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將軍澳
-
將軍澳嶼舊名
將軍嶼,由蔣毓英的《臺灣府志》記載與高拱乾的《臺灣府志》中之記載可知
將軍澳嶼名稱實與該嶼之「
將軍廟」有關。
-
本村許姓先民據《澎湖縣志》的記載,可能為
湖西菓葉許姓之後裔。另據《
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村於
清領時期歸屬
網垵澳,以將軍澳為社名。由於該嶼是澎湖南方海域的交通要衝,並為避風理想之處,因此設置了防汛,駐紮汛兵盤查往來避風的船隻,以維護海上航行治安。
日治時期稱為
網垵澳將軍澳鄉,隸屬
網垵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改稱為
望安鄉將軍村迄今。
民國47年(1958)蔣介石總統蒞臨澎湖巡視,指示應於本地開鑿深水井,並裝設簡易自來水,使本村成為澎湖離島中少數享有質佳的自來水者。近來由於
望安島的
西安水庫、將軍村的
烏溝蓄水池陸續動工及完成,對改善將軍村長期缺水的問題大有幫助。居民生計半漁半農,漁業方面村中仍有部分的
石滬在運作,部分則因泥沙淤積,喪失集魚的功能,已無人巡滬。另外,散布本島海外的小礁,部分冬季時盛產紫菜,富有高度的經濟價值。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將軍澳?
將軍廟?將軍帽?
-
望安鄉將軍村,古名將軍澳或將軍,島上有清代方志常提及的
將軍廟。《臺灣府志》:「為
將軍嶼:上有將軍神廟,因以名嶼」。《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將軍廟:在澎湖將軍澳。神無考。舊有此廟,因以名澳。」清代方志對此廟神明之由來,皆曰無可考。然而,地方人士咸信此位將軍為李廣明:「李將軍是明末遺臣,於
永曆15年(1661)隨鄭成功將兵二萬五千人來澎抗清而成仁」。從無可考之神名具體化為鄭成功之部將李廣明,然鄭成功並無名為李廣明之部屬,《
望安鄉志》更以「
1661年澎湖一無抗清戰役」,認定此段歷史多屬虛構。遂有人以為李廣明即是李胤。
-
李胤,確實為鄭成功之部將。《從征實錄》:「藩(鄭成功)駕駐中左…. 以指揮都督張光啟任兵官事,黃璋為兵官左司務,李胤為右司務。」《三五靖海志》:「周全斌身帶重傷,成功令鎮守鎮江,以工官馮澄世為常鎮道、兵部事李胤為知府」。李胤在
1661年之前,爭戰於鎮江。
1661年鄭成功征臺,依《臺灣外記》之記載,李胤隨鄭成功大軍移動,成功抵達澎湖後祭禱海岳,並巡視附近諸嶼。隨撥陳廣、楊祖、林福,張在等帶兵三千,留船十二隻守澎湖,李胤則非留守澎湖部將之內。若言李胤此時戍守
將軍嶼,太過牽強。
-
其次,從民間信仰角度而言,澎湖各地都有許多
將軍廟,澎湖人多以把路將軍或把水將軍名之,將軍或有姓氏然無其名,且這些
將軍廟興建年代同將軍澳
李府將軍廟一樣多不可考。例如
西溪將軍廟重修於
民國77年(1988):為
西溪村最早興建之廟宇,然初建年代無從稽考。
太武村將軍宮奉祀陳府將軍坐落於
太武村落西北角,創建年代不詳,從耆老記憶中,傳說早於
玄靈殿。
興仁的把水
將軍廟舊址更成為
興仁水庫的一部份,神像則移祀
懋靈殿內。因此,將軍澳
將軍廟從清代無可考之將軍,成為鄭成功虛構的部屬李廣明,再進化為真實的歷史人物李胤,人為的操作不言而喻。
