
東崎頭四個聚落,東邊為
東崎頭與
中和村為鄰、西為
下宮、南為
圍內隔一條水溝與
南港村城內為界、北為
三塊厝與
中和村下茄埕為鄰。1-3鄰為「
下宮」,位於
西崎頭南面,
南港村南滬的北邊,西面臨海,南有一條俗稱「山溝」的大水溝流向大海。4-5鄰為「
圍內」,在
三塊厝的南邊,東邊為
南港村的城內,因風水問題而築起一道高牆,因而得名「
圍內」;6-8鄰為「
三塊厝」,位於
東崎頭南面;9-10鄰為「
東崎頭」,位於高地的東側。
-
資訊引用|《
七美鄉志》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