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雜糧作物─蕃薯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番薯、地瓜
-
蕃薯原產於美洲,在荷蘭人殖民時期引進澎湖,品種以烏葉種的歷史最為悠久,相傳是從臺南海口厝移植來的。蕃薯品種的改良,始於日治時期,日本人曾經多次以雜交育種的方式來改良蕃薯品種。
-
不過日治時期對蕃薯品種的改良,主要是以塊根的收穫量和含澱粉率高為的考量。大正9年(1920)澎湖廳農事試作場從臺灣本島引進幾十種新品種來試種,結果有白和蘭、南澳、蕃仔、待川那霸、白有黃肉、青骨等6種,比較能適應澎湖的風土。昭和14年(1939)又從嘉義農業試驗所引進臺農1號到臺農40號品種,其中以臺農3號、臺農9號、臺農27號、臺農31號的適應性比較好,每公頃的最高收穫量約有35,000公斤。
-
戰後蕃薯品種改良的重點,則除了考慮澱粉的含量之外,也很注重適性力、抗病性及高營養價值的胡蘿蔔素含量和食味。民國35年(1946),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致贈本縣的臺農45號原薯100公斤,試種後頗受農民歡迎。民國48年(1959),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又育成了高胡蘿蔔素含量的紅心蕃薯臺農57號,在民國55年(1966),由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農改分場引進,在馬公湖西白沙西嶼等四鄉鎮試種。這種蕃薯的單位面積產量比臺農45號稍高,雖然蔓藤短小,不能供應大量採苗之用,但是為了防治蕃薯簇葉病,推廣優良的無菌品種,縣政府還是補助縣農會設置了蕃薯原種圃,澎湖農改分場也設有採苗圃,來供應農民所需要的蕃薯苗。
-
民國62年(1993)湖西鄉過半的農地都罹患蕃薯簇葉病,鄉公所曾大力鼓吹農民換種臺農45號、57號,但是因為有採苗量低的問題,農民換種的比率並不高。民國64年(1975),澎湖的蕃薯種苗又因為抗病力弱,容易患簇葉病,常遭蕃薯蟻象啃食而臭心,已經到了必須全面換種的地步。
-
民國74年(1985),澎湖農改分場在各鄉市試種了5年的臺農66號蕃薯,宣布成功,在當年9月,開始推廣,並且在民國75年免費提供農民種苗20萬株試種。34臺農66號紅皮􃹂肉,抗病蟲害,不但每公頃產量是在來種的1.3倍,而且是早熟的品種,生長日數春夏作只要150天,秋作約150到180天。民國80年(1991)以後,澎湖農改分場又推出食味香甜、品質優良的「紅心尾」品種供農換種。
-
民國69年(1980),澎湖的蕃薯簇葉病及象鼻蟲為害更是嚴重,因此澎湖縣政府決定全面換種肉甜、抗病蟲害的臺農45號。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