-
1664年,清朝對明鄭在臺澎的軍事佈防,蒐集相關的情報繪成一張臺灣軍備圖,今人定名為<永曆十八年臺灣軍備圖>,此圖可見於高賢治,黃光瀛總編輯之《縱覽台江 : 大員四百年地輿圖》一書。此圖對澎湖諸島的描繪包括:
虎井、彭湖山、甘吉、將軍帽、八斗、峙山等島名。彭湖山並註明「天妃宮前好拋船」,
媽宮灣的良港價值,再次顯露無遺。其次,
虎井當是今日
虎井;甘吉為東
西吉;八斗為
八罩,即是
望安;峙山或為
嵵裡。將軍帽當是將軍澳,有趣的是將軍帽的島型饒富趣味,在島嶼之上劃了一頂帽子。
-
將軍嶼有何特別之處,被等同一頂將軍帽呢?低平的
將軍嶼惟一能引人注目的無非是東南角的
船帆嶼,
船帆嶼的外型也真如一頂高聳的將軍帽。
1664年此圖所稱之將軍帽為目前將軍澳地名最早的註解。
-
將軍帽與
將軍廟,兩者臺語發音即為接近。將軍澳最早的地名由來或許緣於
1664年因軍事偵蒐望見
船帆嶼之外型而命名為將軍帽,進而於清初轉音為島上之
將軍廟而名為將軍澳。
-
地名,總能帶給我們多元而豐富的歷史推想。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將軍村設於
將軍澳嶼,位於
望安島之東南東方,兩島隔著寬約330公尺的
門仔海峽相望。島自東北到西南長2.3公里,中南部最狹處僅300公尺,最高點29公尺。
將軍澳嶼舊名
將軍嶼,最早出現在〈福建海防圖〉中。蔣毓英纂修的《臺灣府志》中稱:「
將軍嶼,上有
將軍廟一座,故名,有港澳,可以泊船,周圍里餘」高拱乾《臺灣府志》中亦稱:「
將軍嶼,上有將軍神廟,因以名嶼」 又云:「將軍澳,在挽門潭東,其澳崖麓臨深,泊船時擇跳者飛身登岸,植木繫纜由上所引述史料得知,「
將軍澳嶼」名稱實與該嶼之「
將軍廟」(今稱「
李府將軍廟」)有。又《
澎湖紀略》云:「
將軍嶼,……乃係南風時泊船之處」。 又云:「將軍澳社,台廈往來船隻,南風時停泊之處,文武汛口在此稽查點驗」 可見該嶼是澎湖南方海域的交通要衝,並為避風理想之處。
-
將軍村由
陳姓、
許姓、
俞姓、
徐姓、
葉姓、
顏姓、
郭姓、
曾姓、
林姓、
劉姓、
董姓、
呂姓、
蔡姓、
歐姓諸姓組成,以陳、許、俞、徐、葉、郭、曾繁衍較多,為主姓。其中,
葉姓由
馬公市、
烏崁里,徙來;
曾姓、
董姓由
中社村,徙來;
劉姓、
林姓由
東安村,徙來;另一
林姓,由
白沙鄉通梁村,徙來;
歐姓,由
白沙鄉吉貝村,徙來;
蔡姓,由
水垵村,徙來;另一
蔡姓,由高雄市、左營區、下蚵子寮,徙來。
-
該村
董姓耆老董春瓜口述,幼時,曾聽聞其祖父言,將軍村由十二對夫妻繁衍而成;將澳貝殼館店長葉生弘其母,亦曾聽聞先輩言,將軍村由一對夫妻,生十二子,別為十二姓。凡此口傳歷史,內容雖屬傳奇性質,但亦可間接證明,早期將軍村,確由十二姓氏組成(
蔡姓、
歐姓較晚徙入,不列其中)。
-
村落區域,以中巷為界,區分為東邊,西邊。
日本時代、
昭和時期,全村共有古厝(包括三合院、單耳房、巴洛克樓仔厝)143間。其中,
陳姓48間,
許姓26間,
俞姓11間,
葉姓19間,
曾姓7間,
呂姓2間,皆分居(東、西邊);
顏姓1間,
林姓2間,
歐姓1間,
蔡姓1間,
劉姓1間,皆居(東邊);
徐姓9間,
郭姓9間,
董姓6間,皆居(西邊)。
-
資訊來源|
望安鄉志
知識建檔|2017-02-23。知識更新|2023-11-17
修正建議回報